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联合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9-9(CA19-9)检测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US探查60例疑似早期食管癌患者,同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清SCC和CA19-9水平。以胃镜下咬检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EUS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准确性。将研究对象分为食管癌组、非食管癌组,比较两组血清SCC、CA19-9水平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CC、CA19-9水平的诊断准确性,及其联合EUS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EUS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依次为90.00%、90.48%、89.74%。与非食管癌组比较,食管癌组血清SCC、CA19-9水平较低(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SCC、CA19-9诊断早期食管癌的AUC分别为0.705、0.714,截断值分别为0.52μg/L、45.21 U/ml,特异性分别为66.67%、71.79%,敏感性分别为71.43%、76.19%,均为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因子。将患者血清SCC、CA19-9水平与EUS联合用于早期食管癌诊断,其AUC为0.960,特异性为94.87%,高于单一因子(P<0.05)。结论 EUS联合血清SCC与CA19-9应用于诊断早期食管癌价值显著,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食管癌症作为最具侵袭性的胃肠道肿瘤之一,是癌因性死亡的第六大原因,其特点是死亡率高,诊断时预后差,且因地理位置而异,大约一半新发、死亡病例发生于我国[1]。食管癌的发病因素涉及饮食习惯、社会经济地位、胃食管反流病、肥胖和吸烟等,对高危人群进行诊断可能在预防以及未来死亡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3]。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 EUS)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的一种诊断工具,可在内镜直视下将超声探头送至靶器官处进行近距离探查,避免体表超声探查时遇到空气等干扰因素,确保靶器官图像、结构更清晰,且其在上下消化道、腹膜后和胰腺等疾病诊疗中的适应证、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已得到验证[4]。然而,EUS在评估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上有分期不足或过度等弊端。近期,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已成为肿瘤诊断的常用手段,其可准确反映肿瘤增殖情况,辅助医师判断肿瘤发生、发展以及预后,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是肿瘤细胞增殖期间分泌的细胞碎片,Yajima等[5]发现其在诊断食管癌中有一定准确性。因此,我们应用EUS技术与血清学标志物联合用于食管癌早期诊断中,分析其诊断效能,为临床诊断早期食管癌提供更多、更简单准确的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随机选出60例疑似早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有反复出现的吞咽食物时有异物感或哽咽感、胸骨后疼痛等早期食管癌症状表现,普通白光内镜下食管黏膜局部颜色改变,粗糙或糜烂,疑似早期食管癌;②18岁≤年龄≤80岁;③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精神病等无法耐受或配合内镜检查;④接受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前未接受任何放化疗、免疫治疗;⑤神智正常,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无法耐受内镜检查;②食管静脉曲张、息肉、疝;③有明显出血倾向;④精神失常无法合作。
1.2 检查方法
1.2.1 EUS检查
采用水充盈法,以高频微探头对可疑病灶进行评估。在白光内镜下探查有无可疑病灶,发现后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反复冲洗食管腔,直至冲洗液澄清、浸没病灶,切换到超声模式评估病灶浸润深度。早期食管癌病灶的EUS表现为局限性黏膜层低回声增厚。若病灶浸润到黏膜下层或固有肌层,图像显示未食管壁头2~3层结构消失融合,呈低回声改变。
1.2.2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
晨起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10000 r/min离心取血清,-20 ℃保存待测。采集标本后,应用瑞士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E170模块检测血清SCC和CA19-9,检测试剂盒由上海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方法参考试剂盒说明书,内部配有质控标准品和血清,严格按操作完成。
1.2.3 病理检查
胃镜下咬检标本,甲醛固定,病灶按每间隔5 mm取材数块,脱水,包埋,切片(厚度5 μm),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获得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参考。
1.2.4 盲法实施及一致性检验
EUS医师、与病理诊断医师采取双盲检验,即在不知晓高危人群既往诊断结果的前提下,单独对内镜、病理切片进行在诊断,诊断一致病例纳入资料库,诊断不一致病例在协同讨论后得出一致结论纳入资料库,未能达成共识者剔除。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本次实验数据,血清SCC、CA19-9水平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两组比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因子特异性、敏感性等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对比采取χ2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EUS、血清SCC与CA19-9单一及联合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效能。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本组60例高危人群经胃镜下咬检病理检查显示早期食管癌39例,非食管癌21例,无中晚期食管癌患者。
2.2 EUS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
