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碳酸氢钠林格液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伤后24 h内接受手术的80例非穿透性TBI患者,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57.4±13.1)岁,年龄范围为18~64岁。按照术中采用的晶体液类型分为碳酸氢钠组(采用碳酸氢钠林格液,n=40)和乳酸钠组(采用乳酸钠林格液,n=40)。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临床资料,术前、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血肌酐清除率及各时间点[入手术室时(T0)、麻醉诱导后(T1)、术毕(T2)、术后12 h内(T3)]的动脉血乳酸、血钾、氧合指数;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短期预后改善比例。结果 两组患者在T2、T3时的乳酸水平均较T0时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碳酸氢钠组T2、T3时的乳酸显著低于乳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型TBI亚组中,碳酸氢钠组在术后1、2、3 d的血清肌酐清除率明显高于乳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氢钠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乳酸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氢钠组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乳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乳酸钠林格液,碳酸氢钠林格液能够更好地维持TBI患者围术期内环境稳定,缩短住院时间,对重型TBI患者具有肾保护作用,降低术后AKI发生率。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由暴力作用于头部而引起的一种创伤,常需要手术治疗。并且患者入手 术室前一般病情较危重且紧急,给临床医师带来了一定的挑 战。作为麻醉医师,选择合适的液体对TBI患者进行及时的 液体复苏可以保持患者良好的肾灌注,维持全身氧供需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预后[1]。有研究显示,不同 的液体复苏策略对于术后 3 d 的肾功能影响有一定差异[2]。 乳酸钠林格液目前广泛应用于 TBI 患者围术期的液体治疗 中[3],但乳酸钠林格溶液中的乳酸盐成分肝肾代谢较慢,并 且外源性乳酸进入人体会引起相关性乳酸增加,干扰围手术 期对于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及组织缺氧的判断,这可能对TBI 患者预后带来不利的影响。碳酸氢钠林格液作为一种新型 晶体溶液,成分更接近细胞外液[4]。有研究显示碳酸氢钠林 格氏液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在补充循环血容量方面有很好 的临床效果[5]。并且其具有生理性的 HCO3 - 缓冲系统,能迅 速发挥简化效应,缓解酸中毒,从而促进 TBI 患者术后早期 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6]。本研究探讨碳酸氢钠林 格液对于 TBI 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从而证 实碳酸氢钠林格液在 TBI 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现报道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4 月北部战区 总医院收治的伤后 24 h 内接受手术的 80例非穿透性 TBI患 者,男性 48 例,女性 32 例,年龄(57.4±13.1)岁,年龄范围为 18~64岁。纳入标准:(1)年龄18~64岁者;(2)体质量指数 0.05),具有可比 性。本研究经北部战区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Y (2024)-183]。
1.2 研究方法 (1)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临床资料。包括 麻醉时间、晶体输液量、胶体输液量、总输液量、输血量、出血 量、尿量。(2)分析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动脉血气相关 指标。包括入手术室时(T0)、麻醉诱导后(T1)、术毕(T2)、术后 12 h内(T3)动脉血的血钾、氧合指数、乳酸。(3)分析两组 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肾功能。记录术前、术后1 d、术后2 d、术 后3 d的血清肌酐清除率水平。(4)分析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观 察指标。包括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生率、短期预后改善 比例。其中AKI定义为血清肌酐水平>26 μmol/L ,或血清肌 酐水平超过标准值1.5倍,或尿量连续6 h小于0.5 ml/(kg·h)。 