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邯郸市2007-2018年艾滋病疫情分析

  2020-10-16    159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分析邯郸市2007-2018年艾滋病疫情情况。方法对2007-2018年邯郸市HIV/AIDS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7-2018年邯郸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1104例,男女比为5.23∶1;以20~54岁为主(83.79%);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51.81%);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92.21%),其中异性性接触传播47.10%、同性性接触传播45.20%;发现途径居前三位者分别为自愿检测咨询(35.24%)、医疗机构的其他就诊检测(26.81%)、术前筛查(11.41%)。结论2007-2018年邯郸市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途径传播,应加强对性活跃人群的综合干预。

  • 关键词:
  • AIDS
  • HIV
  • 传播途径
  • 异性性接触
  • 疫情
  • 艾滋病
  • 防制
  • 防疫
  • 加入收藏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性接触、母婴途径等方式侵入人体,主要破坏CD4标记阳性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最后并发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导致病人死亡。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的传染性疾病,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而且会对家庭、社会造成重大影响,不及时发现或不经有效治疗,病死率极高。邯郸市自1995年报告第1例艾滋病病例以来,疫情发生较大的变化。笔者对2007-2018年邯郸市HIV/AIDS病例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了解邯郸市艾滋病疫情的特点和趋势,为修改、完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按照现住址下载2007-2018年邯郸市艾滋病疫情数据(不含港澳台、外籍病例);人口学资料来源于市统计局。

1.2方法

用Excel表整理出分年龄、性别、传播途径、样本来源等表格,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HIV/AIDS的发病情况、传播途径、样本来源等进行分析。


2、结果


2.1邯郸市艾滋病疫情概况

2007-2018年邯郸市累计发现HIV/AIDS病例1104例,发病率0.01%(1104/952.8万)。其中存活936例,死亡168例,病死率为15.22%。HIV/AIDS病例发病呈逐年增长趋势,2012年后增势明显。相比于2007年(29例),2018年(214例)发病增长率高达637.93%。每年新发现的HIV/AIDS病例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由2007年的31.03%下降至2012年的10.00%,随后每年病死率维持在10.00%左右。

2.2流行病学特征

1104例HIV/AIDS病例中,男性927例、女性177例,男女之比为5.23∶1。每年新发现的HIV/AIDS病例中,男性病例数占绝大多数,男女之比从2007年的1.42∶1(17/12)上升到2016年的16.25∶1(130/8),之后下降到2017年的6.69∶1(174/26)和2018年的7.23∶1(188/26);年龄最小2岁、最大83岁,以20~54岁为主,占83.79%(925/1104),≥60岁老人79例,占7.16%,15~19岁青少年32例,占2.90%;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共572例,占51.81%,家政、家务及待业137例,占12.41%,服务业人员89例,占8.06%,工人81例,占7.34%,干部职员、离退人员55例,占4.98%,学生24例,占2.17%,其他146例,占13.22%。

2.3传播途径分析

2007-2018年邯郸市每年新发现的HIV/AIDS病例中,性途径传播比例呈增长趋势,由2007年的13.80%上升至2018年的99.06%,经统计学分析,每年性途径传播比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952,P=0.000)。其中同性传播比例上升明显,由2007年的6.90%最高上升至2016年的60.87%,且2015年、2016年同性传播比例(58.02%、60.87%)远高于同期异性传播比例(38.93%、38.41%)。其他传播途径所占比例逐渐较少,血液途径传播27例(2.45%);母婴传播13例(1.18%);性接触加注射毒品传播13例(1.18%);传播途径不详33例(2.99%)(表1)。

表12007-2018年邯郸市报告HIV/AIDS病例感染途径构成

2.4样本来源分析

1104例HIV/AIDS病例中,主要来源为自愿咨询检测(VCT)384例,占35.24%;其他就诊者检测296例,占26.81%;术前检测126例,占11.41%;无偿献血人员筛查72例,占6.52%;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56例,占5.07%;性病门诊46例,占4.17%;孕产期检查35例,占3.17%;其他羁押人员体检30例,占2.72%;其他54例,占4.89%。其中检测咨询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20.69%上升至2018年的42.06%,经统计学分析,每年的检测咨询比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93,P=0.000)。孕产期检查所占比例一开始呈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3.45%上升至2012年的8.57%,随后出现下降趋势,降至2018年的1.87%。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由2007年的6.90%降至2018年的3.27%(表2)。

