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慢性阑尾炎多由急性阑尾炎消退后治疗不彻底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是外科常见疾病。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病程长、症状反复发作,表现为阑尾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扭曲等,临床可见右下腹间断性疼痛或隐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603
0
糖尿病在临床中为代谢疾病,即人体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者通过其他作业仅仅分泌血糖。当出现血糖过量后会出现抑制,进而产生高血糖表现。伴随人们生活饮食发生的变化,大大提升了糖尿病的患病率,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了威胁。l临床通常选择降糖药物实施治疗,但并无显著的疗效。此次研究主要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860
目的: 观察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VAS和JOA分值改变。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共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
475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暂未明确的炎症性肠病,以胃肠道慢性肉芽肿为主要病理表现,其特征为跳跃病灶和透壁性炎症,可影响从口腔到肛门整个消化道。该病发病高峰年龄为17~40岁,在我国发病率显著低于西方国家。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明显增多,因该病迁延难愈,且并发症较多,治疗上缺乏特异性措施,被WHO定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2099
中医药适宜技术又称中医药传统特色疗法,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筛选的治疗技术,广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火罐、贴敷、刮痧、穴位注射、中药熏蒸等疗法,具有“简、便、验、廉、效”的特点,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日益受到重视、推广与应用[1,2,3]。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是指适合在县及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单位开展的中医技术,如针灸、理疗、推拿、贴敷、拔罐等,主要为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简便有效、价格低廉的疗法[3,4]。
479
慢性结肠炎属于临床对非特异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简称,是常见的肛肠疾病,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病因,主要在直肠、结肠、乙状结肠发病,伴随明显的浅表溃疡或糜烂。相关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感染、免疫等诸多因素具有密切关系。慢性结肠炎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为临床症状表现,具有发病率高、迁延难愈的病情特点。
477
腧穴的命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内涵,腧穴命名由来最早记载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后世医家考究古意,多从其定位角度释解,然中医强调“天人合一”、“法于自然”,《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强调从穴位这个门户可知病所、解病疾,故腧穴命名与其相对的中医用语及其临床主治联系密切。
482
高血压为心血管病症,属中医学头疼、晕眩范畴[1],临床发病率高,主要表现为眩晕,引起高血压眩晕症状原因很多,例如饮食习惯改变、生活水平变化等[2]。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现年轻人常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长期处于低头,头颅重心将前移,在屈曲的力矩作用下颈椎会出现后凸畸形,导致颈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1522
艾灸疗法古称“灸焫”,是中国的传统疗法,也是一种重要的传统康复技术,在各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具有神奇的疗效。传统的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灸器灸等,其操作需要一对一的治疗,所以会耗费一定的人力,再加之艾条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对于幼儿或者对烟雾过敏的人群,接受度较弱。随着人们的不断研发,现代新型艾灸仪逐渐改善了这些弊端[1]。
717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胰腺难治的持续进展的慢性炎症,西医治疗以对症止痛、外源性补充胰酶、控制血糖和内镜介入、手术为主。中医通过临床辨证可得到中医证型,又称“证”、“证名”,对应指导进一步的治则和处方。而“证素”,是中医证型的组成基础单位、构成要素,可以直接揭示疾病的病位和病性特点。
590
风湿痹症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因素以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因此,目前治疗风湿痹症并没有见效的治疗方法,对风湿痹症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方法,并不能彻底治愈,而且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也比较大。同时,应用西医治疗的患者极易产生药物依赖性,而治疗药物还会对患者的肝脏以及肾脏等造成一定的损害。
559
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重者肛门直肠与会阴部皮肤异常交汇发展成肛瘘。据报道,全球每年肛周脓肿的发病率约为2‰,且男性多于女性[1]。目前治疗肛周脓肿主要推荐手术治疗,脓肿或瘘管切开充分引流,但术后炎症刺激、粪便污染、创面疼痛等因素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过程,如若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病人的进食和睡眠,降低免疫力,甚至创面感染迁延不愈。
593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夫五运六气,乃天地阴阳运行升降之常道也。五运流行,有太过不及之异;六气升降,则有逆从胜复之差。凡不合于德化政令者,则为变眚,皆能病人。”人受五运六气所影响。中医大家方药中先生曾指出,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渊源”。
1672
综述近10年来中医治疗自闭症的研究概况。自闭症的中药治疗多基于肾亏失养、脾虚痰阻、肝失疏泄、脾肾不合、心脾两虚等开展辨证论治,以口服用药为主;其非药物中医疗法有针刺、推拿、耳穴贴压等。近年来,中医基于“治未病”“整体观”“辨证论治”等原则,采用中药、针刺、推拿、耳穴贴压及相关联合疗法等治疗自闭症,在改善患儿症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
交泰丸具有交通心肾的功能,适用于心肾不交、夜寐不宁等症。最初提及交泰丸“交通心肾”的组方思想的是明代韩懋的《韩氏医通》,原文提到:“火分之病,黄连为主……佐官桂少许……能使心肾交于顷刻。”该书虽未提及交泰丸之名,但已明确指出其组方思路和适应病证。而明确提出黄连、肉桂同用,治心肾不交,名交泰丸者,则是清代的王士雄。
1528
影响因子:1.120
影响因子:1.203
影响因子:0.480
影响因子:0.153
影响因子:0.809
影响因子:1.811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