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黏膜相关恒定T(MAIT)细胞数量与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AML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本院75例初诊AML患者临床样本以及48例健康对照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样本中的MAIT细胞数量、膜表面标志物、效应表型以及功能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初诊AML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占CD3+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01)。患者骨髓中的MAIT细胞占全部CD3+T细胞比例与外周血类似(P>0.05)。AML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多为效应记忆型T细胞,且与健康对照相比,效应记忆型MAIT细胞比例降低(P<0.05),而终末分化效应记忆型MAIT细胞与PD-1+MAI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均P<0.05)。AML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表达颗粒酶B、穿孔素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均P<0.05),分泌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均P<0.001)。结论:AML患者体内MAIT细胞比例降低且功能标记物表达异常,提示其功能受损,可能参与AML的发生、发展。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髓系前体细胞分化、增殖、细胞周期进程受到影响的恶性疾病,表现为骨髓正常造血能力衰竭,易出现感染、出血、贫血等症状。化疗、干细胞移植等方式仍是治疗该病的传统手段,但这些方法增加了患者对病原体的易感性,以及合并症与免疫抑制的出现概率。在肿瘤免疫治疗的背景下,利用免疫系统对抗AML展现出重要的作用,而充分了解AML患者免疫系统的组成是研究起始的关键[1-3]。
先天性免疫在抗肿瘤的免疫应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黏膜相关恒定T(mucosal-associated invariant T,MAIT)细胞是人类先天性免疫细胞的重要一员,在先天性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之间起桥梁作用。MAIT细胞识别微生物核黄素合成途径中产生的代谢产物5-(2-氧丙基亚氨基)-6-d-三丁基氨基尿嘧啶,由Ⅰb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相关分子呈递通过TCR途径激活[4],也可以直接被白介素12、18以非依赖TCR的途径激活[5]。激活后的MAIT细胞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并产生一系列相关的细胞因子,在多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6-8]。为深入了解AML患者体内MAIT细胞的数量与功能变化,笔者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MAIT细胞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病例资料
纳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75例初诊AML患者作为研究组,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入院后抽取外周血与骨髓血进行流式细胞术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所有患者均未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重要脏器疾病以及其他恶性肿瘤。选择同期本院体检中心4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性别与年龄构成与研究组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成员全部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MAIT细胞的检测
健康组空腹采集静脉EDTA抗凝血10 ml,新诊断AML患者外周血或骨髓血抽取后使用肝素管抗凝。室温25℃,6 h内处理,取200μl加入流式管中,裂解红细胞后加入细胞染色Buffer调整细胞浓度为1×107/ml,加入Fc受体封闭剂排除Fc受体与抗体结合的非特异性信号,再加入CD3、CD45、Vα7.2、CD161等单克隆抗体各5μl混匀,4℃避光孵育30min。使用Cyto FLEX流式细胞仪(Beckman Coulter公司,美国)采集105细胞/管,Cyt Expert软件分析处理,分析AML患者外周血或骨髓血中MAIT细胞占CD3+T淋巴细胞的比例。本研究中MAIT细胞的免疫表型为CD3+CD161++Vα7.2+CD45+。
MAIT细胞膜表面蛋白与细胞毒性标志物检测
方法步骤同上,在加入原有抗体的同时,再加入荧光通道各不相同的CD4、CD8、CD45RA、CCR7、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等单克隆抗体,检测样本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以及初始T细胞(CD3+CCR7+CD45RA+CD45+)、中央记忆T细胞(CD3+CCR7+CD45RA-CD45+)、效应记忆T细胞(CD3+CCR7-CD45RA-CD45+)、终末分化效应记忆T细胞(CD3+CCR7-CD45RA+CD45+)等淋巴细胞的表达。在细胞膜表面抗体染色完成后,加入Fixation Buffer室温避光固定细胞20 min,加入缓冲液后离心弃上清,加入稀释后的Permeabilization Wash Buffer破膜打孔,最后加入相应的颗粒酶B、穿孔素单克隆抗体室温避光孵育20 min后上机检测。
全血样本活化和细胞内蛋白因子染色