短期预后改善定义为 GCS 评分在住院后 1 个月较入院时升 高≥1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 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 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 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中临床资料的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晶体输液 量、胶体输液量、总输液量、输血量、出血量、尿量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动脉血指标的比较 在 T0时,碳酸氢钠组和乳酸钠组 患者的血钾分别是(4.53±0.74)mol/L和(4.47±0.67)mol/L;在 T1 时,碳酸氢钠组和乳酸钠组患者的血钾分别是(4.20± 0.57)mol/L和(4.62±0.78)mol/L;在T2时,碳酸氢钠组和乳酸 钠组患者的血钾分别是(4.36±0.43)mol/L和(4.42±0.45)mol/L; 在 T3 时,碳酸氢钠组和乳酸钠组患者的血钾分别是(4.66± 0.39)mol/L 和(4.72±0.49)mol/L。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血 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T0 时,碳酸氢钠组和乳酸钠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分别 是(387.47 ± 35.53)mmHg(1 mmHg=0.133 kPa)和(405.37 ± 31.92)mmHg;在T1时,碳酸氢钠组和乳酸钠组患者的氧合指 数分别是(361.17±34.01)mmHg 和(381.77±32.08)mmHg;在 T2 时,碳酸氢钠组和乳酸钠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分别是 (323.30±35.61)mmHg 和(365.00±34.78)mmHg;在 T3 时,碳 酸 氢 钠 组 和 乳 酸 钠 组 患 者 的 氧 合 指 数 分 别 是(373.30±38.61)mmHg 和(405.37±31.92)mmHg。两组患者在各个时 间点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T0 时,碳酸氢钠组和乳酸钠组患者的乳酸分别是 (0.72±0.27)mol/L 和(0.74±0.29)mol/L;在 T1时,碳酸氢钠组 和乳酸钠组患者的乳酸分别是(0.96±0.38)mol/L 和(1.12± 0.37)mol/L;两组患者在T0、T1时的乳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P>0.05)。在 T2 时,碳酸氢钠组和乳酸钠组患者的 乳酸分别是(1.18±0.24)mol/L 和(2.08±0.49)mol/L;在 T3时, 碳酸氢钠组和乳酸钠组患者的乳酸分别是(1.19±0.38)mol/L 和(2.45±0.49)mol/L。两组患者在 T2、T3 时的乳酸水平均 较 T0 时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碳酸氢 钠组 T2、T3 时的乳酸低于乳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肾功能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 1、2、3 d 的血清 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根 据术前 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个亚组,其 中 GCS 13~15分为轻型 TBI,GCS 9~12分为中型 TBI,GCS 3~ 8分为重型TBI[7],因轻型TBI只有4例,未做统计分析。在中 型 TBI亚组中,在术前和术后 1、2、3 d,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 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型 TBI 亚组 中,碳酸氢钠组在术后 1、2、3 d的血清肌酐清除率高于乳酸 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4。
2.4 临床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氢钠组患者的 ICU住院时 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乳酸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碳酸氢钠组患者术后AKI发生率显著低于乳酸钠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短期预后改善 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1 碳酸氢钠组与乳酸钠组非穿透性TBI患者术中临床资料的比较
表2 碳酸氢钠组和乳酸钠组非穿透性TBI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肌酐清除率的比较
表3 碳酸氢钠组和乳酸钠组中型非穿透性TBI患者不同时间点肌酐清除率的比较
表4 碳酸氢钠组和乳酸钠组重型非穿透性TBI患者不同时间点肌酐清除率的比较
表5 碳酸氢钠组和乳酸钠组非穿透性TBI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3、讨论
