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前的评估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手术的成功率至关重要[1-2]。MRI检查是直肠癌术前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和肿瘤的生物学特征[3]。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前的评估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手术的成功率至关重要[1-2]。MRI检查是直肠癌术前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和肿瘤的生物学特征[3]。扩散加权成像(DWI)是MRI检查中的一种技术,可以评估肿瘤的细胞密度和组织水分分布情况,对于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4]。本文阐述了常规MRI检查和DWI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包括对肿瘤的定位、分期、预测预后和指导手术治疗等方面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选择为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涉及的患者共计155例,均为直肠癌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06例、女性患者49例,年龄最小为39岁,最大为81岁,平均年龄为(58.11±11.28)岁。本次研究的患者临床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消瘦,同时大便性状出现异常,存在贫血以及肠梗阻等现象。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并且通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直肠癌[5];②患者和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患者神志清晰;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其他系统性疾病者;②存在精神疾病不能自主沟通者;③免疫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进行常规MRI和扩散加权成像处理,首先采用西门子3.0 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扫描,告知患者在检查前需禁食12 h, 并及时排便,在检查前的10 min进行肌肉注射山莨菪碱,以减少肠胃蠕动,利用十八通道相控阵腹部线圈进行扫描,取患者仰卧位,以头先进,扫描范围为患者骶岬底水平至耻骨下方,扫描序列为高分辨T2WI轴位:TR为4500 ms, TE为101 ms, 矩阵为320×320,FOV为200 mm×200 mm, 层厚3 mm, 层间距10%,层数为30。T1WI轴位;TR为800 ms, TE为13 mm, 矩阵为256×204,FOV为300 mm×300 mm, 层厚5 mm, 层间距30%,层数为30。扩散加权成像处理:TR为4600 ms, TE为58 ms, 矩阵为148×111,FOV为400 mm×400 mm, 层厚5 mm, 层间距30%,层数为30。增强扫描:需注射对比剂,利用高压注射器,在患者肘静脉进行注射,随后设定T1为VIBE序列,随后TR 3.22 ms, TE 1.18 mm, 矩阵为320×288,FOV为360 mm×360 mm, 层厚4.5 mm, 层间距10%,层数为48。
在扫描完成后需要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经验丰富放射科医师进行阅片,判断患者分期情况,同时也需分析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一旦诊断结果出现不一致,需要由另一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最终判定。
1.3 判定标准
直肠癌分期需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对直肠癌分期标准进行分析,T分期:描述原发肿瘤的大小和深度,分为T1、T2、T3和T4四个阶段,T1、T2表示侵犯肠壁肌层,黏膜线中断,肠壁增厚,但未破肠壁[6];T3表示侵犯肠壁外层,肠壁外缘为不光滑情况,凹凸不平,并伴有结节状突出,在病变周围脂肪存在索条状异常信号;T4表示侵犯邻近器官或组织,肿瘤和周围脏器结构不清晰,脂肪间隙层消失[7]。N分期:描述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N0、N1、N2三个阶段,N0表示没有淋巴结转移,N1表示有1~3个淋巴结转移,N2表示有4个或以上淋巴结转移[8]。M分期:描述是否有远处转移,分为M0和M1两个阶段,M0表示没有远处转移,M1表示有远处转移。根据T、N、M三个分期因素的组合,可以确定直肠癌的分期,分为Ⅰ、Ⅱ、Ⅲ和Ⅳ四个阶段。其中,Ⅰ期表示肿瘤仅侵犯肠壁内层或肌层,没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Ⅱ期表示肿瘤侵犯肠壁外层,但没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或者侵犯肠壁内层或肌层,但有1~3个淋巴结转移;Ⅲ期表示肿瘤侵犯肠壁外层,并有1~3个淋巴结转移,或者侵犯肠壁内层或肌层,并有4个或以上淋巴结转移;Ⅳ期表示肿瘤有远处转移[9]。
1.4 观察范围
根据临床病理结果,分析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扫描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均使用sp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病理结果
本研究155例患者中高分化32例,中分化85例,低分化38例;病理分期:T1~T2患者为54例,T3为72例,T4为29例;N0患者为21例,N1为105例,N2为29例;M0为21例,M1为134例。
2.2 常规MRI+DWI对患者肿瘤T、N、M分期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
155例患者中,常规MRI+DWI对肿瘤T、N、M分期的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3。
表1 常规MRI+DWI对肿瘤T分期的检查情况/例
表2 MRI+DWI对肿瘤的N分期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例
表3 MRI+DWI对肿瘤的M分期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例
2.3 常规MRI+DWI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效能
常规MRI+DWI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病理结果无差异(P>0.05),见表4。
表4 常规MRI+DWI诊断效能分析
3、讨论