表22007-2018年邯郸市报告HIV/AIDS病例样本来源构成


3、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2007-2018年邯郸市艾滋病疫情整体呈低流行态势,每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2012年后增势明显。全市2011年底开始加强医疗机构艾滋病实验室网络建设,增加了HIV筛查人数,扩大检测策略的实施加大了病例发现力度[1,2]。

从传播途径上看,性接触传播占2018年新报告病例的99.06%,成为全市HIV传播的主要途径,这与全国其他地区艾滋病传播特点一致[3,4,5]。经同性性接触传播比例明显上升,提示邯郸市男男性接触人群是HIV感染高发人群,这与河北省其他地市传播特点一致[6,7]。应加强男男性接触人群的干预,提高该人群安全套使用率,提升防病能力。

从样本来源看,自愿咨询检测(VCT)是发现病例的主要途径[8,9,10],VCT不仅有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还能为受检者提供心理支持[11,12]。应继续推进VCT服务的开展,强化服务人员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对艾滋病的防治有着积极作用。

医疗机构在发现病例中发挥重大作用,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就诊者检测和术前筛查;另外,性病门诊检测所占比例也呈逐年增加趋势,加快推进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主动为就诊者提供HIV检测和针对性咨询,积极鼓励就诊者接受HIV检测(PITC),有助于发现更多的HIV/AIDS病例[13,14,15]。

综上所述,继续推广VCT和PITC检测模式,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质量,扩大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监测覆盖面,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HIV感染者,从而有效遏制艾滋病的传播蔓延。


参考文献:

[1]徐常永.卫生机构扩大艾滋病检测的意义和作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1):149-150.

[2]杨科,杨正培,程周恒,等.扩大检测HIV抗体在发现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32(6):662-665.

[3]国家卫健委.王斌:我国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J].医师在线,2018,6(34):3.

[4]王丽艳,秦倩倩,丁正伟,等.中国艾滋病全国疫情数据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23(4):330-333.

[5]马静,佟雪,惠珊,等.黑龙江省2012-2017年艾滋病疫情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8,38(3):222-224.

[6]张庆娟,曹慧珍,何金奎.唐山市1995-2008年HIV/AIDS流行状况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6(2):167-168.

[7]韩芳,王立彬,高庆辉,等.沧州市HIV/AIDS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河北医药,2015,44(10):1564-1566.

[8]曾广富,李文杰,敖艳云.阳江市2011-2015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7,58(4):341-343.

[9]王庆丰.2011-2016年常熟市VCT门诊HIV抗体和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1):81-83.

[10]陶懂谊,何晓雯,蔡晓峰,等.上海市徐汇区2010-2015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及其阳性发现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23(2):152-154.

[11]吕琰.安阳市2015-2016年VCT门诊HIV抗体和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9,36(1):44-46.

[12]赵彩佐,徐洪吕,胡安艳,等.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自愿咨询检测新发现HIV/AID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12(8):153-155.

[13]胡强,李艳春,罗雅凌.2014-2016年江西省医疗机构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工作情况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7,23(5):374-376.

[14]黄琳,陈敏敏,李钰,等.钦惠州市自愿咨询检测与医务人员主动提供检测咨询发现艾滋病患者对比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7,33(10):977-980.

[15]翟飞飞,陈燕妮,张彩虹,等.艾滋病检查中PITC策略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3):124-125.


李艳菊,崔巍,刘洪昌,刘香,王路明.邯郸市2007-2018年艾滋病疫情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0,36(11):1102-110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艾滋病性病

期刊名称:中国艾滋病性病

期刊人气:247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5662

国内刊号:11-4818/R

邮发代号:82-912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