EUS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依次为90.00%、90.48%、89.74%,见表1。
表1 EUS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结果/例
2.3 食管癌组、非食管癌组的血清SCC和CA19-9表达水平
与非食管癌组比较,食管癌组血清SCC、CA19-9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组别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2.4 ROC曲线分析EUS联合血清SCC、CA19-9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效能
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SCC、CA19-9诊断早期食管癌的AUC分别为0.705、0.714,截断值分别为0.52 μg/L、45.21 U/ml, 特异性分别为66.67%、71.79%,敏感性分别为71.43%、76.19%,均为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因子。将患者血清SCC、CA19-9水平与EUS联合用于本组早期食管癌诊断,其AUC为0.960,特异性为94.87%,高于单一因子(P<0.05),见表3和图1。
表3 EUS联合血清SCC、CA19-9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效能
图1 EUS联合血清SCC、CA19-9诊断早期食管癌的ROC曲线
3、讨论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具有隐匿性,当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食物哽咽感时往往已进展至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对患者安全构成严重威胁[6]。虽然一级预防仍然是关键,但早期检测是高危人群食管癌症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主要问题之一[7]。
目前,在一些癌症中,肿瘤相关蛋白可以产生并分泌到外周循环中,并且可以被检测到,反映了肿瘤细胞发生与变化,而这些外周蛋白通常被视为非侵入性诊断工具识别癌症的肿瘤标志物,以及预后和治疗效果的预测因子。SCC是一种糖蛋白,也是鳞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其血清浓度可随着癌症进展而提升,可用于肿瘤产生、复发与转移情况等诊断中,对鳞状细胞癌有标记作用[8]。有学者报道SCC水平变化与细胞癌活跃程度相关,并经研究发现食管癌组患者血清SCC水平高于健康体检人群,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9]。CA19-9为糖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复合物,最初被作为诊断、管理和预测胰腺导管腺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10]。事实上,CA19-9的诊断价值并不局限于肝胰胆管系统,不断进步的文献拓宽了CA19-9的临床价值,其在患者检查中的潜在价值延伸至胃肠道癌症,如食管癌[11]。根据表2,食道癌组血清CA19-9水平高于非食道癌组,考虑是因为CA19-9在血清中以唾液黏蛋白的形式存在,在健康食管组织中的含量极少,可随着癌细胞凋亡、细胞膜破碎而进入血液循环,使得血清CA19-9水平升高。为明确血清SCC、CA19-9水平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具体价值,笔者采取ROC曲线分析发现二者均可作为早期食管癌诊断因子:SCC、CA19-9的AUC分别为0.705、0.714,提示其诊断效能较高。临床实践中SCC和CA19-19表达水平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标准,每个医院都不相同,因而笔者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ROC曲线计算出SCC与CA19-19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截断值分别为0.52 μg/L、45.21 U/ml, 提示SCC≤0.52 μg/L、CA19-19≤45.21 U/ml时,受检者可能是食管癌阳性人群,这一点可供临床参考。此外,SCC与CA19-19诊断早期食管癌的特异性分别为66.67%、71.79%,敏感性分别为71.43%、76.19%,提示二者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特异性、敏感性无显著优势。这是因为引起SCC、CA19-19表达水平变化的因素较多,并非仅有食管癌,其他癌症或炎症等疾病也可以导致其在血清中的含量改变,因而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还需其他诊断工具。
EUS是将内镜、超声相结合的影像学技术,可近距离扫描食管管腔,清晰显现靶器官,使医生观察到病变食管各层次结构增厚、中断和破坏程度等,并根据软组织回声影、病灶与周围组织界线变化情况等判断其是否为食管癌,以及评估食管癌临床分期,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12-13]。EUS尤其适用于早期食管癌诊断,本研究以胃镜下咬检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其诊断准确性,结果显示其诊断准确性高达90%,且特异性、敏感性也在90%左右,这一点ROC曲线亦可验证。EUS的缺点在于T2、T3期食管癌诊断中,因肿瘤周围发生炎症、纤维化改变,容易高估病变分期,因而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优势更突出。在ROC曲线中,笔者对血清SCC、CA19-19与EUS诊断效能进行了对比,显然是EUS诊断特异性、敏感性更高,适合作为早期食管癌的首选诊断工具。当然,这一比较结果并非用于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优劣,而是希望揭示其各组技术特点,并尝试联合两种方法,根据表3可知EUS与血清SCC、CA19-19联合诊断早期食管癌的AUC为0.960,高于单一EUS的0.901,可见血清SCC、CA19-19辅助EUS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效能更高。这是因为血清肿瘤标志物往往在食管癌组织器官发生变化前已表达,弥补了EUS的缺陷,而且血清肿瘤标志物有微创、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以及反复检测等优势,适宜作为补充手段诊断早期食管癌。
综上,EUS与血清SCC、CA19-19均适宜作为早期食管癌诊断的方法,EUS诊断特异性、敏感性较高,血清SCC、CA19-19表达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有较高的实用性。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选择受限,未分析EUS与血清SCC、CA19-19在不同分期食管癌中的应用价值;样本量小,可能导致SCC、CA19-19截断值有偏倚,参考性有待未来进行大样本、不同分期食管癌病例完善研究。
参考文献:
[6] 杨长青,陈雅华,洪璐,等.联合内镜诊断模型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1,26(2):192-196.
