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一种骨关节退行性改变,多发于55岁以上的人群,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民族、遗传、职业、运动和生活习惯、社会经济因素等。KOA发病缓,病程长,主要特点是关节软骨变性、软骨下骨破坏和骨质增生;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晨僵、屈膝活动受限,甚至关节畸形,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
99
0
足底压力测试和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是现阶段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以评估足部力学和步态运动轨迹的重要工具[6-8],目前国内对于拇趾外翻导致的足部力学研究较少,以单纯足底压力测量或步态运动评估为主,缺乏将足底压力与步态运动两种方法结合进行综合评估的研究[6,8]。
34
褥疮是一种因患者长期卧床,患部皮肤受到压力或摩擦,局部气血运行失畅而形成的,以局限性皮肤溃疡、疮口经久不愈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科疾病,亦称席疮,相当于西医压疮[1]。2016年最新的指南将压疮更名为压力性损伤,通常发生在久卧病床患者的骨隆突处或皮肤与医疗设备、床面接触之处,多数伴有疼痛[2]。
40
便秘是恶性肿瘤患者使用化疗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之一。约16%的化疗患者可发生化疗相关性便秘(Chemotherapy-induced constipation, CIC)[1,2]。目前,西医在处理CIC问题上常使用口服缓泻剂等方法对症治疗,这些方法可能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脱水、腹胀、腹痛等症状[3]。
70
乳腺增生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病症,好发于35~45岁女性群体。患者发病后可见明显的乳房疼痛、乳房肿块,也可能出现乳房溢液情况,需要尽早开展治疗。临床研究认为,该病症发病原因为精神因素、内分泌激素失调,患者乳腺导管和小叶在正常结构上产生退行与进行性病变。
47
中医治疗以整体观念为指导,通过辨证施治,调整患者机体的内环境、疏通乳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4]。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均鲜有微创灌洗联合中药内服或外用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治疗乳腺非哺乳期乳腺炎相关的研究与文献。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灌洗联合中医治疗NPM(脓肿期)的临床效果。
55
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骨科常见疾病,多发于肘关节长期保持单一频繁活动状态的人群,该病在解剖学上起始于肱骨外上髁部的桡侧伸肌群病变,导致分布于外上髁部神经感受器刺激性反应,故临床以疼痛、压痛等症状为主[1]。目前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方法多样,包括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局部封闭疗法、中医针灸疗法及手术等[2]。
58
颈椎前路手术是指从颈椎前方开口,牵拉开气管、食管,从椎体前方对椎管进行减压的手术方式。轴性症状是指患者颈肩部疼痛、僵硬、酸胀等不适,最早由Kawaguchi提出[1],主要指颈椎后路术后出现的一系列颈肩部不适的症状。但临床上发现颈椎前路术后亦可出现轴性症状,有研究表明发生率在20.00%~47.83%之间[2-4]。
心胸手术术后患者易出现口干、口 臭、咽 喉 疼痛等口腔并 发 症,因症状可逆并且不危及生命,常被临床工作 者 忽 视,未及时干预易影响口腔卫生、夜间睡眠质量,增加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具有较好的体外抑菌作用,又很少对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在控制细菌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独 特 的 优 势。
38
关节镜清理术为临床常用的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效果明显等特点,可有效清除增生组织[1]。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术后常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肿痛、切口痛、关节感染等并发症,以关节肿痛最为常见。目前治疗关节镜清理术后肿痛的方法主要包括冰敷、加压包扎等,但效果不理想。
44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类型,主要是由于颈椎退变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或周围组织,进而导致颈脊髓损害[1⁃3]。确诊后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前路、后路,以解除脊髓压迫,挽救神经功能,减轻四肢、躯干麻木、疼痛不适等症状,术后予相关药物治疗,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缩短康复进程[4]。
36
由于以往针刺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针灸医师自身的临床经验,缺乏国际认可的研究方法和规范,因此在临床和科学研究中均发现针刺的临床疗效差异较大[1]。因此,笔者通过肌骨超声与针刺麻醉技术相结合,为针刺在麻醉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可视化及客观化的科学依据。
28
浆细胞乳腺炎(plasmacellmastitis,PCM),又称为“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或“非哺乳期乳腺炎”,中医将其归为“粉刺性乳痈”范畴[1],是一种非细菌性、难治性、易复发的乳腺良性疾病[2],常见于30~40岁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女性,男性较少见[3]。
胸 廓 出 口 综 合 征 (thoracic outletsyndrome,TOS)是由胸廓出口区域的臂丛神经、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 脉 受 压 而 引 起 的 临 床 综 合 征。研 究 表 明,TOS多 见 于 20~40 岁 人 群,男 女 发 病 比 例 约 为1∶4。若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研究发现,在接受治疗的 TOS患者中,伴有骨性异常的仅占29%,而软组织异常则 是 导 致 压 迫 的 主 要 原因[
27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lumbarspinalstenosis,LSS)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脊柱疾病[1]。椎间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部分患者在手术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残余症状,如腰背部酸痛、下肢麻木、活动受限等,这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增加再次手术的风险。
5
影响因子:3.020
影响因子:1.203
影响因子:1.025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1.388
影响因子:1.881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