取肝素抗凝全血150μl和无菌培养基1:1混合于试管中,加入Cell Activation Cocktail(with Brefeldin A)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4-6 h。细胞经刺激且阻断胞内蛋白转运后取出,细胞表面染色与固定、破膜打孔步骤同前,各管加入相应的γ干扰素(INF-γ)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室温避光20 min,上机检测,并进行数据分析。
统计学分析
应用Graph Pad Prism 8和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进行作图与统计学分析,样本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组间连续变量使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多个样本之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或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ML患者体内MAIT细胞比例
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找出免疫表型为CD3+Vα7.2+CD161++CD45+的细胞亚群为MAIT细胞,具体圈门策略见图1A。分析AML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所占全部CD3+T细胞的(2.29±2.09)%,明显低于健康人群的(5.12±3.23)%(P<0.001)(图1B)。通过膜表面分子CD4与CD8可将MAIT细胞分成CD4+、CD8+和CD4-CD8-等3种常见亚群。本研究结果显示,AML患者体内主要表现为CD8+MAIT亚群比例降低(P<0.05)(图1C),而CD4+MAIT与CD4-CD8-MAIT亚群较健康人群无明显差异(P>0.05),但3种亚群的绝对值较健康人群均显著降低,提示AML患者外周血中MAIT细胞数量耗竭。抽取AML患者骨髓样本加入相应抗体进行FCM分析,与对应的外周血进行配对比较。结果显示,患者骨髓中的MAIT细胞占全部CD3+T细胞比例与外周血类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1D)。
MAIT细胞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将AML患者按照不同临床特征分组,分析各组患者外周血中MAI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将患者按照危险度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低危组患者体内MAI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高危组(P<0.01),而中危组与低、高危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2A)。在已检测的59例患者中,34例为常见基因发生突变的患者,如异柠檬酸脱氢酶(IDH)、核磷蛋白1(NPM1)、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等,突变型患者较其余25例野生型患者体内MAI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2B)。34例初诊时伴随着肺部或其他部位感染的患者较30例初诊时未伴有病原体感染的患者体内MAI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2C)。将患者按年龄、性别、FAB亚型以及实验室指标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正常值进行分组,分析组间MAI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差异,结果显示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应用Pearson或Spearman分析,发现初诊AML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与患者年龄(图2D)、白细胞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均无相关性(均P>0.05)。
MAIT细胞的效应表型与免疫检查点
T细胞根据细胞膜表面分子CD45RA、CCR7分为4个主要亚群。本研究结果显示,AML患者外周血中的MAIT细胞主要为效应记忆型T细胞(图3A),与健康人群相比,AML患者效应记忆型MAIT细胞占全部MAIT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3B),AML患者外周血中终末分化效应记忆型MAI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图3C)。通过FCM检测患者体内免疫细胞表面免疫抑制分子的表达,结果显示,AML患者外周血中PD-1+MAI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3D)。
AML患者体内MAIT细胞功能变化
比较初诊AML患者与健康人群外周血MAIT细胞表达颗粒酶B、穿孔素的水平,结果显示,AML患者外周血中CD3+MAIT与CD3+CD8+MAIT细胞表达颗粒酶B、穿孔素水平较健康人群均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图4A-B)。由于AML患者体内CD4+MAIT与CD4-CD8-MAIT细胞亚群数量较少,因此未纳入统计分析。全血样本经活化与胞内蛋白因子染色,通过FCM检测MAIT细胞INF-γ、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AML患者体内MAIT细胞INF-γ、TNF-α的表达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图4C-D)。
3、讨论
