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应用中药熏蒸加氯诺昔康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丰县中医院收治的124例LDH患者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氯诺昔康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蒸治疗,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60/62),高于对照组的85.48%(53/62)(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较对照组高,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重组人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LDH患者应用中药熏蒸加氯诺昔康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TNF-α、MMP-3水平,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与年龄、负重情况、外伤、职业等因素有关,以腰背部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可伴下肢放射性疼痛;好发于青壮年,可对生活、工作造成较大影响[1]。对于无手术指征的患者,临床多主张保守治疗,西医主要采用止痛、激素类药物以缓解患者疼痛,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存在不良作用,且易复发,整体效果欠佳。中药熏蒸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使用中药煎煮所产生的蒸汽微粒熏蒸人体表面,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2]。鉴于此,本研究探讨LDH患者应用中药熏蒸加氯诺昔康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江西省南丰县中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4例LDH患者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女29例,男33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54.98±7.19)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03±0.75)年;病变部位:L3~L422例,L4~L526例,L5~S114例。观察组女27例,男35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4.79±7.22)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3.98±0.70)年;病变部位:L3~L424例,L4~L527例,L5~S1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3]中的诊断标准;年龄35~80岁;意识清楚,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依从性好,可积极配合治疗;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合并腰椎先天畸形、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者;腰椎手术史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患腰椎肿瘤或其他部位肿瘤者;合并皮肤病或严重皮肤损伤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8 mg注射用氯诺昔康(海南锦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241,规格:8 mg),用1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844,规格:10 mL∶90 mg)稀释,静脉注射治疗;如疼痛未缓解,可加用1次,每日总剂量不超过16 mg。连续治疗10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中药熏蒸组方:透骨草、丝瓜络各20 g,桂枝15 g,红花、三棱、莪术、麻黄、秦艽各12 g,苏木、牛膝各10 g。随证加减:风寒湿型加细辛、小茴香;血瘀型加川芎、鸡血藤;肾虚型加杜仲、枸杞子。上述药物浸泡60 min后,煎煮30 min,取药液放入ST-2型熏蒸治疗仪(大连市金辉康疗器械有限公司),设置熏蒸温度50~60℃;患者充分暴露腰背部于熏蒸床上熏蒸,每次30 min,每日2次。连续治疗10 d。
1.5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评估,直腿抬高试验>70°,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受影响为治愈;腰部活动功能改善,腰腿痛症状减轻为好转;未达上述标准为未愈。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2)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估,JOA总分29分,VAS分值0~10分,ADL总分100分,各项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剧烈,或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越好。(3)血清学指标:采集患者治疗后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重组人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4)不良反应:如头晕、皮疹、头痛等。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60/62),高于对照组的85.48%(5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LDH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VAS、ADL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TNF-α、MMP-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受年龄增长及长期劳损等因素影响,椎间盘发生退变,功能退化,在此基础上如遇急、慢性损伤,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压迫神经根,引起水肿、炎症及致痛物质释放,则会诱发LDH[5]。当前,减轻炎症、缓解腰腿痛、改善腰椎功能是治疗该病的主要目标。氯诺昔康属于非甾体类药物,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利于改善患者腰腿痛,然而单纯应用仍然难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6]。
表2 两组LDH患者治疗前后JOA、VAS、ADL评分比较
表3 两组LDH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中医学认为,LDH归属于“腰痛”“痹证”等范畴,主要由肾虚、风寒湿邪侵袭、跌扑损伤等造成经络痹阻、关节凝结而诱发,临床上风寒湿型、血瘀型、肾虚型最为常见,应辨证施治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TNF-α水平升高可刺激T细胞释放大量促炎因子,加重炎症反应,并可损伤血管壁,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同时可诱导神经痛觉过敏,在急性LDH呈高水平表达。MMP-3可破坏基底膜完整性,损伤腰椎间盘组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JOA评分、ADL评分较高,VAS评分及TNF-α、MMP-3水平较低,说明LDH患者应用中药熏蒸加氯诺昔康治疗效果较佳,利于减轻疼痛,促进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降低TNF-α、MMP-3水平。冯铄等[7]的研究显示,在温针灸治疗LDH患者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腰部疼痛,证实中药熏蒸的作用,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中药熏蒸方中,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止痛,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红花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止痛,麻黄疏散风寒,秦艽清湿热、祛风湿、止痹痛,苏木活血祛瘀、理气通络、消肿止痛,牛膝活血通经、补益肝肾。上述药物共同应用,可发挥祛风除湿、疏散风寒、活血祛瘀、补益肝肾之效。在此基础上,风寒湿型加细辛、小茴香散寒祛风止痛;血瘀型加川芎、鸡血藤活血止痛、舒筋活络;肾虚型加杜仲、枸杞子补肝肾、强筋骨。根据患者证型予以加减治疗,可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现代药理研究[8,9]显示,中药熏洗方中的透骨草、丝瓜络、秦艽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红花、苏木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牛膝、苏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此外,中药熏蒸直接作用于患部,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且药物经皮肤吸收,可在局部保持较高的浓度,作用时间长,止痛效果好[10]。中药熏蒸集热疗、药疗、汽疗、离子渗透等于一体,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药物渗透和吸收,促进症状得到有效、持久的改善。
综上所述,应用中药熏蒸加氯诺昔康治疗LDH,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可促进患者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降低TNF-α、MMP-3水平。
参考文献:
[1]钱博,朱红霞,戴爽,等.药罐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7):873-877.
