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中药列表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类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在自然界和我国医院中广泛分布,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1,2],特别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XDR-AB),其耐药机制复杂多样,临床治疗异常困难,研发针对XDR-AB感染的新型抗菌药物迫在眉睫[3]。
188
0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osteoporosis,POP)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的流失、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1]。全球近2亿人罹患POP,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2,3],POP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沉重的社会医疗负担。骨质疏松性骨折亦称脆性骨折,指受轻微创伤后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
37
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体是一种功能齐全的模式识别受体,在免疫调节和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其激活后可引起组织损伤参与炎症级联反应,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2]、关节炎症[3]、糖尿病[4]等。而中药能通过调节多种途径、多个靶点的方式来治疗疾病,且具有较低的药物不良反应及较强的整体性等优点,与炎症小体微环境这一复杂体系相吻合。
81
藁本是我国最古老的中药材之一,其药用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中品[1]。据我国颁布的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载述:“藁本为伞形科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或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的干燥根茎和根”。查阅文献发现,古代藁本的来源植物与现代植物藁本L.sinense Oliv.有着极高的相似度,与辽藁本存在些许出入。
158
盆底松弛综合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功能性疾病[1],主要由会阴下降、直肠前突造成[2],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会阴和肛门直肠三角下降、排便失控、便秘、盆底疝、会阴突出包块和盆底会阴下凸等,发病人群大多为女性,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笔者利用互联网搜索关键词、借阅相关文献资料时发现,采用自拟中药汤剂联合针刺治疗盆底松弛效果显著[4]。
59
腱骨愈合是肌腱/韧带重建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腱骨愈合不良会导致关节失稳、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增加了治疗难度[2,3,4]。腱骨组织的再生能力有限,涉及多个细胞类型、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和外界因素。过度炎症反应或机械刺激等因素会导致纤维化组织形成、间质斑点形成等问题,进而导致腱骨愈合不良。因此,寻求促进腱骨愈合的最佳方法成为运动医学领域关注的热点。
84
心房颤动是世界范围内成人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力衰竭、脑卒中、痴呆等严重并发症。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成人心房颤动患病率在2%~4%之间[1]。2010年美国患心房颤动人数约为520万,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1 200万[2]。全球心房颤动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随年龄增长总体呈增加趋势[3],我国35岁以上居民的心房颤动患病率为0.7%,而75岁以上居民的患病率高达2.4%[4],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心房颤动必将带来巨大的人群健康问题和社会经济负担。
97
中药作为我国的特色优势资源和天然的先导化合物宝库,在人类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其良好的疗效和较小的毒副作用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认可。然而由于中药化学成分复杂,多数中药的效应物质不明确,严重制约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药活性成分(包括有效和有害成分)的高效、精准辨析是阐明药效作用机制的关键,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核心,也一直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
193
肌少症作为一种以肌肉病变为主的老年综合征,大大加剧了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等风险,使老年人生活水平质量受到严重威胁[1]。糖尿病是导致肌少症形成的高危因素之一,研究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当中,发生肌少症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3倍。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患病率已高达21%[2],故肌少症逐渐成为糖尿病需要予以重视的慢性并发症[3]。
87
恶性肿瘤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目前,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传统治疗方式的抗癌疗效并不理想,寻找新的诊疗模式迫在眉睫。免疫治疗已经成为继传统治疗方式之后的一种新型抗肿瘤手段,其机理主要是在免疫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重定向、基因编程等手段,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靶向肿瘤细胞进而治疗肿瘤[1,2]。
106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50岁以下人群中,椎间盘退行性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DD)的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77%,在50岁以上人群中,两性均>90%。IDD是引起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1]。现代医学治疗IDD引起的疾病,主要有保守与手术治疗两种方式,保守治疗给予镇痛药、物理治疗和消炎药等以减轻疼痛。对症状药物无反应的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来帮助缓解症状[2]。
62
干眼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症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1]。2007年BAUDOUIN C[2]提出干眼的“炎症循环”,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围绕干眼与炎症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4]等信号通路已被证实与干眼眼表炎症密切相关。
103
糖尿病已经成为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糖尿病肾病成为慢性终末期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有40%的DN患者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由于其流行率迅速增加、预后不良和治疗选择有限,DN已成为一个紧迫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29
辐射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其中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最大,其作用于人体主要是诱导机体产生自由基导致损伤,从而导致机体所有器官不同程度的伤害,另还可致癌和引起胎儿死亡或畸形[2]。放射病目前主流的临床治疗方法为生物治疗、基因转染等,其中防护效果好的手段往往毒副作用太明显,严重限制了其应用[3],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抗辐射药物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对此祖国医学提供了许多抗辐射新思路[4,5]。
56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在提高医疗服务透明度与服务效率、有效控制医疗支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近年来被我国引入并实施。根据2021年11月份国家医保局发布的《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要覆盖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统筹地区、医疗机构、病种分组、医保基金全面覆盖[1,2]。
25
影响因子:0.015
影响因子:0.410
影响因子:0.569
影响因子:1.169
影响因子:1.063
影响因子:1.649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