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芪莲舒痞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癌前病变(PLGC)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4例CAG伴PLGC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莲舒痞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临床疗效,以及胃蛋白酶原水平。结果:经治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胃脘疼痛、胃脘痞满、食少纳呆)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30/32),高于对照组的65.63%(21/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芪莲舒痞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AG伴PLAC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胃癌癌前病变(PLGC)主要症状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如胃痛、腹胀、早饱感,部分患者还有食欲下降、嗳气、反酸等表现,属常见消化系统疾病[1]。对该病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改善病情预后,降低癌变的风险[2]。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通常给予两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的4联方案,虽能有效控制患者胃痛等症状,但远期疗效欠佳,且有肝肾损伤的用药风险[3]。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上取得了一定进展,笔者将自拟方芪莲舒痞汤用于该病的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4例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CAG伴PLG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3~66岁,平均(44.23±7.15)岁;病程3~12月,平均(7.16±2.48)月;病理检查:胃部炎症29例,肠上皮萎缩9例,肠上皮化生8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2~65岁,平均(44.13±7.19)岁;病程3~12月,平均(7.24±2.44)月;病理检查:胃部炎症30例,肠上皮萎缩10例,肠上皮化生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主症:胃脘疼痛,痞满,食少纳呆;次症:神疲乏力,恶心呕吐,反酸等。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CAG伴PLGC[4]。
1.3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学CAG伴PLGC诊断标准;(2)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3)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4排除标准
(1)合并胃穿孔及恶性肿瘤者;(2)主要器官存在器质性损伤者;(3)治疗期间失联,依从性差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20mg,每日1次,口服;维酶素片[天子福国际药业(江苏)有限公司,国药准H32025818]0.8g,每日3次,口服。若患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则予三联或四联(2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抗Hp感染治疗。
2.2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莲舒痞汤治疗。方药组成:黄芪、薏苡仁各30g,半枝莲15g,女贞子12g,莪术10g,炙甘草5g。加减:肝气不和者加柴胡、香橼各10g;胃部瘀血者加三七粉3g,丹参15g;气阴两虚者加太子参5g,炒白术30g。日1剂,水煎取汁300mL,早晚分服。
两组均治疗2月后评价疗效。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以及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水平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3.2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包括胃脘疼痛、胃脘痞满、食少纳呆等主要症状,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级,分别计0分、2分、4分、6分,得分越高说明相关症状越严重[5]。临床疗效:以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胃镜等检查明确患者胃部炎症消失或明显好转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但<70%,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部炎症有所改善为有效;患者症状未得到控制,中医证候积分未达到有效标准,胃镜检查显示胃部炎症未有明显变化或加重为无效。采集患者血液,离心分离血清,以全自动TRFIA检测患者的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水平。
3.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治疗结果
见表1~表3。
表1两组CAG伴PLGC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
表2两组CAG伴PLGC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3两组CAG伴PLGC患者胃蛋白酶原水平变化比较
4、讨论
目前西医对CAG伴PLGC的治疗通常给予两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的4联方案,虽能有效控制患者胃痛等症状,但远期疗效欠佳,且有肝肾损伤的用药风险。
中医认为CAG属“痞证”“痞满”等范畴,其病位在胃,与肝、肾、脾等脏器相关。脾肾虚为该病之本,瘀、毒、痰留滞胃肠为发病之标,治疗宜益肾健脾、解毒排毒。自拟方芪莲舒痞汤中,黄芪固表补气为君药,半枝莲、薏苡仁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为臣药,佐以女贞子补肾,莪术清热,炙甘草调和药性。全方共奏益肾健脾、解毒排毒之功[6],随证加减,疗效较好。本研究结果表明,芪莲舒痞汤在改善CAG伴PLGC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修复胃黏膜等方面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刘月涛,胡英还,秦雪梅.黄芪建中汤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代谢组学研究[J].中草药,2018,49(10):2312-2319.
[2]关军丽.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2):262-264.
[3]张帅,朱佳,陈巧,等.胃复春片联合复方丙谷胺西咪替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5):1384-1388.
[4]孔思雅,党旖旎,张国新.叶酸预防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的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20,40(1):66-68.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9-62.
[6]史业骞,阿俊仁,刘清君.寒温并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3):543-545.
文章来源:王海霞,段兴旺.芪莲舒痞汤佐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21,36(03):39-40.
分享:
心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活动受限、体液潴留等。在急性发作期,治疗以强心、利尿、扩血管为主,旨在强化心肌收缩力,排出体内过多的水钠潴留,扩张血管以减轻心脏负荷,并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常反复发作,且易进展为难治性心衰。
2025-04-02CMVD在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中普遍存在,可作为心肌缺血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是决定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可作为左心室重构、收缩功能障碍的可靠预测因子,其严重程度亦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死亡和心力衰竭加重的独立预测因素[2-3]。
2025-04-01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immunotherapy,SIT)作为唯一针对哮喘病因的治疗方法,通过反复给予特异性抗原改变疾病自然进程,但存在起效缓慢、依从性差等局限性[3]。此外,SIT在改善患者全身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作用也较为有限。因此,寻找能够弥补SIT这些不足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25-03-14足踝软组织缺损是指足踝部位的皮肤、肌肉、韧带、神经等软组织因外伤、疾病或其他原因受到损伤或缺失的情况,进而出现疼痛、肿胀、感染、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1]。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影响行走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多采用清创后换药治疗,但因反复清创换药会导致骨组织、肌腱外露,最终引起组织坏死。
2025-03-06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的指南,建议对有进展性风险的MN患者,在支持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治疗,主要治疗方案包括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s)、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治疗,这些方案显著提高了MN患者的临床缓解率,但同时伴随毒副作用和高复发率的风险[2],近30%的患者使用常规免疫抑制疗法无缓解,发展成终末期肾病[1]。
2025-03-03近年来,中医治疗T2DM亦取得显著效果。津力达颗粒为中药制剂,不仅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可调节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T2DM患者的临床症状[3]。基于此,本研究将重点观察T2DM患者采用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
2025-02-20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recurentspontaneousabortion,URSA)属于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范畴,指与同一配偶连续发生2次及2次以上的妊娠28周前的流产,包括生化妊娠[1]。50%以上的RSA始终找不到病因,称为URSA[2]。
2025-02-13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不同致病性的生产性矿物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一类职业性肺部疾病的统称,是以肺组织的结构破坏、肺功能受损的间质纤维化疾病,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环境后肺部纤维化仍然缓慢进展,肺功能呈逐年下降趋势。
2025-02-05慢性心力衰竭是指由多种内外因素造成心肌生理及功能病变,导致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临床针对此类患者常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基于心脏康复理念,通过开展多元化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心功能。然而常规护理模式相对固定,而老年患者群体个体差异显著,因此长期单一采用常规护理无法达到显著效果。
2025-02-05膝骨关节炎(kness osteoarthritis,KOA)是以关节疼痛、畸形、活动受限为临床表现的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为膝关节软骨磨损、剥脱,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增生,滑膜炎等[1]。KOA发生发展与年龄、肥胖、创伤、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年龄为主要因素,女性发病多于男性[2]。
2025-01-16人气:18558
人气:15584
人气:15092
人气:14859
人气:1305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人气:4030
主管单位: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0893
国内刊号:44-1419/R
邮发代号:46-167
创刊时间:1991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50
影响因子:1.92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87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