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对权利要求书的修改应当符合《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相关法条的制定是为了平衡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权益。从《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的立法本意出发,对相关法条进行了思考、解读,以确定如何判定权利要求的修改是否合法合理,利于审查工作的开展。
我国《专利法》第33条规定[1]:“申请人可以对其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是,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图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围”。《专利法实施细则》第51条1款规定[2]:“发明专利申请人在提出实质审查请求时以及在收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发出的发明申请进入实质审查阶段通知之日起的3个月内,可以对发明专利申请主动提出修改”。《专利法实施细则》第51条3款规定[2]:“申请人在收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发出的审查意见通知书后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的,应当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从以上法条可知,在一件专利申请的审查过程中,申请人可以根据我国《专利法》以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申请文件进行适当修改,而对权利要求的修改又是申请人通常的侧重点,下面笔者就结合在实质审查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对权利要求的修改进行一些思考探讨。
一、立法本意
一件专利申请的审查不仅关系到申请人或专利权人的权益,也关系到社会公众的权益。
《专利法》第33条对于权利要求的修改的规定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允许申请人对权利要求进行修改;二是对修改权利要求进行限制[3]。关于允许申请人对权利要求进行修改,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申请人一般都不是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人士,可能存在文字和表达方式上的局限,导致权利要求的措辞不严谨或失误等情况,申请人也可能对现有技术的掌握不够全面,在权利要求范围的概括上存在不适当等情况;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由权利要求书来确定专利的保护范围和获知相关技术信息,所以完善的权利要求有利于公众准确界定专利的保护范围和获得正确的技术信息。关于对修改权利要求进行限制,主要原因则在于:一方面,督促申请人在撰写申请文件时尽可能准确、全面地把发明创造的内容写入申请文件中,确保申请人之后获得的权利也是其在申请日时已经完成的发明创造,避免申请人将其在申请日后获得的新技术通过修改的方式补入其中,不利于先申请原则的实现;另一方面,加强了社会公众对申请文件的信赖,避免给社会公众权益带来损害。
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51条对于权利要求的修改的规定实质上就是两种情况:主动修改和被动修改[4]。这两种情况都是在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的前提下,再由申请人对权利要求的缺陷进行符合时机或者符合审查意见通知书要求的修改,这也是在考虑了申请人在申请文件原始撰写时可能存在的失误和不足,进而维持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权益的平衡所做出的努力。
无论对于申请人、专利权人或者社会公众,权利要求书都是至关重要的。结合以上关于权利要求的修改相关法条的立法本意,我们可以对权利要求的修改进行合理允许和限制。
二、案例分析
在专利审查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判定权利要求的修改是否合法合理呢,下面结合具体案例作出分析。
案例1.权利要求1中包括特征“除铁后液氧化过程中,反应电位控制在450-550mv,通氯时间控制在4-6h,通氯后溶液pH调节至3.5-4.0”。
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审查员指出:权利要求1中的“通氯”表述不清楚,因为“氯”可以理解为氯气或者氯元素。申请人接受审查员的意见,并依据说明书第[0010]段:“在除铁后贵金属浸出液加热至95℃后通入氯气,通氯过程氧化还原电位在480mv,通氯时间为4.5h,通氯完成后加入粗氢氧化镍调节溶液pH值至3.5”,将权利要求书“通氯时间控制在4-6h,通氯后溶液pH调节至3.5-4.0”中的“通氯”均修改为“通氯气”。
在本案例中,申请人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51条3款的规定对权利要求书进行更为清晰化的修改,且其修改依据在原说明书中有明确记载,所以该修改是被允许的。
案例2.权利要求1中包含特征“无机细粉的平均粒径为1~4μm且表观比重为0.2~0.5g/cm3”。
为了利于授权,申请人将权利要求1中的无机细粉的平均粒径修改成1~2.7μm,依据在于实施例1至3中使用了二氧化硅粉末,其平均粒径为2.7μm,表观比重为0.33g/cm3。
在本案例中,实施例中“二氧化硅粉末”是一种具体的“无机细粉”,并且平均粒径2.7μm的二氧化硅粉末与表观比重为0.33g/cm3的关联是固定的,二氧化硅粉末以外的平均粒径2.7μm的其他无机细粉的表观比重并不是0.33g/cm3。申请人的修改致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看到的信息与原申请记载的不同,而且也不能从原申请文件中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所以从《专利法》第33条的立法本意考虑,该修改是超范围,不被允许的。
三、结语
总之,对权利要求书的修改应当符合《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相关法条的制定是为了平衡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权益。在专利审查过程中,我们应当从《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的立法本意出发,来准确判定权利要求的修改是否合法合理,本着公正、善意审查的态度来确定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促使专利行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3]浅析上位概念化修改权利要求是否超范围的判断[J].法治研究,2012(11):106-111.
