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心血管列表
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是脑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群。相关研究发现,凝血/纤溶系统的功能紊乱与AC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CI患者常伴有纤溶活性降低、凝血功能亢进。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是反映机体凝血状态的生物学指标,二者水平越高,机体形成血栓的风险越高,是引起ACI患者预后不良及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323
0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IIType1,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的主要效应肽,是一种有效的血管收缩剂,在维持血压和体液稳态方面起着关键作用。ANGⅡ包括AT1R和AT2R两个受体,对心血管功能非常重要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s,GPCR),血管紧张素原被肾素裂解产生血管紧张素I,再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裂解为AngII。
223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IBD可分为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类型。IBD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该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等因素存在联系。近来,相关研究指出IBD患者的血液状态存在异常,如血液凝固性升高及肠道微血栓发生的风险升高。
459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该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AMI的发病的病理基础为冠脉狭窄,进而导致心肌持续性的缺血、缺氧。经皮冠脉介入术是治疗AMI的首选方法,PCI可有效开通阻塞的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的缺氧、缺血,挽救患者生命。
393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心功能损伤程度随肺功能损害加重而加重,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因此,分析影响肺心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miRNA可调节特异基因的表达,与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行为有关。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自噬能力增加,可阻止梗死面积进一步增大,但随缺氧时间延长。
245
冠脉粥样硬化病变可导致冠脉血管严重狭窄,甚至阻塞造成心肌缺血坏死。目前,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能有效恢复患者的心肌灌注,改善心功能。调查显示,冠心病PCI患者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adversecardiovascularevent,mACE)发生情况仍有待改善,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心源性猝死。
194
随着社会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心血管疾病致死率较高,据报道全球每年约有1700万人死于该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edmyocardialinfraction,STEMI)作为其中较严重的一种,其致死率、致残率最高。近年来我国STEMI发病率明显升高,已接近国际平均水平。
157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MI/RI)是指缺血缺氧的心肌组织恢复血液供应后,心脏结构的进一步破坏以及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功能障碍的进一步加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主要包括心肌梗死面积的再扩大和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目前,MI/RI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钙超载、凋亡、氧化损伤、炎症是MI/RI发生的重要原因。
255
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由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引起的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减退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是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表现。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heartfailure,DHF)隶属于HF,有流行病学显示,DHF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占所有HF患者50%以上,高龄、高血压、心脏基础疾病均为DHF发生的危险因素。
894
2型糖尿病(T2DM)是最常见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T2DM患者大部分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其中冠心病是T2DM主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增加2~4倍,且预后更差。
258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是罹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风险人群,不论是尚未行手术治疗的还是已行姑息性或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1]。此类患者多病情危重,术前合并症多,而以心脏外科为中心的多学科团队合作治疗,能取得较满意的结果。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手术治疗了83例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现总结其临床资料特点及治疗方案。
11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CAD)的有效治疗方法,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OPCAB)是广泛被认可的、安全并有效的心肌再血管化的方法。
149
心力衰竭(心衰)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预后较差,1年再住院率和病死率为30%~50%,5年病死率高达50%。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较B型钠尿肽有更长的血浆半衰期和更低的生物学变异水平,因此推荐NT-proBNP作为心衰诊断的生物标志物。血尿素是反应肾功能的指标。
224
急性颈内动脉(ICA)串联闭塞(AICATO)是指ICA远端和(或)大脑中动脉的M1和(或)M2段闭塞,伴有颅外ICA完全闭塞或严重狭窄(>90%)。AICATO占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10%~20%,通常血栓负荷较大、闭塞范围较长,侧支循环差,溶栓药物难以通过闭塞段,单纯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极低。
314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后阶段,已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巨大威胁。尽管过去几十年在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仍在继续增加。心力衰竭具有极其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指南中推荐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螺内酯,往往直接针对有限的分子和途径,这些药物的联合使用往往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
319
影响因子:1.464
影响因子:0.758
影响因子:2.255
影响因子:0.814
影响因子:2.777
影响因子:2.32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