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妇产后出血量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分娩且出现产后出血的4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产后不同时段的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凝血功能和血红蛋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相关凝血功能指标,缩短止血时间。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后的严重并发症,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治疗上常采用手术治疗或者药物干预两种,前者存在较大的创伤性,会对产妇的身心造成影响,因此应用条件受限。后者则被作为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其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常用治疗药物,该药物为前列腺E1衍生物,可快速起效,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可使细胞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刺激子宫平滑肌兴奋,使其收缩频率加快,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1]。基于此,本文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妇产后出血量的控制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分娩且出现产后出血的40例产妇,均符合《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单胎妊娠,自然分娩,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输卵管障碍、子宫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者,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者,相关药物禁忌证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29.28±3.71)岁,孕周36~41周、平均(38.48±0.94)周,初产妇12例、经产妇8例;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29.58±3.52)岁,孕周36~41周、平均(38.56±0.94)周,初产妇13例、经产妇7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10 U联合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并配合10 U缩宫素宫体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采用250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内注射,等待15 min,若出血情况无改善,需再次注入等量的药品,反复注射直至子宫恢复收缩力停止,最大剂量为1 500μg。观察两组产妇用药后的出血情况,若仍有出血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根据出血控制时间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给药15 min内控制出血为显效;15~30 min控制为有效;给药30 min后仍无宫缩为无效。(2)采用吸引器为产妇收集失血量,以刻度计算和记录,并进行称重,在净重质量的基础上以1.05 g=1.00 ml为标准计算产妇产后2、24 h的出血量;同时记录两组产妇顺利止血时间。(3)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和血红蛋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5)。
2.2 两组产后不同时段的出血量及止血时间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分别为(239.63±21.36)、(371.40±52.16)ml,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411.38±71.14)、(521.65±89.38)ml,止血时间分别为(16.68±2.29)、(35.92±3.87)min。观察组产后不同时段的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12、4.818、21.394,均P<0.05)。
2.3 两组凝血功能和血红蛋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及血红蛋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56、0.095、0.263、0.212,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均低于对照组,FIB、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68、2.887、11.296、7.543,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功能和血红蛋白指标比较
3、讨论
有研究显示[3],产后出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直接因素,因此应积极改善产妇宫缩乏力,缩短产后出血时间。缩宫素是治疗产后出血宫缩乏力的常用药物,但该药物仅有1~6 min半衰期,应用下难以持续进行宫内平滑肌刺激,导致止血效果未能达到预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则为前列腺素衍生物的一种,用药后可对产妇子宫、血管等产生刺激作用,从而软化并扩张宫颈,关闭血窦,从而确保产妇子宫螺旋动脉和微血管网尽快闭合,有效缓解和控制出血症状。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产后不同时段的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产妇在得到及时有效的止血处理后,其出血量减少、症状改善,整体的血红蛋白水平保持稳定,这对产妇产后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产妇凝血功能发生异常是导致其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在凝血功能指标中,PT即为凝血因子在血浆中的活性表现,若PT延长,代表产妇凝血功能损伤问题。APTT属于内源性凝血因子,在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下,APTT数值会延长。本文观察组产妇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用药治疗下,可使凝血因子正常分泌,同时还解决了通透性的问题,提高了细胞活性,在这些因子被激活和调动下,血小板发生聚集反应,血液可快速凝固,出血时间缩短,促使了产妇凝血功能障碍问题得到解决,凝血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因此,观察组产妇产后的PT、APTT均低于对照组,FIB、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证实了该药物有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可保障止血预期目标达成。
综上所述,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相关凝血功能指标,缩短止血时间。
参考文献:
[1]向丽娟,吴霍曼,戴小萍,等.注射用血凝酶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纤溶、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3,2(6):43-48.
[2]李多焕.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预防性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医药卫生,2023,2(7):91-93.
[3]张华凤,戴小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妊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5):431-434.
文章来源:陈秋鸳,赖娟娟,柯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妇产后出血量的控制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41(04):390-391.
分享:
近年来我国二胎政策逐渐开放,剖宫产率有所升高,产后出血成为剖宫产术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1]。目前临床上治疗产后出血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快速控制出血。欣母沛主要通过对子宫平滑肌起到刺激作用促进平滑肌收缩、促进宫颈软化扩张;麦角新碱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促进子宫收缩,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2024-10-28产后出血是临床常见且严重的分娩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严重者可产生失血性休克等情况,成为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临床需尽早选择合适的药物减少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缩宫素作为治疗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虽能改善子宫出血的情况,但其仅能够刺激子宫上段位置的收缩,从而导致止血效果不佳[2]。
2024-10-28宫缩乏力是引发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如不及时干预,会危及患者生命[1]。缩宫素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但该药半衰期短,且存在受体饱和效应,止血效果有限[2]。卡贝缩宫素是人工合成的长效缩宫素类似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安全性高等优势[3]。
2024-10-12产后大出血威胁了产妇的生命安全,增加了病死风险[1]。子宫背带式缝合术(B-Lynch缝合术)是适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手术缝合止血方法[2],可直接对剖宫产子宫进行手术缝合,通过物理压迫以达到直接、快速的止血效果[3]。本文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2024-10-10高危妊娠是指对母体、胎儿或两者的健康风险增加的妊娠,无论针对孕产妇还是新生儿,高危妊娠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高危妊娠女性易引发妊娠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和早产,故需要临床对此类群体予以高度重视[1]。产后出血是分娩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占中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25%。
2024-09-10产后出血是产妇在产后容易出现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表现为阴道分娩产妇在产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 L或行剖宫产术分娩产妇出血量超过1 000 m L。经统计,约80%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 h内。一些产妇会在产后24 h内出现产后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1]。
2024-08-30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指产后子宫不能有效收缩,导致子宫内膜血管破裂出血而发生的一种产后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失血量过多、子宫异常增大和软弱、呼吸急促、全身供血不足等症状。失血量过多(剖宫产≥1 000 m L、生理产≥500 m L)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最显著的症状,往往发生在产后24 h内,病情危急;
2024-08-26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通常指产妇成功分娩后24 h内发生阴道出血,且出血量超过500 ml,如若不积极治疗,短时间内可能造成失血性休克[1]。有研究显示[2],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持续作用于子宫,可促进子宫修复收缩功能,将其应用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显著。
2024-08-02后者则被作为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其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常用治疗药物,该药物为前列腺E1衍生物,可快速起效,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可使细胞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刺激子宫平滑肌兴奋,使其收缩频率加快,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1]。基于此,本文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妇产后出血量的控制效果,报告如下。
2024-08-02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PPH)是一种严重的产科急症,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出血量过多可能导致缺铁性休克,严重危害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预测对 PPH 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血小板反应蛋白2(thrombospondin-2,TSP2)主要由巨噬细胞、神经元、单核细胞分泌形成。
2024-07-24人气:17941
人气:15294
人气:14851
人气:14698
人气:1463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期刊人气:239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1870
国内刊号:12-1399/R
邮发代号:6-1
创刊时间:197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51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40
影响因子:0.891
影响因子:1.47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