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Flt3L、TGF-β1及EGFR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

  2024-01-21    7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究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20例首次确诊AML患者作为观察组,募集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Flt3L、TGF-β1及EGFR水平。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随访3~12个月,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良好组(86例)和不良组(34例),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采用COX模型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上述指标对AML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Flt3L、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AML患者的Flt3L、TGF-β1及EGF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Flt3L、TGF-β1及EGFR水平为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Flt3L、TGF-β1及EGFR水平预测AML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74、0.838、0.858。结论 Flt3L、TGF-β1及EGFR与AML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 关键词:
  • 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
  • 急性髓系白血病
  • 白血病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转化生长因子β1
  • 预后
  • 加入收藏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主要表现为造血功能障碍,根据发生恶性克隆增殖的细胞类型不同可分为髓系白血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其中临床发病以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AML)常见,占白血病发病患者的60%以上[1]。AML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考虑受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2]。AML临床治疗以化疗为主,利用阿糖胞苷、柔红霉素等药物诱导化疗破坏白血病细胞,短期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有75%~80%的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缓解,但长期生存率仍无法保证,仅有不足30%的患者能得到治愈[3],临床普遍认为早期诊断是延长生存率的关键。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ms-related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 Flt3L)是具有促进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功能的生长因子,其对维持造血功能十分重要,研究显示AML患者Flt3L水平与健康人有较大差异[4];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属于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同时参与构建骨髓微环境,是造血系统主要负调节因子,能抑制血细胞增殖[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是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表面受体,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其能介导肿瘤细胞增殖、转移[6],但在AML预后研究中讨论较少。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初诊AML患者资料,探究Flt3L、TGF-β1及EGFR与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旨在为临床AML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20例首次确诊AML患者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符合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相关标准[7];③首次确诊,入院前未接受相关治疗;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②合并其他系统恶性肿瘤;③合并其他血液系统疾病;④随访过程中样本丢失。募集同期来院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展开。

表1一般资料比较

1.2 血清学检验

清晨,取观察组AML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置入EDTA抗凝管中,以3 500 rpm离心15 min分离上层血清待测。取待测血清样本,根据试剂盒要求,以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检测Flt3L、TGF-β1、EGFR水平。

1.3 随访

观察组AML患者出院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追踪预后情况,其中预后不良判断参考《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版》中的AML预后危险度分级标准[8],以死亡、复发、累及≥3条染色体的复杂异常核型判定为预后不良。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lt3L、TGF-β1及EGFR水平。②将观察组根据随访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FAB分型、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Flt3L、TGF-β1及EGFR水平。③采用COX模型分析指标与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并以ROC曲线判断Flt3L、TGF-β1及EGFR水平对AML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SPS 22.0软件对数据整理分析,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经t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卡方检验,采用COX模型分析探究AML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判断Flt3L、TGF-β1及EGFR水平对AML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Flt3L、TGF-β1及EGFR水平比较

观察组Flt3L、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Flt3L、TGF-β1及EGFR水平比较

2.2 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随访3~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存活86例,死亡12例,复发22例,预后不良发生率28.33%(34/120)。不同预后患者的Flt3L、TGF-β1及EGF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3 影响AML患者预后的COX模型分析

COX模型分析显示Flt3L、TGF-β1及EGFR水平为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4影响AML患者预后的COX模型分析

2.4 Flt3L、TGF-β1及EGFR水平预测AML患者不良预后的ROC曲线

经ROC曲线分析显示,Flt3L、TGF-β1及EGFR水平预测AML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74、0.838、0.858,见表5、图1。

表5 Flt3L、TGF-β1及EGFR水平预测AML患者不良预后的ROC曲线参数


3、讨论


AML是临床主要白血病类型,有进展迅速、预后差、死亡率高等特点。此外,AML发病机制尚未明晰,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较为困难,因此探索多样化的AML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

图1 Flt3L、TGF-β1及EGFR水平预测AML患者不良预后的ROC曲线  

Flt3是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是由Flt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其基因突变是导致AML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9]。Flt3由993个的氨基酸组成,主要在骨髓中表达,参与造血系统。Flt3L是Flt3的配体,主要在骨髓基质干细胞中合成,其与Flt3结合时可活化Flt3的酪氨酸结构域,形成二聚体进而激活P13K/AKT和MAPK通路相关信号分子,从而发挥调控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作用[10]。本研究结果显示AML患者Flt3L水平低于健康志愿者(P<0.05),与Milne等[11]研究结果类似,提醒早期检测Flt3L有助于诊断AML。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血清学指标显示良好组Flt3L水平高于不良组,且COX分析显示其为AML预后不良独立影响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其预测预后不良的AUC为0.874,提醒诊断早期检测Flt3L水平可有效预测不良预后。此外,Flt3L检测较Flt3基因检测便捷,更有利于动态追踪以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TGF-β1是多效应细胞因子TGF-β的同分异构体,可参与胚胎的生长发育过程,并且能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通过细胞表面受体途径来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此外还具有促进细胞外基质形成、免疫调节、促血管生成等作用[12]。杨丽媛等[13]观察经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LY364947处理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发现抑制TGF-β信号通路能够抑制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降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AML患者与健康人之间TGF-β1水平差异明显,而且预后不良的AML患者TGF-β1水平更低,经COX分析及ROC曲线分析发现TGF-β1水平是AML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影响因素,存在较高的预测预后的效能,分析原因一方面是TGF-β1能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避免复发,另一方面Jäger等[14]研究发现TGF-β1能诱导健康CD34+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功能抑制。

EGFR是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其能通过与EGF结合后磷酸化激活P13K/AKT和MAPK等多条通路,进而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迁徙等生理过程中,常在肿瘤组织中异常激活。Mu等[15]研究显示调节EGFR家族表达的MYO1D能通过诱导PI3K/AKT信号传导和ERK信号通路调节AML的生长。本研究结果显示AML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及不同预后的AML患者的EGFR水平有明显差异,经COX及ROC曲线得知其水平可作为预后不良预测指标,提醒其参与AML疾病进展及复发。

综上所述,不同预后的AML患者Flt3L、TGF-β1及EGFR水平不同,三者水平变化均与预后相关,且有较好预测AML患者预后的效能,检测其水平变化有助于为制定患者早期诊治方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郭凤霞,赵海燕,王博,等.急性髓性白血病预后免疫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生命科学研究,2021,25(3):259-267.

[3]何玲,吴红卫,谭大为,等.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血清p53和EGFR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18,40(23):3570-3573.

[4]程雅馨,杨阿丽,张旭晗,等.血清HA、β2-MG、FIt3L联合检测对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9):1672-1676.

[5]任丽蓉,官晓红,练颖,等.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β2-MG、HGF、TGFβ1表达及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0,27(3):488-492.

[6]洪雅敏,涂蓉,尤晓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肿瘤分子成像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0,43(5):586-590.

[8]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7,38(3):177-182.

[9]江伟,高玉娟,苏雁华.急性髓系白血病中FLT3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3):718-722.

[12]陈文婷,姚红霞,吴从明,等.TGFβ1及VEGF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0,28(1):130-135.

[13]杨丽媛,汪路,唐雨婷,等.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LY364947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9,41(2):256-264.


文章来源:高磊,赵梅,魏兴禹.Flt3L、TGF-β1及EGFR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J].实用癌症杂志,2024,39(01):74-7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白血病•淋巴瘤

期刊名称:白血病•淋巴瘤

期刊人气:158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陕西省肿瘤医院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9921

国内刊号:11-5356/R

邮发代号:22-107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