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肿瘤患者70例,均行放化疗方案,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院内延伸护理)各35例,比较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功能评分明显提高、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放化疗患者实施院内延伸护理存在着积极意义,能够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针对恶性肿瘤患者,临床上采用放化疗方案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控制病灶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1]。与此同时,实践表明患者在放化疗药物的影响下毒性反应较多,降低了生活质量,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改善这一现状,成为护理人员的关注重点。对此,本文选取我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院内延伸护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肿瘤放化疗患者70例,纳入时间段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依据《肿瘤护理学》[2],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没有精神病史。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在对照组中,男性17例(48.6%),女性18例(51.4%);年龄在33—70岁之间,平均(48.6±2.3)岁。在试验组中,男性20例(57.1%),女性15例(42.9%);年龄在31—72岁之间,平均(50.4±2.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以比较(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按照规范流程开展护理工作,主要是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提高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增强保健意识;定期和患者沟通,了解内心想法,尽量满足护理需求,针对不良情绪及时采用干预措施,通过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心态。掌握患者的家庭、工作、经济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规划科学饮食,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等。
1.2.2 试验组 采用院内延伸护理,患者在放化疗期间,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后,获得医师允许,可以在专门护士的陪同下参加医院举办的社交活动、文娱活动等,时间一般选择在春秋季节,确保温度和气候适宜,不会对患者造成影响或负担。在每个活动场所,都要配备急救药品和设备,并且有医护人员值班守候,以便将风险系数降至最低。在具体的活动项目上,可以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性格喜好等进行选择,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观看励志电影;第二,举办肿瘤康复知识讲座;第三,体能训练和体育活动,如打拳、慢跑、舞蹈等;第四,和青年志愿者、癌症患者进行互动交流;第五,组织郊游活动。
1.3 调查方法
1.3.1 生存质量评定 采用QLQ-C30调查量表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3],选用其中的功能领域、症状领域两大项内容,其中功能领域包括躯体、情绪、认知、角色、社会5个条目,症状领域包括疲乏、疼痛、恶心呕吐3个条目,均采用4级评分法,即1分代表没有、2分代表有时、3分代表经常、4分代表总是如此。前者得分越高代表状态越好;后者得分越低代表状态越好。
1.3.2 调查原则 要求护理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后,向患者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与此同时对评分项目进行解释,确保患者明确项目意义;对于存在的疑问,护理人员及时解答,不必使用暗示性语言。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采用SPSS18.0版本,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通过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数据可知,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功能评分明显提高、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注:和入院时比较,#P<0.05;和对照组比较,*P<0.05。
表1 两组在护理前后各项生存质量评分上的比较 (分,`x±s)
3、讨论
对于无法采用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放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目标在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不仅会杀灭肿瘤细胞,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破坏,因此患者的毒性反应较大,常见的如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骨髓抑制等,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
院内延伸护理的应用是伴随着医疗服务理念的改变而出现的,能够切实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专业、家庭、社会等支持因素,为患者、医院、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创建了平台[4]。该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和看待疾病,纠正错误的认知观念;能够掌握治疗和康复要点,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重新树立生活希望,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在关注生理功能健康的同时,也关注心理健康,使患者保持积极、愉悦的身心状态,最终改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出院时的躯体、情绪、认知、角色、社会功能评分明显提高,疲乏、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评分明显降低,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和王丽军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5]。
综上所述,肿瘤放化疗患者实施院内延伸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裘佳佳,胡雁,黄嘉玲.综合社会支持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01):47-49.
[2]陈荣秀,张惠兰.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01(18):177.
[3]王华,朱远平,李小峰,等."肿瘤康复乐园"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26(02):151-153.
[4]温彩霞.肿瘤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3):224.
[5]王丽军,王朝娟.个性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01):135-137.
黄赏月,李蔚,游丽琴.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6):52-53. DOI:10.3969/j.issn.1673-1409(s).2016.06.019.
分享:
现代研究显示,肿瘤相关性失眠[3]、癌性疼痛[4]、肿瘤相关性抑郁[5]、化疗相关性消化道副反应[6]等多种肿瘤并发症均与情志有关,情志抑郁不仅会引起甚至加重肿瘤并发症,而且对肿瘤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吴勉华教授在肿瘤临证中,常用到合欢花和合欢米,认为合欢米含苞未开,轻清上浮,擅解心肝郁结,开达心神。
2025-04-18垂体瘤(pituitaryadenoma,PA)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属良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1]。张光敏等[2⁃3]研究报道,垂体瘤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高,病人身心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关注垂体瘤病人近况的同时应注重病人疾病远期发展,并发症是否产生或疾病是否复发等因素致使病人处于被动状态。
2025-04-10研究发现,放射线猛烈冲击可导致肺部组织出现瘀血水肿、细胞变性坏死、肺泡张力减弱,严重影响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1]。放射线损伤是近代才出现的致病因素,目前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的研究尚未完善,且在辨证论治方面没有成体系的明确认识。中医根据放射线的致病特点,将其归于“放射毒”范畴。防护是放射生物学及临床医疗工作研究的重要内容。
2025-03-3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最新报告,肺癌已成为一种极具危害力的恶性肿瘤,2022年世界范围内,肺癌新发病例248万,死亡病例181.7万,均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的首位〔1〕。胸腔积液在肺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十分常见,干预不及时将进行性加重,是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2025-03-12我国结直肠癌发生率及病死率也位居前列,且呈上升趋势[2]。此外,直肠癌发病年龄趋于青年化,早期直肠癌可通过手术进行有效治疗,但由于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肿瘤已处于进展期(即Ⅱ/Ⅲ期),这一阶段的直肠癌因未发生远处转移,也被称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advancedrectalcancer,LARC)[3]。
2025-02-08全麻是腹腔镜手术首选麻醉方式,但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较大,不仅影响术后康复,还可能在术后出现阿片类药物快速耐受,镇痛效应较差。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是多模式镇痛方案重要组成部分,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2]。超声下实施区域阻滞,可提高药物注入精准度,保证麻醉效果[3]。
2025-02-06严重的CINV会引起患者体液失衡、营养不良,从而降低其生活质量;亦可能导致患者的治疗中断或剂量减少,影响治疗效果[4-5]。因此,有效防治癌症患者CINV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生姜,作为一种古老的调味剂,2500年以来亦用作治疗各种肠胃不适,如恶心、呕吐、便秘和胃肠胀气等[6-7]。
2025-02-06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指持续的躯体、情感或认知方面的疲乏感,且这种疲乏与自身活动量不相符,也不会因休息或睡眠而改善,而是与癌症及针对癌症相关治疗的痛苦感受。有调查研究指出 ,60% ~ 90% 肿瘤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 CRF,对患者正常生活及临床治疗均带来较大影响。
2025-02-05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整体发病中约占85%,与小细胞肺癌相比,其癌细胞扩散速度较慢,但患者早期发病缺乏特异性症状,难以察觉,导致部分患者确诊时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通常不具备手术条件。目前,对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主要采取含铂双药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控制病情进展。
2025-01-20外科手术是早中期食管癌病人的主要治疗方式。尽管近 20 年来,外科手术条件、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管理等都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但食管癌术后仍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是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3]。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达 7. 3% ~30. 2%[4⁃6],其相关死亡率在 7. 2% ~ 35. 0%[7],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术后康复。
2024-12-20人气:15564
人气:11027
人气:10487
人气:9982
人气:915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
期刊人气:260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0242
国内刊号:11-2859/R
邮发代号:32-100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