TBI是最严重的创伤之一,其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能 够有效地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并且维持良好的全身灌注 是改善TBI患者预后的关键[8]。液体类型的选择一定程度上 影响液体复苏的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9]。动脉血乳酸值是麻醉医师围术期较关注的指标,尤其是在严重创伤的患者 中,乳酸的动态变化反映了患者整体的脏器灌注及氧供水 平。TBI患者围术期液体复苏的成败可以通过乳酸的水平来 衡量[10]。然而乳酸林格液可以释放外源性乳酸[11],干扰麻 醉医师对组织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的判断。本研究也证实, 与乳酸林格液相比,术中应用碳酸氢钠林格液进行液体治疗 的 TBI 患者,乳酸水平波动小,麻醉医师可以较为准确地判 断容量治疗的效果,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12]
围术期维持良好的肾功能是创伤患者器官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研究显示,重度TBI患者,由于颅内压力较高, 术前通常采取一定的脱水治疗来降低颅内压,从而造成患者 处在一个体液容量相对不足的状态;再加上围术期炎症介质 的释放、麻醉药的血管扩张作用和手术的影响,可能导致有 效循环血量的下降及肾血流量的降低,引起肾小管的缺血性 损伤和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进而发展成为 AKI[13],所以对 于重度TBI患者,有效且准确的液体复苏对于围术期的脏器 保护极其关键[14]。本研究发现,虽然整体上,应用碳酸氢钠 林格液和乳酸钠林格液对于 TBI 患者术后早期的肾功能影 响无差异,但对于重度 TBI 患者,碳酸氢钠林格液对于肾功 能的保护较为明显。这可能由于碳酸氢钠林格液对机体的 乳酸干扰小,液体复苏效果明确[15];也可能与碳酸氢钠林格 液自身特点有关。碳酸氢钠林格液代谢不经过肝肾,而是通 过呼吸代谢,适合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液体治疗;并且碳酸氢 钠林格液电解质配比与血浆比较接近,适合用于循环血流量和组织间液减少时细胞外液的补充矫正以及代谢性酸中毒 的纠正[16],从而更有利于重症TBI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的保 护。ICU 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与患者脑功能和其他各脏 器功能恢复有关,另外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同样影响住院 时长[17-18]。本研究提示,术中采用碳酸氢钠林格液的 TBI患 者相比于应用乳酸钠林格液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在 ICU 停留的时间也较短。在影响住院时长的因素中,该研究只统 计了术后 AKI 的发生情况,碳酸氢钠林格液占有较明显优 势,但对于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两组患者未观察到明显差 异,结果同样符合药物作用特点。
该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样本量较小,随访的时间 较短,另外对于术后脑功能的评价未做到长期随访。未来的 研究可以采用多中心大样本来进行证实,另外对于液体类型 的选择,可以在不同类型的患者中加以证实。综上所述,相 比于传统的乳酸钠林格液,碳酸氢钠林格液能够更好地维持 TBI患者围术期内环境稳定,缩短住院时间,对重型TBI患者 具有肾保护,降低术后AKI发生率的优势,可用于TBI患者围 术期液体治疗。
参考文献:
[4]江贵军,吕菁君.碳酸氢钠林格液在液体治疗中的应用前景[J]. 临床急诊杂志,2020,21(11):927-932.
[5]卞晓华,闫 雁,董士民 . 碳酸氢钠林格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 炎症因子及血栓弹力图的影响[J].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1,5(5):277-282.
[6]刘晓荣,李心怡,郑勇萍,等.碳酸氢钠林格液对控制性低中心 静脉压肝切除术病人内环境及苏醒的影响[J].临床外科杂志, 2023,31(5):475-478.
[7]贺 倩,李蕃健,赵子龙,等.颅内压监测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 短期预后及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影响[J]. 天津医药,2019,47 (5):493-496.
[10]田孝瑞,李晓召,朱 娟,等 . 碳酸氢钠林格液限制性复苏对 创伤引发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海南 医学,2024,35(5):620-624.
[11]周 鑫,孙远松,李 贺.碳酸氢钠林格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 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的作用[J].创伤外科杂志,2022,24(9): 689-695.
[13]赵德俊,张福龙,徐志鹏,等 .碳酸氢钠林格液限制性复苏对 创伤失血性休克内环境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 (4):447-450.
[14]孙小鸽,杨宏富,马 宁,等 . 早期累积液体平衡和血电解质 水平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实用 诊断与治疗杂志,2024,38(6):568-573.
[15]周 敏,王海波,张 强,等 . 限制性复苏中应用碳酸氢钠林 格液和乳酸钠林格液对多发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 Lac、 APTT、动脉血 pH 值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 志,2023,18(5):651-655.