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直肠内壁细胞,通常是由多年息肉、炎症引起。直肠是结肠的最后一段,位于腹腔底部,是排泄系统一部分。直肠癌也是常见癌症之一[10-11],其症状包括腹痛、排便不畅、便血、黑便、身体消瘦、贫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所以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12]。直肠癌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分期来确定。早期发现和治疗直肠癌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因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和筛查是预防直肠癌的重要措施之一[13]。
3.1 常规MRI检查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MRI检查是直肠癌术前评估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和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常规MRI检查包括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增强T1WI和磁共振胶囊镜(MRCP)等技术[14]。其中T1WI和T2WI是MRI检查中最常用技术,可以提供详细解剖结构信息和肿瘤的生物学特征。T1WI可以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等信息,T2WI可以显示肿瘤组织结构、水分含量和血供情况等信息。T1WI和T2WI的组合应用,可以对直肠癌进行初步的定位和分期[15]; 增强T1WI是指在注射造影剂后进行的T1WI,可以显示肿瘤的血供情况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帮助确定肿瘤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对于手术治疗选择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6];MRC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技术,可以显示病变部位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MRCP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和浸润范围,对于手术治疗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7-18]。
3.2 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扩散加权成像(DWI)是MRI检查中一种技术,可以评估肿瘤的细胞密度和组织水分分布情况[19],对于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DWI可以帮助确定肿瘤位置和浸润范围,可显示肿瘤的细胞密度、组织水分分布情况,可以帮助确定肿瘤浸润深度和周围组织的关系[20-21]。同时,DWI还可以评估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手术治疗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指导手术的范围和淋巴结清扫的程度,评估肿瘤的血供情况[22]。
综上所述,MRI检查和DWI在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和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常规MRI对直肠癌术前进行初步的定位和分期。DWI可以评估肿瘤的细胞密度和组织水分分布情况,因此可为临床术前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但是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研究时间较短,同时由于时间问题,选择患者例数较少,并未和其他方法进行对照试验,故而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景娜.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22,37(8):1342-1344,1351.
[2]汪涛,刘文思,郭新,等.CT联合MR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临床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32(10):1768-1771.
[3]曾方毅,羊章哲,王昆,等.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与MVD VEGF及LVD的关系[J].河北医学,2022,28(08):1285-1291.
[5]陈美玲,刘儒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参数在直肠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近期预后评估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22,29(5):504-508,561.
[6]王振,高星,王金勇.多层螺旋CT显像对结直肠癌术后再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及疗效的评估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22,37(7):1125-1127,1139.
[7]张军,马延,孙晶,等.小视野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评价[J].放射学实践,2022,37(3):350-355.
[8]孙晓江,王伟亮,王鸿礼,等.常规MRI检查及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73-75.
[9]王习,罗拥志.MRI常规序列及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术前诊断的价值[J].磁共振成像,2021,12(10):70-73.
[10]陈晓丽,李杭,袁艺,等.扩散加权成像在评估直肠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和淋巴血管侵犯中的应用价值[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9):1124-1128.
[12]韦人瑞,聂德红,梁志明,等.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肿瘤标记物对结直肠癌术前肝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1,22(3):246-248.
[13]戴贵川.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应用的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6):151-153.
[14]柳思洁,袁艺,牟安娜,等.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参数感兴趣区的选择在直肠癌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1,40(5):918-923.
