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川崎病即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患者全身出现以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表现,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1]。川崎病常累及患者体内包括冠状动脉在内的小血管,导致冠状动脉扩张甚至诱导冠状动脉瘤的形成,是造成患者出现血栓性梗死、心肌梗死及猝死等病症的重要原因之一[2,3]。
24
0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婴幼儿期及儿童期常见的一种急性血管炎,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热、手足硬肿、皮疹、颈部淋巴肿大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冠状动脉病变,从而影响全身多个系统。研究表明,冠状动脉是 KD 主要的受累血管,而冠状动脉病变会引发心肌炎、冠状动脉瘤、心肌梗死等一系列并发症。
23
川崎病是一种罕见的儿童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川崎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重症川崎病可导致全身中小动脉炎,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血小板继发性升高,从而增加血栓形成风险,严重时会导致血管破裂,威胁生命。
19
小儿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类血管炎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表现为长期发热(超过5 d)、皮疹、口唇干裂、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脚肿胀等,多好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此类疾病会损伤患儿心脏冠状动脉,引发动脉瘤,致使患儿成长过程中出现冠心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要早发现、早治疗[1]。
36
K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感染可能触发KD发生[3-5],但还没有一种独特的感染因子被确定为导致KD的病因,近年来有报道KD合并肺炎支原体(Myocoplasima pneumonia, MP)相关研究,但样本较小且时间跨度短[6-8]。 由于KD 发病呈现出区域性差异和季节性变化[9-10],研究本地区KD的流行病学及疾病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川崎病多见于婴幼儿群体,以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最高,进而扩张其冠状动脉,发生闭塞、阻塞问题,最终形成心肌梗死[1-3]。病发后1~11 d属于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急性期,11~21 d属于疾病亚急性期,临床强调早期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早期病变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现实意义。
33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又称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血管炎综合征[1]。SJS通常以持续发热、皮肤疼痛、红斑、水疱、溃疡等严重的皮肤症状开始,然后扩散到黏膜(如口腔、鼻腔、眼睛和生殖器黏膜)[2-3]。目前,SJS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发生感染有关[4]。
29
该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且男童多于女童。其临床特征包括高热、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和咽喉膜炎等,严重时可导致心脏受累。川崎病是导致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严重性主要源于可能引发冠状动脉并发症,尤其是冠状动脉瘤和冠状动脉损伤[1-3]。
56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学重要治法之一,可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祛除瘀血,广泛运用于川崎病的治疗中。本文通过挖掘活血化瘀法治疗川崎病的用药规律,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在川崎病中的配伍规律,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效应,为后续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25
川崎病是一种多见于儿童的全身性血管炎症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儿童早期,以高热、结膜炎、口腔黏膜炎、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为特征,累及小型和中型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可能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川崎病病因仍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治疗方法有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等。
川崎病 (KD) 是一种累及中小血管的系统性全身炎症疾病, 最终导致动脉瘤和动脉扩张, 而冠脉瘤引发的血管破裂及血栓可导致猝死。 KD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可能与感染、 遗传及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目前尚无特定的预防措施,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至关重要。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中型动脉和多个器官、组织的全身性炎症,以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 CAL)最为严重。大约有1/4未经标准方案治疗的KD患儿会出现冠状动脉瘤,在发热10 d内使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可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瘤发病风险。
14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也称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为儿童期常见的急性自限性血管炎,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可累及心脏引起冠状动脉瘤,不及时接受诊治,冠状动脉瘤的破裂可能会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炎或血栓闭塞等不良事件[1]。
31
研究表明除常见的高热、眼结膜充血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典型症状外,川崎病还会累及心脏,导致患儿发生心肌炎、心包炎,甚至会诱发冠状动脉损伤及一系列严重并发症[4]。川崎病目前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5]。距首次发现川崎病病例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尽管医学上对川崎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其确切原因仍然不明确。
22
儿童川崎病呈自限性病程特征,患儿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目前临床针对儿童川崎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常在补充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上,给予人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其中糖皮质激素会引起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3⁃4]。
10
影响因子:1.596
影响因子:0.992
影响因子:2.002
影响因子:0.480
影响因子:1.133
影响因子:0.711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