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艾滋病列表
综合干预措施是阻断艾滋病病毒(HIV)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和阻止其蔓延的重要手段。云南省每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中经性途径传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男性HIV感染者以商业性性行为传播为主。女性高危人群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中重要的桥梁人群,存在流动性强,安全套使用率低等特点,是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
257
0
家庭抗逆力是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的抗逆力或单个家庭成员的抗逆力,在不同地区,抗逆力还被称为“心理弹性”“坚韧性”“复原力”等。本研究中,家庭抗逆力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运用家庭资源与优势去应对和适应危机境遇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展现良好的修复能力与挑战能力,从而实现困境中的疗愈与成长,发展出个体及家庭的生命意义与信念。
744
极少部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在不进行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其血浆中的病毒核糖核酸能较长时间维持在极低水平,这群人被称为HIV精英控制者(ECs)。他们与长期不进展者(LTNPs)相似。ECs对体内病毒抑制的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ECs的艾滋病(AIDS)病死率以及AIDS相关疾病的发生率较一般HIV感染者更低。
328
国内外诊疗指南推荐“发现即治疗”,所有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无论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水平高低均应尽快接受治疗。该概念明确提出抗病毒治疗(ART)的启动时机,取消了临床治疗指征中对CD4细胞计数的限定,建议HIV感染者一旦确诊立即开始治疗,以改善临床结局。
429
目前艾滋病(AIDS)新发感染率的估算主要有队列研究、数学模型和实验室检测三种方式。其中队列研究主要针对的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高风险人群,研究耗费人财物和时间较多且容易产生失访偏倚;数学模型的估算往往是回顾性的,易产生选择偏倚和回忆偏倚,对数据资料要求严格不易推广分析。
543
2016年以来,杭州市以全国第三轮国家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为契机,以创建在杭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示范基地为抓手,卫生、教育、团市委等多部门密切配合,推进青年学生艾滋病防制工作深入开展。为了解杭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特征和艾滋病知信行情况,本研究收集2016—2019年HIV/AIDS病例资料和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为完善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374
艾滋病为现阶段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性疾病,目前还没有研制出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和有效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但艾滋病为可防可控疾病,可通过对群众进行健康宣教实现其有效预防。由于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身心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对于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宣教至关重要。
144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的传染性疾病,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而且会对家庭、社会造成重大影响,不及时发现或不经有效治疗,病死率极高。邯郸市自1995年报告第1例艾滋病病例以来,疫情发生较大的变化。笔者对2007-2018年邯郸市HIV/AIDS病例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了解邯郸市艾滋病疫情的特点和趋势,为修改、完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594
艾滋病是当下威胁性很大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多由HIV病毒所致,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较为常见,是正常人群发病率的30倍。针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选择一种有效治疗方式十分重要,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抗痨方案包含利福布汀用于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264
艾滋病属于临床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致病。病毒侵入机体后大量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甚至丧失。病毒入侵后,患者极易出现各种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发病率也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均产生威胁。
118
2001年大竹县首次在吸毒人群中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此后艾滋病(AIDS)疫情迅速蔓延,至2019年底大竹县已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3983例。目前该地区艾滋病形势较为严峻,已成为四川省艾滋病疫情重点县。此外,因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特殊性、感染人群的隐匿性、社会环境及群众的防范意识薄弱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1316
艾滋病是传染性疾病,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但是,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以及周围人对此类疾病的抵触等,导致患者心理负担明显,从而影响用药依从性及疾病控制效果。本文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82
尽管应用了ART,HIV-1感染的细胞仍然长期存在,这是治疗HIV-1的主要障碍。晚期感染的记忆性CD4细胞是导致病毒持续存在的主要细胞类型,但一些研究表明,非T细胞也可以作为长期的病毒库。目前利用潜伏期反转剂(LRAs)暴露潜伏的HIV-1和通过免疫效应功能杀死暴露细胞的“激活和杀伤”策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159
ART显著改善艾滋病的治疗现状,使艾滋病逐渐成为一种慢性可控性疾病,但同时艾滋病相关研究也陷入了瓶颈阶段,有相当部分患者出现免疫重建不全却不能有效解决。目前对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的原因和机制尚不明晰,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医药干预改善艾滋病机体免疫功能,促进ART后的机体免疫重建,为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29
艾滋病(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慢性、病死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HIV的靶细胞是免疫细胞——CD4+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而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是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主要场所。因此HIV感染患者脾脏常可见病变。
141
影响因子:2.055
影响因子:0.670
影响因子:0.420
影响因子:1.112
影响因子:0.88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