[15]谢玉海,钱银锋,刘星,等.3.0T MR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诊断直肠癌神经脉管侵犯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21,36(5):637-641.
[17]谷梅兰,肖新广,吕培培.高分辨率MRI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环周切缘判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31(1):72-77.
[18]张丽,汤春贵,郝淑彬,等.3.0T磁共振高分辨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局部浸润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1,24(1):45-50.
[20]孟成立,魏牛,李红敏,等.螺旋桨技术扩散加权成像+常规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0,21(6):649-651.
[21]邢家红,刘太峰,王俊琴.MRI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局部复发的诊断价值[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0,40(11):18-20.
[22]许梅海,尹家瑜,申炜,等.单、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20,35(8):1042-1047.
文章来源:张首宁,张孝先,张宏凯,等.常规MRI检查以及扩散加权成像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24,39(08):1315-1317+1329.
分享: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发病隐匿性较高,大部分患者确诊时疾病已发展至中晚期,存在淋巴结转移等不良情况,因此治疗难度大。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多种癌症的并发症,有研究显示,约有10%结直肠癌患者合并CKD。肾脏功能障碍会对患者免疫功能和机体的能量、营养均造成消极影响,进而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2025-04-17大量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器官恶性肿瘤的主要病因,与全球约 5% 的癌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在 HPV感染中,HPV16 是最常见的高危型,其癌基因 E6 与肿瘤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密切相关[3-5]。最近的研究显示,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CRC)存在较高的 HPV16 感染率,两者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2025-03-28在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案中,手术切除作为主要手段,虽然疗效显著,但术后并发症问题仍需重视。肺部感染和肠梗阻是结直肠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18.6%和2.94%~44.12%,这些并发症可显著影响患者康复进程[1-2]。中医学理论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与大肠相关[3-4]。
2025-03-26结直肠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公共健康构成了重大挑战。由于其高发病率和较高的术后并发症风险,结直肠癌的治疗及术后管理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老年衰弱患者因其生理功能下降,更易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如肺炎、低氧血症及呼吸衰竭,这些并发症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增加了治疗成本与死亡风险,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重大负担。
2025-03-17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机制复杂,通常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常见症状包括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体重下降、贫血等,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多采用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与靶向治疗等手段[1]。
2025-02-21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2020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和第五位[2-3],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另有数据[4]显示,55岁以下人群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正以每年2%的速度上升,中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人数逐年增多[5]。
2025-02-14全球癌症报告[1]显示,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约192万,死亡人数约90万。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约51.71万例,死亡人数约24万例[2]。研究[3-4]表明,结直肠癌患者在患癌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包括焦虑、抑郁、孤独等。孤独与癌症发病率增加有关,孤独感会降低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死亡风险[5]。
2025-02-14结肠癌是由小肠上皮细胞发生病变或遗传基因导致的恶性肿瘤,由于症状隐匿性较强,常被误诊为肠炎,被发现时已发展至晚期,此时需采用化疗治疗[1]。FOLFIRI是治疗消化道肿瘤常用化疗方案,已被证明可有效抑制晚期结肠癌患者肿瘤扩散和增殖,但存在耐药性低、不良反应明显及疗效较低等问题[2]。
2025-02-13大肠癌又称为结直肠癌( CRC) ,是一种较常见的世界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全世界不同地域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较大,这一差异和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显著关联,大肠癌在欧美发达国家为常见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发病谱及死亡谱均排名第 3。中国属于大肠癌低发地区,但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结肠癌的发病率显著升高。
2025-02-10结肠癌作为我国的高发病率癌种之一,近年来的发病趋势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故研究大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及有效防治方法有重大意义。以化疗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结直肠癌多药耐药成为治疗失败和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中药逆转结直肠癌多药药具有独特的疗效和机制。
2025-02-10人气:16684
人气:16015
人气:15583
人气:14855
人气:1403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肿瘤学杂志
期刊人气:5423
主管单位: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卫勤处
主办单位: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0460
国内刊号:32-1577/R
邮发代号:28-267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