近年来,非典型T细胞(γδT、NKT、MAIT)成为各种肿瘤疾病相关细胞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焦点,不同于传统的免疫细胞,它们可对特定的抗原做出快速的反应[9-10]。研究发现,MAIT细胞在多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实体肿瘤中存在数量耗竭,并会迁移到炎症部位或肿瘤中心,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6-8]。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关于MAIT细胞的报道较少,研究发现,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MAIT细胞的数量减少,发生类似于Ⅰ型辅助性T细胞(Th1)功能障碍,即分泌INF-γ、TNF-α的能力减弱。相比健康人群,PD-1+MAIT细胞占比上升,提示存在免疫功能缺陷,体外PD-1阻断实验可使患者MAIT细胞重新被活化,功能表型可得以恢复。有研究也证明了MAIT可在体外大量扩增,具有杀伤骨髓瘤细胞系的能力[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初诊AML患者体内,MAI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较健康人群显著降低,主要降低的亚群集中在CD8+MAIT细胞,这可能是因为人体内频率最高、发挥最主要功能的MAIT细胞亚群就是CD8+MAIT。MAIT细胞的初始发育在骨髓,骨髓中MAIT细胞与外周血MAIT细胞有着共同的抗原受体分子,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外周血[4]。通过配对分析,本研究并未发现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数量的减少是因为其迁移到骨髓微环境,这与MAIT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类似[11]。研究发现,健康人体内MAIT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12],然而,与健康人群不同,AML患者体内MAIT细胞数量并未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着显著的下降趋势,这可能与所检测样本量不足或疾病本身的特点有关。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初诊时AML患者体内MAIT细胞的数量、比例可能与不良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有关[13]。本研究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不良预后基因阳性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较野生型更低,危险度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高危AML患者体内MAIT细胞比例较低危更低,表明患者体内MAIT细胞耗竭可能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甚至导致不良的预后。T细胞根据细胞膜表面分子CD45RA、CCR7分为4个主要亚群[14],分别是初始细胞、中央记忆T细胞、效应记忆T细胞和重新表达CD45RA的终末分化效应记忆细胞。初诊AML患者体内MAIT细胞大部分是效应记忆细胞,有着向终末分化阶段演变的趋势,提示其可能发生衰老,可塑性降低,对新抗原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等,这与Duan等[15]在关于MAIT细胞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结果类似。在登革热与流感病毒等急性病毒感染患者中,MAIT细胞迅速获得活化表型,其特征是活化和衰竭的标记物表达上升,如CD38、CD69、PD-1和TIM3[16-17]。免疫检查点的上调参与维持免疫抑制微环境。PD-1分子是免疫细胞上最主要的免疫抑制分子,PD-1在CD8+T细胞上的过表达是T细胞耗竭的指标之一,它与PD-L1和PD-L2两种配体的信号通路可抑制免疫细胞的效应功能。PD-L1在多种肿瘤细胞上高表达形成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在有关MAIT细胞与多数实体肿瘤的研究中,MAIT细胞表面PD-1分子显著上调[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在AML患者体内,PD-1+MAIT细胞比例增加,提示MAIT细胞正常免疫功能受损,这可能与效应记忆型MAIT细胞向终末分化型转变,最终逐步走向免疫功能耗竭等方面存在紧密联系。HLA-DA表达增加提示T细胞处于活化状态,Comont等[13]发现AML患者体内活化的HLA-DR+MAI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猜测MAIT细胞数量、比例降低可能与活化后的MAIT细胞发生凋亡有关。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AML患者与健康人群体内MAIT细胞在功能上的差异性。静息状态的MAIT细胞能够释放颗粒酶B、穿孔素等细胞毒性颗粒,活化后的MAIT细胞具有类似Th1型细胞的功能,主要分泌INF-γ、TNF-α等细胞因子,分别发挥抗感染与抗肿瘤的作用。FCM分析发现AML患者体内MAIT细胞表达颗粒酶B、穿孔素的水平增强,分泌Th1型细胞因子的能力减弱,提示可能是因为受到白血病细胞的影响,MAIT细胞处于活化且即将耗竭的状态,仍能够表达大量的细胞毒性颗粒,然而经PMA(佛波酯)和Ionomycin(离子霉素)刺激活化后表现出的抗肿瘤能力却大不如前,这一点与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结果类似[11],当然这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AML患者循环MAI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健康人,MAIT细胞表面耗竭分子PD-1表达上调,主要为效应记忆型细胞,有着向终末分化型演变的趋势,提示可能发生衰老,可塑性降低,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降低。此外,患者MAI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受损,提示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关注MAIT细胞在频率和功能上的恢复,以发挥MAIT细胞独特的先天性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3陈泽慧,李越洋,田晨.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0,28(6):2089-2092.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200225);
文章来源:彭谦,王芝涛,黄仁华,等.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体内MAIT细胞的表达和功能[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4,32(06):1644-1650.