[2]沈毅弘,朱立,吴子健,等.中药熏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7):801-805.
[3]鲁玉来,刘晓光.腰椎间盘突出症[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89-90.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214-215.
[5]于志国,关睿骞,李同军,等.五段拔伸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22,50(3):58-61.
[6]吴萌萌,蔡圣朝.通脉温阳灸联合氯诺昔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30例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9,23(9):1875-1878.
[7]冯铄,石懿,袁燕.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20,38(5):194-196.
[8]陆征麟,牛淑芳,韩秋琼,等.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炎性指标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1,43(21):2564-2569.
[9]李民,刘德群,李波,等.温经活血方熏蒸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疼痛指数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0,26(2):255-259.
[10]赵红云,唐德志,李群,等.中药熏蒸配合主动直腿抬高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6):18-22.
文章来源:江小平.中药熏蒸加氯诺昔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17):117-119.
分享: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recurentspontaneousabortion,URSA)属于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范畴,指与同一配偶连续发生2次及2次以上的妊娠28周前的流产,包括生化妊娠[1]。50%以上的RSA始终找不到病因,称为URSA[2]。
2025-02-13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不同致病性的生产性矿物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一类职业性肺部疾病的统称,是以肺组织的结构破坏、肺功能受损的间质纤维化疾病,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环境后肺部纤维化仍然缓慢进展,肺功能呈逐年下降趋势。
2025-02-05慢性心力衰竭是指由多种内外因素造成心肌生理及功能病变,导致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临床针对此类患者常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基于心脏康复理念,通过开展多元化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心功能。然而常规护理模式相对固定,而老年患者群体个体差异显著,因此长期单一采用常规护理无法达到显著效果。
2025-02-05膝骨关节炎(kness osteoarthritis,KOA)是以关节疼痛、畸形、活动受限为临床表现的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为膝关节软骨磨损、剥脱,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增生,滑膜炎等[1]。KOA发生发展与年龄、肥胖、创伤、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年龄为主要因素,女性发病多于男性[2]。
2025-01-16慢性心力衰竭是指由心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进而导致心室的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以乏力、呼吸困难及液体潴留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复杂临床综合征。心力衰竭主要与感染、情绪激动、心律失常等因素密切相关,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
2025-01-15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属于肺动脉高压的第四大类,CTEPH是急性肺栓塞的一种罕见并发症。由于血管腔内纤维素成分沉积可以导致肺动脉近端血管阻塞,合并继发肺动脉远端微血管病变,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和进行性的右心衰竭,在临床诊疗中,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难度[1-3]。
2024-12-30癌症作为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除了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疼痛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第五大生命体征”。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从癌症中幸存下来,随着癌症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疼痛主诉正在增加。研究表明,癌症患者早期和晚期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5%、60%~80%,其中发生重度疼痛的患者约为35%。
2024-12-12痤疮是常见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好发于患者面部、胸背部,随着病情发展可进一步损伤患者皮肤屏障功能,严重影响其外观形象,降低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痤疮多给予口服、外涂药物,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皮肤状况,延缓病情进展,但上述方式对部分重症患者疗效较局限,难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1]。
2024-12-09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DCAN)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因自主神经结构或(和)功能受损引起的一组症候群[1],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晕厥、直立性低血压、冠状动脉舒缩功能异常、猝死等[2]。DCAN起病较为隐匿,伴随疾病进展,可累及生殖、泌尿、呼吸、消化、循环等系统,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3-4]。
2024-11-29痤疮为累及毛囊皮脂腺的疾病,具有一定的损容性,该病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但以青少年发病率最高,对青少年心理和社交造成一定影响。痤疮好发于面部、胸背部,主要表现为开放性和闭合性粉刺,皮损还可融合形成大的炎性斑块、窦道等,消退后可遗留色素沉着、红斑、瘢痕,女性是该病的多发群体,严重影响面部容颜,易造成面容焦虑。
2024-11-23人气:18302
人气:16254
人气:15192
人气:14804
人气:1386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期刊人气:2361
主管单位: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地方:江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4040
国内刊号:36-1251/R
邮发代号:44-126
创刊时间:200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50
影响因子:1.92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87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