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心理护理列表
流行性出血热合并肾脏损伤需及时采取血液透析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突发并发症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避免患者认知不足和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本文探讨心理护理对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损伤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38
0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是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多数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出血、腹痛、恶心不适等反应,影响了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1]。个体化心理护理和体位护理是内镜检查及治疗的重要护理方式。个体化护理要求护士准确评估了解患者在操作中所表现的心理状态,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2]。
31
慢性病对我国公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约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70%,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7%[3]。慢性病病人不能够正确认识疾病,缺乏自我管理意识,是导致疾病不能被较好控制的原因[4]。
26
颅脑外伤是临床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该病症会单独出现,同时也可以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患者患病后,若未及时救治会直接损害患者的脏器器官,导致患者出现精神创伤,从而产生严重的负性心理[1]。基于此,本文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颅脑外伤手术后恢复期患者负性心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35
青少年是焦虑症的高发群体,该疾病患者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出现紧张、心悸、恐惧等症状表现,降低生活质量[1]。由于该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且多数青少年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配合度较低,故而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加用具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与依从性,保障临床疗效[2]。
44
骨肿瘤是指发生于骨骼或骨骼附属组织的肿瘤病变,骨肿瘤具有多个分类,有良性与恶性之别。一般来讲良性的骨肿瘤其病情可控,治疗难度不高,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佳[2],通过有效的治疗和干预可以防止和控制其恶性病变。但对于恶性骨肿瘤,其病情较为严重,病情发展速度快,会快速出现转移,恶化程度高,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预后较差。
59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性事件时表现的心理适应能力,其可反映个体自我恢复与调节能力,高水平的心理韧性可促使个体努力克服困难、应对挑战、乐观生活,反之则会使个体消极对待生活,产生悲观、抑郁、无助等不良心理,而不良心理又会降低心理韧性,形成恶性循环[3]。
121
近年来临床上采用手术切除、化疗以及放疗等综合方式治疗卵巢癌,尽管一定程度上可清除术中扩散的肿瘤细胞,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仍有约60%以上的患者复发[5]。手术切除会使患者生殖系统功能受到损伤,再加上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导致卵巢癌患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治疗效果[6]。
27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治疗过程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广泛应用于临床。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给予患者相关知识和指导,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以促进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操作,从而加速康复;
28
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患者产生病耻感,进而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治疗依从性[1-2]。希望理论认为希望是基于内在成功感的积极动机状态,是达成目标的途径和计划。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护理强调从设置目标出发,使患者产生希望,从而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康复信心[3]。
39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常见的一种危重症疾病,AMI的治疗方式较多,包括溶栓、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等,但PCI风险大、费用贵让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又会诱发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影响其预后[1]。
37
受到人们饮食多样化及生活习惯改变的影响,以及人们所承受工作及社会压力的增加,高血压发病率显著攀升,且趋于年轻化[1]。部分群体在体检时首次被检出高血压,但该部分高血压人群并非真正意义的高血压,可能是因体检时血压偏高或处于高血压前期因诱发因素而造成血压超过标准线[2]。
40
麻醉效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而患者围麻醉期不良心理情绪可造成严重应激反应,进而导致生命体征波动,对手术顺进展构成不良影响[1]。对于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而言,术前以患者实际病情为准实行合理科学的麻醉方式、药物、剂量,麻醉过程中合理调控麻醉平面,最大限度确保麻醉安全性,同时尽量增强麻醉效果。
66
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该疾病近年来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结肠息肉患者多伴随便血、便秘、息肉脱出等临床症状,这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3]。手术是其常用且有效的干预手段,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但患者对于疾病及手术的认知程度有限,导致该疾病患者往往伴随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
91
在治疗上常常采用手术进行根治治疗,需在腹壁上做一永久性的结肠造口以替代肛门生理功能[2]。这种人工造口方法,改变了患者原有的排便方式,身体形象也随之改变,很多患者对此无法适应从而变得病耻感强烈。有研究指出,对此类患者,在提供专业护理的同时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这对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3-4]。
73
影响因子:1.370
影响因子:0.41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84
影响因子:0.920
影响因子:1.42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