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大秦艽汤加减佐治单纯性面瘫疗效观察

  2021-03-15    34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观察大秦艽汤佐治单纯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单纯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龙和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秦艽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面神经传导速度、血浆代谢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包括口角歪斜、鼓颌漏气和味觉障碍等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面神经传导延迟时间和波幅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E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秦艽汤佐治面瘫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面神经传导速度,利于调节血浆ET、NO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疗法
  • 大秦艽汤
  • 泼尼松龙
  • 神经传导
  • 阿昔洛韦
  • 面瘫
  • 加入收藏

单纯性面瘫临床起病急,症状难以自觉,常表现为单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口角下垂,以及眼睑闭合异常等,多发于青壮年,且男性患者居多[1,2]。有报道显示,18.0%左右单纯性面瘫患者未经治疗无法自行恢复,而经药物治疗不能恢复者约占1.8%[3]。中医学对单纯性面瘫早有认识,《金匮要略》称其为“僻”,认为其病机为素体气虚,风邪入侵,挟痰上扰经络,致使阳明脉络壅滞[4]。中医治疗常以活血养血、化瘀通络为主。笔者以《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的大秦艽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单纯性面瘫患者4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性面瘫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18~75岁,平均(42.2±6.9)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19~72岁,平均(41.5±7.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符合单纯性面瘫西医诊断标准[5];(2)符合单纯性面瘫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主要症状有口角歪斜、鼓颌漏气和味觉障碍[6]等;(3)年龄≥18岁;(4)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

1.3排除标准

(1)合并中耳炎、外伤等其他引起面部神经麻痹疾病者;(2)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3)存在认知、精神功能障碍,无法正常交流配合者;(4)对所用治疗药物过敏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阿昔洛韦(云南昊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g,国药准字H53020156),每次0.4g,每日3次,口服;泼尼松龙(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规格:5mg,国药准字H31020771),每次30mg,每日1次,口服,连续服用5d后,减量为每次15mg,隔日1次,口服。

2.2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秦艽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秦艽20g,黄芪30g,白芍、白术、茯苓、生地黄、熟地黄、豨莶草、防风各15g,白芷、黄芩、当归、川芎、白芥子各10g,细辛、羌活、独活、炙甘草各6g,全蝎3g。每日1剂,水煎,浓缩至200mL,早晚温服。

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


3、临床观察


3.1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主要症状积分、面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浆代谢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疗效标准

中医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对患者口角歪斜、鼓颌漏气和味觉障碍3类症状进行评价,无症状计0分,轻度症状计1分,中度症状计2分,重度症状计3分。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3℃左右室温下,令患者平卧,运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其面神经传导延迟时间和波幅;取患者空腹静脉血2mL,注入置有EDTA和抑肽酶的试管进行离心,将分离出的血浆零下30℃保存,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水平。取2mL静脉血注入肝素管中,将离心分离血浆零下20℃保存2d后,采用加格氏试剂显色(Greess法)测定NO水平。

3.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同一时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治疗结果

见表1~表4。

表1两组单纯性面瘫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2两组单纯性面瘫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延迟时间和波幅比较mm/s

表3两组单纯性面瘫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NO水平比较

表4两组单纯性面瘫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4、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单纯性面瘫患者其茎乳孔外的面神经水肿、变性者,多病情较轻,有明显自愈倾向,预后良好;但面神经管内的神经缺血、水肿者,往往病情较重,不易恢复,后遗症较多,预后不佳[8]。目前西药治疗尚有少数患者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进一步探讨提高临床疗效的疗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认为,单纯性面瘫的发病机制为风邪入侵手足阳明经,或因肝郁气滞、素体气虚、伏有痰饮等,致使阳明壅滞、失和,从而发生口眼歪邪[9]。治疗以祛风佐以通络为主[10]。有报道指出,治疗该病,可大胆使用川芎、细辛、羌活等散寒温经药,使患者面部微汗出,有利于面部肌力恢复、口眼歪斜等症状改善[11]。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经治4周后,口角歪斜、鼓颌漏气和味觉障碍等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与单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大秦艽汤加减方治疗该病疗效确切。

大秦艽汤加减方中,秦艽可退热舒筋,合熟地黄、白芍有养血柔筋之功;当归、川芎活血通络;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黄芩、生地黄凉血清热;白芥子、全蝎温化流痰瘀血,合豨莶草疏风通络;黄芪补阳祛风。全方共奏祛风通络、活血养血之功。

临床研究表明,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的活性多肽,可作用于血管产生强收缩作用,是微循环调节的重要物质;NO同样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强烈舒血管作用[12,13]。有学者发现,ET水平异常升高及NO水平异常降低在单纯性面瘫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指出ET受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刺激大量释放,可导致面部小动脉收缩、痉挛,而NO水平下降无法发挥有效舒血管作用,可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二者含量监测可作为观察单纯性面瘫预后的重要指标[14]。本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ET水平显著下降、NO水平显著上升,提示大秦艽汤加减活血效用显著;观察组神经传导延迟时间和波幅均显著降低,提示大秦艽汤可有效改善面部微循环障碍,利于增加神经营养,有助于受损神经恢复;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不明显,表明药物方案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杨联胜,张昆,章闻,等.不同穴位的电针电兴奋性与贝尔面瘫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针灸,2018,38(12):1288-1292.

[2]王杰,赵亮,李杨,等.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在周围性面瘫中的初步应用[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8,16(4):526-531.

[3]王明振,孙忠人,邹儒文,等.热敏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4):1599-1601.

[4]陈卉.15例顽固性贝尔面瘫患者中西医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74-276.

[5]赵杨,冯国栋,高志强.贝尔面瘫诊断及非手术治疗进展[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12(3):346-350.

[6]安育松,徐兴志,杨礼泛.探讨贝尔面瘫临床诊疗及展望[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144-146.

[7]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31.

[8]董升阳,韦玲.“标本根结”指导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2例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81-83.

[9]李思晴,李永清,李黎,等.穴位注射法结合透刺治疗贝尔面瘫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4):25-29.

[10]黄白银,李斌.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贝尔面瘫3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8,154(3):16-17.

[11]申斌,于川,余威,等.贝尔面瘫患者急性期头面部穴位红外热像图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21):138-140.

[12]梁朝霞.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泼尼松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0):2966-2970.

[13]鱼岚.贝尔面瘫的诊治进展[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7,23(5):419-423.

[14]闫茹玉,刘青敏,孙秋月.大株红景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3):355-357.


王清溪,杨道迪,李艳艳,杜桢.大秦艽汤加减佐治单纯性面瘫42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21,36(02):35-3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期刊人气:253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地方:江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4040

国内刊号:36-1251/R

邮发代号:44-126

创刊时间:200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