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血压偏高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各年龄段人群的肥胖与血压有密切关系,肥胖人群的血压偏高检出率相较正常人群更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儿童血压偏高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从1991年的7.1%上升到2009年的13.8%。
22
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流行趋势逐年增加,其特点是骨强度及骨密度的下降,容易引发骨折。其发病与很多因素有关,与糖尿病、高血压、风湿及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等疾病有关,也与年龄、遗传因素、环境影响、不合理的生活作息、药物、氧化应激反应的加剧等有关。
25
根据2015年在世界超100个国家进行的一项体质量肥胖程度调查,全球范围的高BMI患病率均在增加,与高BMI相关的疾病死亡率上升了28.3%。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为消化系统常见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性疾病,少数进展为重症胰腺炎,具有致命性。肥胖也可能是AP全球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以上,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即身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肥胖是T2DM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特别是腹部肥胖,会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抵抗性,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68
肥胖是指机体脂肪总含量过多和/或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主要诱因,同时又是肿瘤、癌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中医认为“肥人多痰”,痰湿是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痰湿质是指由于体内津液运化、输布失调而湿痰凝聚,黏滞重浊是痰湿质的主要特征。
44
近年来,儿童的营养和健康问题,如出生时低体重、贫血、营养不良等有了很大改善,但饮食结构不均衡、体育活动不足、生活方式改变等导致儿童超重、肥胖仍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在过去40年中,超重和肥胖儿童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并已升级为一类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全球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32
肥胖症(Obesity)是一种机体总脂肪含量过多和(或)局部脂肪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体现在体内脂肪过度蓄积与体质量超过正常数值。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数据显示:在2016年,全球成人与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比例高达39%和18%。过去30年间,中国肥胖人数激增。
35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其发生受遗传、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据相关调查[2]统计,超过60%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其患病期间对血糖控制不佳,进而造成超重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且其患者因血糖、血脂水平较高多引发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进一步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40
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在逐年增高,我国 2020 年相关调查显示,我国 18 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 34. 3% ,肥胖率为16. 4%,超重肥胖合计已达成人一半的人口。2020 年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数据表明,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 12. 8% ,糖尿病前期 35. 2%。糖尿病人群中 90% 为 2 型糖尿病( T2DM) 。
17
肥胖主要是指人体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身体健康程度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因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日常机体能量消耗或机体代谢而引发的体重过度增长状态。肥胖问题已呈现全球流行态势,近年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及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学龄前儿童肥胖率也在逐年上升。
33
胰岛素抵抗( IR) 是一种高胰岛素血症,其特征是对胰岛素代谢敏感性降低,葡萄糖利用、摄取率下降,胰岛 素 分 泌 过 多,有 利 于 稳 定 血 糖。IR 是2 型糖尿病( T2DM) 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肥胖是T2DM 发生的重要诱因,所以,有针对性地改善肥胖诱导的 IR 对降低 T2DM 患者发病率至关重要。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对患者生命安全有极大威胁。 我国现有冠心病患者已超1 100 万, 且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状态, 致死率增长迅速。 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 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雌激素水平逐渐降低, 雌激素对心脑血管、 神经、 血脂等方面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 是女性冠心病易感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肥胖症作为一种多系统交互失衡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之一[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约有400万人死于与肥胖症相关的并发症,而中国成人超重/肥胖合并患病率预计将于2030年攀升至65.3%[2]。
16
家庭食物环境是家庭中影响和塑造儿童饮食行为各种因素的组成,包括家庭人口经济环境、家庭社会文化环境和家庭食物物理环境等方面[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报告(2020年)指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9%,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2]。
18
近年来随着人们日常体力活动逐渐减少及饮食结构不断变化,肥胖症发生率呈显著上涨趋势,其中 95% 以上为单纯性肥胖症( sIMPLE OBESITY,so)。 有研究指出,肥胖是升高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等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会增加个人经济负担,还会加重国家医疗负担,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9
影响因子:0.203
影响因子:0.520
影响因子:0.997
影响因子:2.8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81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