分享: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 75%-80%。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以危险度分层为依据的个体化治疗,儿童ALL 的 5 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已达到 85%。融合基因是常见的遗传学异常,为白血病的诊治、疗效评估及预后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2025-03-26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约占成人急性白血病的80%[1]。三分之一的AML患者在标准化疗后没有达到完全缓解,即使达到完全缓解,依然有约70%的AML患者在5年内复发[2-3]。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以提高化疗疗效。
2025-03-26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monocyticleukemia,CMML)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属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类别,具有外周血单核细胞持续增多(>1×109/L),高风险(约15%-30%)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的特征,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大约为1-3年[2]。
2025-02-12急性白血病( AL) 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疾病,病情凶险,且易复发,病死率较高。AL 不同于实体肿瘤,血液肿瘤会随着血液流动而遍及全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AL 患者临床可表现为出血、贫血、发热等症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是 AL 主要发病类型,后者的发病率较高。
2025-02-10氟马替尼是我们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对BCR-ABL激酶有更强的抑制活性[3]。Ⅲ期临床研究证实,氟马替尼一线治疗CML的疗效优于伊马替尼,缓解更快、更深,且安全性更优[4]。但是,老年人群二线治疗使用氟马替尼的报道较少。
2025-01-1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恶性克隆性增生疾病,主要与染色体交互异位,产生BCR-ABL基因有关,这是因为该基因会调控细胞周期,从而造成细胞恶性增生、凋亡,从而诱发疾病,该病在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下的人群中发生率较高。该病不同分期的症状有所不同,慢性期主要为贫血、食欲降低、左上腹痛、早饱感等症状,不及时医治将会诱发感染。
2025-01-1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恶性疾病,它是由于B系或T系细胞在骨髓内发生异常增生所导致的。这种疾病的特征在于骨髓中会出现大量未成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无法正常发育成熟,从而导致骨髓功能受损,影响正常的血细胞生成。
2025-01-08发病对患儿消化、呼吸及泌尿系统等均可造成损伤,并引起电解质、酸碱紊乱,甚者可引发凝血功能障碍或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且患儿发病后生存周期会严重缩短甚至死亡,故临床应积极进行有效干预和治疗,以延缓患儿病情进展,延长生存周期[2]。
2024-12-09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髓系前体细胞分化、增殖、细胞周期进程受到影响的恶性疾病,表现为骨髓正常造血能力衰竭,易出现感染、出血、贫血等症状。化疗、干细胞移植等方式仍是治疗该病的传统手段,但这些方法增加了患者对病原体的易感性,以及合并症与免疫抑制的出现概率。
2024-12-02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类骨髓造血细胞异常低分化的寡克隆恶性增殖性疾病,也是成年人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尽管标准诱导缓解化疗、新型靶向药物、表观遗传学治疗乃至骨髓移植方案不断优化与改进,但由于AML疾病本身的高度异质性,加之其复杂的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异常特征,AML患者仍面临复发和难治性问题的困扰。
2024-12-02人气:16545
人气:15882
人气:15476
人气:15199
人气:1458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期刊人气:4214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2137
国内刊号:11-4423/R
邮发代号:2-389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82
影响因子:1.46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2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