[4]浅谈权利要求的修改[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7(4):82-85.
黄霞.浅谈对关于权利要求的修改相关法条的理解[J].科技风,2020(16):272.
分享: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简称“两诉”)是我国在深化环境司法改革中的两项重要制度,在生态环境风险预防及生态损害修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两者在原因行为、适用范围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以致出现制度功能重叠和冲突,影响了生态损害的及时救济。
2024-07-22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作为一种新型的纠纷解决机制,在实践中发挥着特有的制度优势。由于我国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公众对此缺乏了解,促使公众深入了解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基本知识和政策成为关键因素。通过强化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宣传机制的建设、加大新闻媒体宣传以及普及医学知识。
2022-03-11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阵地,是依法治国落实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要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方式手段,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法治保障作用、德治教化作用、自治强基作用以及智治支撑作用,完善相关法律问题。
2022-03-04在司法保护实践中,知识产权维权案件具有周期长、举证难、赔偿低的特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惩罚性赔偿立法,经历了早期部门立法、政策推动、立法完善三个阶段。它在司法审判、保护创新方法,有正面意义;同时,它存在立法层级不统一、保护手段单一、惩罚程度偏低等不足。期待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立法,使用多元保护机制,以案例指导审判。
2021-10-29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除去刑法中有规定的外,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应当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这四个条件分别为:未经相关依法批准;公开形式向社会宣传;承诺一定时间归还本金、利息或是给予相应回报;针对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2021-10-212020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基本勾勒出我国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的适用情形、责任主体及具体矫治措施,调整和修改了原矫治措施中已被废止或在实践中难以得到适用的内容,意味着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障迈向了新阶段。但现有的修订内容依然在部分问题上未作有效回应,针对专门教育矫治措施的适用对象混同、适用程序相对粗糙,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构成与定位同其权责内容的非统一性,部分规则内容与其他部门法的衔接不当等问题均会对随后的立法施行带来实质影响。
2021-09-23从技术特点来看,区块链作为一种底层式的技术架构,在当代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比特币价格急剧变动的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受到了诸多的关注。近年来,在我国相关发展战略、优惠政策等大力支持下,使得区块链技术的适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在传统工作中,区块链多是集中在货币、金融等相关性领域。近几年来,已经深入拓展到了社会治理领域中。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正视到区块链技术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优势的同时,也需要看到其中所存在的弊端。在区块链的应用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其积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甚至
2021-08-30《民法典》关于婚姻家庭的规定表明,家庭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具有基础意义。但法律实践面对着如何安顿家的棘手难题,作为家庭之价值基础的孝道与现代法治也存在着结构性张力。回应这个难题,需要清楚界定家庭与孝道在结构上的重叠和价值上的整合关系。法律语境下的家庭具有公法和私法双重属性,文化性和社会性两种结构,以及立法克制与司法建构双轨的公共道德面向。
2021-08-28《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1088条将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所有的夫妻财产制类型。有效厘定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构成要素并总结过往的司法适用经验,对《民法典》生效后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条件要素的厘定是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基础;时间要素的厘定是离婚经济补偿制度价值实现的时间维度;方式要素的厘定是离婚经济补偿制度意思自治实现的前提;标准要素和形式要素的厘定是离婚经济补偿制度落实的保障;司法适用是离婚经济补偿制度运行的指南。
2021-08-28回顾整个刑法学发展史,人们对于刑罚的目的认知经历了从单一的报应刑到以报应刑为基础兼顾改造教育的预防刑这样一个发展历程,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实证学派在刑罚观上最大的分野。被处以监禁刑的服刑人员在刑满释放之后,面临着再度融入社会的问题。监禁刑的执行必须牢牢把握改造罪犯是为了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这一核心宗旨,打破监禁执行的隔绝状态,对症施策,提升教育改造的针对性。
2021-08-24人气:4669
人气:2998
人气:1827
人气:1800
人气:158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东方法学
期刊人气:2722
主管单位: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上海市法学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政法
国际刊号:1674-4039
国内刊号:31-2008/D
邮发代号:4-825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96
影响因子:0.236
影响因子:0.580
影响因子:0.509
影响因子:0.10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