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影响,总结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加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的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疼痛级别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精神状况、认知功能及健康水平等各项内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疼痛级别0、1、2、3级分别为7、11、13、2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6.97%和81.8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胃癌是一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较高,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由于晚期癌症难以治愈,患者多无法忍受疼痛、承受巨大痛苦。因此,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全面良好的疼痛护理及临终关怀,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3]。为更好的探讨分析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的效果,本文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主要收集我院于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6例晚期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观察组33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47-68岁间,平均年龄(56.46±4.7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48-67岁,平均年龄(57.29±4.8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晚期胃癌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胃镜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了解同意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主要实行常规治疗及护理,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抑酸、止血、止痛、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包括:完善病房环境,为患者创造安静的住院氛围;注重言语沟通能力,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患者的紧张不安、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及负面情绪,在患者病情允许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在沟通时应注意态度、语气等,给与患者以关心、尊重、理解、同情,也要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鼓励患者及时释放不良情绪,放松心情,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在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病情,使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基本的了解,做好心理准备。
1.3 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观察测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精神状况、认知功能及健康水平等内容。同时,采用4级疼痛评价方法:0级,无痛;1级,轻微疼痛,可耐受;2级,疼痛影响患者睡眠,需药物治疗;3级,疼痛难以忍受,需止痛剂。同时,自制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评价表,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沟通技巧、工作态度及患者的心理改善程度等,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80(含)-90分为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满意患者所占的比例。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表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精神状况、认知功能及健康水平等各项内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
2.2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中,疼痛级别0、1、2、3级分别为7、11、13、2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6.97%和81.8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晚期胃癌的主要表现为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而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多为机械性完成,缺乏人文关怀,不但无益于疾病恢复,也极易造成医患沟通不畅甚至出现医患矛盾。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作为一种整体全面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本次研究中,我院通过实施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精神状况、认知功能及健康水平等各项内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疼痛级别0、1、2、3级分别为7、11、13、2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6.97%和81.8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琳,杨益.晚期癌症患者应用临终关怀护理模式改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效果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9):1601-1604.
[2]许萌,王素倩.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对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11):2115-2116.
[3]侯丽娜,林鹤,王丹,等.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9):208-209.
[4]庄亚贤,闵琦芬.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体会[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9):1139-1141.
[5]张雅芳.晚期胃癌患者疼痛及临终关怀对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193-194.
钟灿华.晚期胃癌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对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1):138-138,140.
分享:
现代研究显示,肿瘤相关性失眠[3]、癌性疼痛[4]、肿瘤相关性抑郁[5]、化疗相关性消化道副反应[6]等多种肿瘤并发症均与情志有关,情志抑郁不仅会引起甚至加重肿瘤并发症,而且对肿瘤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吴勉华教授在肿瘤临证中,常用到合欢花和合欢米,认为合欢米含苞未开,轻清上浮,擅解心肝郁结,开达心神。
2025-04-18垂体瘤(pituitaryadenoma,PA)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属良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1]。张光敏等[2⁃3]研究报道,垂体瘤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高,病人身心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关注垂体瘤病人近况的同时应注重病人疾病远期发展,并发症是否产生或疾病是否复发等因素致使病人处于被动状态。
2025-04-10研究发现,放射线猛烈冲击可导致肺部组织出现瘀血水肿、细胞变性坏死、肺泡张力减弱,严重影响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1]。放射线损伤是近代才出现的致病因素,目前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的研究尚未完善,且在辨证论治方面没有成体系的明确认识。中医根据放射线的致病特点,将其归于“放射毒”范畴。防护是放射生物学及临床医疗工作研究的重要内容。
2025-03-3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最新报告,肺癌已成为一种极具危害力的恶性肿瘤,2022年世界范围内,肺癌新发病例248万,死亡病例181.7万,均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的首位〔1〕。胸腔积液在肺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十分常见,干预不及时将进行性加重,是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2025-03-12我国结直肠癌发生率及病死率也位居前列,且呈上升趋势[2]。此外,直肠癌发病年龄趋于青年化,早期直肠癌可通过手术进行有效治疗,但由于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肿瘤已处于进展期(即Ⅱ/Ⅲ期),这一阶段的直肠癌因未发生远处转移,也被称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advancedrectalcancer,LARC)[3]。
2025-02-08全麻是腹腔镜手术首选麻醉方式,但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较大,不仅影响术后康复,还可能在术后出现阿片类药物快速耐受,镇痛效应较差。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是多模式镇痛方案重要组成部分,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2]。超声下实施区域阻滞,可提高药物注入精准度,保证麻醉效果[3]。
2025-02-06严重的CINV会引起患者体液失衡、营养不良,从而降低其生活质量;亦可能导致患者的治疗中断或剂量减少,影响治疗效果[4-5]。因此,有效防治癌症患者CINV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生姜,作为一种古老的调味剂,2500年以来亦用作治疗各种肠胃不适,如恶心、呕吐、便秘和胃肠胀气等[6-7]。
2025-02-06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指持续的躯体、情感或认知方面的疲乏感,且这种疲乏与自身活动量不相符,也不会因休息或睡眠而改善,而是与癌症及针对癌症相关治疗的痛苦感受。有调查研究指出 ,60% ~ 90% 肿瘤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 CRF,对患者正常生活及临床治疗均带来较大影响。
2025-02-05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整体发病中约占85%,与小细胞肺癌相比,其癌细胞扩散速度较慢,但患者早期发病缺乏特异性症状,难以察觉,导致部分患者确诊时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通常不具备手术条件。目前,对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主要采取含铂双药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控制病情进展。
2025-01-20外科手术是早中期食管癌病人的主要治疗方式。尽管近 20 年来,外科手术条件、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管理等都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但食管癌术后仍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是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3]。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达 7. 3% ~30. 2%[4⁃6],其相关死亡率在 7. 2% ~ 35. 0%[7],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术后康复。
2024-12-20人气:18558
人气:16683
人气:16014
人气:15583
人气:1530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肿瘤防治研究
期刊人气:1640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8578
国内刊号:42-1241/R
邮发代号:38-70
创刊时间:197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