[9] 杜春然,王彦明,侯申岩.CYFRA21-1、CA19-9和SCCAg检测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癌症进展,2018,16(2):186-188.
文章来源:李娟花,张坤,董亚丽.超声内镜联合血清SCC、CA19-9检测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24,39(08):1253-1256.
分享:
瞳孔变化是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瞳孔大小、瞳孔对光反射(pupillightreflex,PLR)和双侧瞳孔大小的差异(瞳孔不等大),可以提供关于视神经和动眼神经功能状态的信息。瞳孔变化有助于评估昏迷、惊厥、休克和中毒病人的病情以及评估药物(止痛药、镇静剂和麻醉剂)的治疗效果。
2025-04-08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he-morrhagictelangiectasia,HHT)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病理改变主要是浅表或内脏动静脉血管壁发育异常导致血管畸形,主要表现为动静脉的迂曲扩张破裂出血、动静脉瘘及动脉瘤形成,可累及口、舌、耳、唇、面部及指甲等体表黏膜毛细血管及肝、胃、脑、心、肺等内脏器官的血管。
2025-04-08急腹症作为临床妇产科中较为多见的一类病症,主要类型包含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出血性输卵管炎、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以及胎盘早剥等。由于这些疾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无法作为可靠的诊断依据,因此,临床上需要依赖影像学的检查来辅助诊断。超声检查作为妇科疾病诊断的常用方法,其操作简单、无创且性价比高。
2025-04-02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在普通人群中高达65%[1],超声检查已成为甲状腺结节诊断和评估的首选手段[2]。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TI-RADS)作为一个标准化的评估系统,主要用于初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程度。
2025-03-26肩袖撕裂是导致肩部活动受限的常见病因,研究发现在肩部疼痛患者中,肩袖撕裂占比约30%~70%,对患者肩部运动功能影响较大[1]。然而,肩部疼痛并非肩袖撕裂的典型症状,肩周炎、颈椎疾病等亦可引起肩部疼痛[2]。因此,临床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进一步对肩袖撕裂进行诊断。
2025-03-25妇科急腹症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常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较多威胁。此类急腹症可能涉及妊娠有关问题,如异位妊娠、流产等,且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破裂或蒂扭转、黄体破裂等亦会诱发妇科急腹症。
2025-03-22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国10%~15%的脑卒中患者为年轻人,脑卒中的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3-4]。与老年患者相比,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更为复杂,严重影响患者个人及家庭生活,削弱社会生产力[5]。因此,对青年脑卒中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控制病情发展,对改善青年脑卒中患者预后,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20PCI术后部分患者会有支架移位、支架贴壁不良及支架内再狭窄等情况发生,临床上需要定期复查支架[3-4]。支架的复查技术主要依赖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angiography,CAG)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artery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CTA),但上述方法均属于有创检查,有时难以被患者接受。
2025-03-14目前,临床上多通过刮宫手术来治疗绝经后阴道出血,但其对手术技巧的要求很高,而且容易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临床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等疾病的诊治十分困难[4-5]。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学成像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在妇产科方面的运用也越来越多,表示该技术于未来临床上会有良好应用前景[6]。
2025-03-10基于常规超声(US)的cTI-RADS分类被广泛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该系统将TN分为5类,1~3类(良性)和5类(恶性),结节一般情况下超声特征相对明显,利于诊断[3]。但cTI-RADS4类结节US特征易出现重叠,可能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有明显钙化或血流信号、包膜不完整等,仅凭借US检查难以做出确切诊断[4]。
2025-02-21人气:18516
人气:15530
人气:15038
人气:14735
人气:1303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2880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版地方:重庆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8-6978
国内刊号:50-1116/R
邮发代号:78-116
创刊时间:198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9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84
影响因子:0.173
影响因子:2.4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