[16]李晓阳,张志强,边庆虎,等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联合甲氧明 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2,38(1):23-28.
文章来源:回宇峰,谭思琪.碳酸氢钠林格液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5,13(01):71-74.
分享:
酸烧伤是患者身体部位接触酸制品而造成的局部组织脱水、蛋白质变性疾病。酸烧伤可造成剧烈的局部疼痛,导致烧伤部位凝固性坏死[1]。且酸制品的浓度越高,烧伤程度越严重。深度酸烧伤后,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以保证残余的上皮组织、皮肤附属结构再生,促使创面尽早愈合,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2]。
2025-04-24股骨转子下骨折多由暴力大的创伤所致,骨折移位明显,且多为粉碎性,术后较易出现内固定不牢靠甚至失效、髋内翻、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等情况。2021年6月~2022年12月,我科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联合钛缆治疗2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2025-04-22多发伤是指在单一致伤因素打击下,出现多个解剖部位或器官的损伤,多因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等导致,虽然严重多发伤仅占全部创伤的3%~5%,但因其损伤累及机体多部位,伤后各类休克高发,使其救治难度大、死亡风险高[1-2]。而常规传统急救模式救治效率低,专科医师缺乏整体急救理念,救治效果不理想。
2025-04-10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通过切除脱垂的子宫,从根本上解决了子宫脱垂问题,缓解了患者因子宫脱垂导致的腹部坠胀、腰骶部酸痛等不适症状;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其常伴随诸如手术视野受限、出血量可能较大等问题,部分患者术后仍受盆底功能障碍残留症状所累,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不高[1]。
2025-03-25骨折发生后若未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对后续疾病康复产生消极影响。临床对四肢骨折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治疗原则为恢复患者的骨连接,常见包括石膏托外固定、闭合复位、夹板等,虽然能达到一定效果,但患者恢复效果不理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导致骨折愈合不良、延迟等[2]。
2025-03-20多发肋骨骨折(MRF)是较为严重的胸部创伤之一,尤其伤 情 严 重 的 MRF 患 者,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避免患者死亡。然而,MRF术后因长期卧床等因素,会导致血 流 减 慢 或 血 液 高 凝,极 易 引 发 深 静 脉血栓(DVT),进 而 造 成 肺 栓 塞,严 重 时 甚 至 发 生 死亡。目前,临床 DVT 诊断的金标准为深静脉造影,其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2025-03-18瞳孔散大是重型颅脑创伤的主要临床特征,重型TBI患者术前继发瞳孔散大,通常表明患者已经存在神经功能损伤,且有脑干受损的风险[2]。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重型TBI术前继发瞳孔散大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优化治疗方案。
2025-03-14重型颅脑外伤具有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的特点,若未及时降低颅内压(ICP),会导致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引起脑疝或死亡,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或特重型颅脑外伤的常用方法,虽可降低ICP和缩短住院时间,但术后易发生脑膨出或术区血肿,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2]。
2025-03-04创伤性脾破裂是由车祸、坠落等外力暴击导致的脾脏破裂,可引起出血、上腹疼痛等症状,并可伴有心慌、血压下降、心悸等情况,病情进展快,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造成出血性休克,从而增加患者死亡风险[1-2]。创伤性脾破裂治疗的首要目标为止血,并尽可能地保留脾脏。
2025-02-21对于深Ⅱ度烧伤的治疗,促进创面愈合尤为关键。传统治疗方法有换药、手术植皮等,换药会导致患者疼痛,且需要定期更换,而植皮手术需要从健康的皮肤上获取皮片移植,操作难度大,同时术区、供皮区需经历较长时间的恢复,可能出现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
2025-02-08人气:22465
人气:16684
人气:16015
人气:15583
人气:1530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
期刊人气:2162
主管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出版地方:重庆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4237
国内刊号:50-1125/R
邮发代号:78-111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