
摘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绿色生态环保,而绿化造林这一任务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造林绿化为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实现人类生产生活的集约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对造林绿化后开展整体性的林业技术工作的更进一层的指引,讨论研究以绿化造林和林业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方法,并提出了具体工作内容。
绿化建设项目是我国一个永恒的课题,现阶段,在相关单位及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树木绿化种植可以实现优化环境、调节大气分子、维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近几年发生了消耗,资源总量以及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想要真正地实现绿色生态以及环境优化,在加强整体造林绿化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完成林业技术的革新。
1、我国林业资源的管理现状
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我国的林业规模也始终处于平稳增长的水平。林业资源的发展基本上满足供需匹配,同时,对于生态环境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林业资源的稳定发展还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的平稳增长,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带来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增加了相关岗位需求,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1]。但是,现阶段的林业发展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在林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树木生产的产量已经大于市场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林业资源的浪费,导致整个林区的经济效益降低。这一状况对于林区后期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造成管理技术无法落实到位。
②在林业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些投资商一味要求提升林区的树木种植面积,而没有进一步地采取管理措施。导致林区的树木种植不均匀、树苗成活率低。在遇到病虫害侵扰的时候,树木的质量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障。
③林业资源的管理部门盲目顾及社会影响,没有对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处理,从而限制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
2、造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强度不够
造林绿化的效果和政府的政策有着直接联系,而我国各个地区的造林绿化效果存在不明显、不均衡的情况,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有:首先,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没有及时把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其次,整体集约化的造林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最后,我国对于造林工程的整体验收体系还不完备,因此出现了部分林木质量不实、蓄意造假的情况[2]。
2.2 工程经费不足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林业工程就无法继续开展。资金不足影响着林业工程的发展,也必然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环境。
3、造林绿化后期的林业技术工作
3.1 对林业生产质量进行控制
质量控制就是要对林区中存在的残次林进行综合改造。一方面要遵循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还要用必要的操作技术来维持生态的平衡,并对造林成本进行控制。同时,针对没有出苗的树木要及时进行补种,依据科学、合理、有效的种植原则加强林木管理,进一步保障树苗的质量。
3.2 实施科学的管理措施
首先,要对于枯树、死树进行及时的管理,再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补植。其次,要对土壤进行精细化管理,为松土、施肥等固定的工序制定专门的周期,并安排专人完成。注意及时清理土壤杂物,防止病虫害的侵扰。最后,还要对自然环境进行人为的管理,利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充分协调,为林木生长提供适宜的光照、水分和养分供给。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实施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使林区的树木实现快速生长。
3.3 提升技术支撑
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促进各项林业技术的发展。促进林业技术支撑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将林业技术推广作为首要目标,通过构建林业技术专业团队,将林业技术进行深层推广;同时,成立专门的基金,并配套基金管理的具体措施,积极促进林业技术的创新,保障林业技术的推广,提升林木成活率。
3.4 把握适度开发原则
林业的发展是一个经历较长时间跨越的过程,要针对树木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做出不同的反应,并在各个阶段运用不用的管理措施开展林业生产管理。在林业开采的过程中,要依照具体情况适当划定轮休、轮伐的范围[3]。同时,在砍伐树木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相关的准则,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结合林业生产经验制定实施措施。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造林绿化后加强对林业技术工作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结合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才能实现林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合理利用,才能真正实现造林绿化的环保、可持续发展策略。因此,必须立足现代林业,提高林业生产技术及林业生产管理中各项工作的协调性,提升林业生产防护意识,才能促进林业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伟.浅谈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J].科学理论,2014(6):376-377.
[2]李长春.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J].北京农业,2014(15):7-9.
[3]罗琳,肖飞.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探讨[J].大科技,2014(13):55-56.
李丽业.造林绿化后期的林业技术工作初探[J].种子科技,2020,38(4):51-51.
分享:
育苗是林业发展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有效的育苗技术则是育苗工作展开的前提,也是提高苗木质量与推动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林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在育苗工程中,由于需要考虑到育苗、造林、经营等各个环节,只有持续技术创新才能让现代育苗技术和造林方法不断进步。
2022-04-29任何类型的树木都有其生长特点及自然规律,在培育和移植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气候、土壤等各方面因素,并合理选择相应的技术。如果栽培方式不合理,很容易影响树木存活率,造成植物生长不良,浪费种植成本。因此,林业人员需加大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切实提升苗木生命力,合理应用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2021-11-19当年秋季,选择品质好且保管良好的种条,留作第二年育苗使用,应选择一年生、芽片饱满枝条健壮、无病虫害的一级苗或二级苗中下部分的种条作为扦插条。绝对不能从大树或幼树上去采集枝条来扦插繁殖,否则扦插会产生明显的侧枝效应,繁殖出的苗木长势较差,原无性系的特征均不能保持。
2021-09-08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为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侧柏树干高直,最高可达20m。适应性极强,在酸性、石灰性及轻度盐碱性土壤中均可生存,耐寒、耐旱、耐高温性均较强。在海拔300~3000m的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的阳坡均能生长,是优良的造林树种和观赏绿化树种。其枝、叶、种子皆可入药,木材可作为建筑用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021-09-08随着中国环保水平的不断提升,林业工程技术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虽然,近些年来中国植树造林的工程水平不断提升,但在绿化造林中依然存在着林业工程技术应用的弊端。基于此,本文对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原则进行梳理,分析绿化造林模式的弊端,提出优化中国林业工程技术应用的有效路径。
2021-09-02金叶榆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方式。造林密度一般为2 m×2 m,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苗木大小、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栽植密度。做行道树栽植时需用工程大苗,一般株距3~5 m。造林后,初栽幼树要做好施肥、浇水、整形修剪等抚育管护工作。金叶榆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萌芽力强、繁殖容易、树形优美、观赏性好,广泛用于园林绿化、营建风景林等。金叶榆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方式,造林后要加强松土除草、施肥浇水、整形修剪等抚育管护工作,尤其要做好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确保造林及景观效果。
2021-08-20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合理运用栽培管理技术,有效防治病虫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要加强对林业的重视程度,不断进行林业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研究,从而推动中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具体的林业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究。
2021-08-18通过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预期指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定期进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效监测评估,进而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达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林地的目的。
2021-08-14节水造林技术能够促进苗木在新环境条件下生理机能的恢复,并提升苗木对新的土壤环境条件的适应生存能力。通过对当前节水造林技术及科学造林方法分析探讨,包括节水造林技术的优点、面临的问题及相关的推进策略等,同时提出了低密度节水造林方法并进行了相关技术探讨。
2021-08-14金叶榆春季嫩叶娇黄,夏季叶片金黄,树干通直、树形高大,观赏性好,可用做城市行道树、公园(游园)景观树。另外,金叶榆生长较快,适应性强,耐寒抗旱,耐轻度盐碱(含盐量0.2%左右),耐瘠薄土壤,但生长状况不如肥沃湿润土壤。金叶榆萌芽力强,耐修剪,根系发达,抗风、保土能力强,也可用于“四旁”绿化和营建防护林。
2021-08-04人气:7409
人气:5949
人气:5041
人气:4725
人气:4662
我要评论
友情链接
期刊名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期刊人气:527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0-5382
国内刊号:23-1268/S
邮发代号:14-66
创刊时间:195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1.826
影响因子:0.14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