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情况及高危因素分析

  2024-03-21    6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动力性肠梗阻分为两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文化程度、肿瘤位置、TNM分期、分化程度、术前是否有肠梗阻、腹部手术史、合并贫血、淋巴结转移、低蛋白血症、肿瘤直径、手术时间、吸烟酗酒史等资料。对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有统计学差异因素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8例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率22.50%;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TNM分期、术前是否有肠梗阻、腹部手术史、术前是否合并贫血、是否淋巴结转移、术前是否有低蛋白血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48、7.681、8.119、10.904、9.395,P=0.000、0.003、0.006、0.005、0.001);Logistic回归分析TNM分期为Ⅲ期、术前有肠梗阻、有腹部手术史等是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与TNM分期为Ⅲ期、术前有肠梗阻等有关,及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动力性肠梗阻。

  • 关键词:
  • 低蛋白血症
  • 动力性肠梗阻
  • 结直肠癌
  • 腹腔镜
  • 高危因素
  • 加入收藏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饮食习惯、环境、遗传、消化道疾病史等有关[1,2]。手术是结直肠癌重要治疗方法,腹腔镜下根治术通过切除病变组织,阻止肿瘤进展[3]。但手术仍为有创操作,术后并发症不可避免,其中动力性肠梗阻较为多见,其主要指肠道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可引起休克、脱水等,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二次手术风险增加,严重影响预后[4,5]。目前临床对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尚未形成统一防治共识,故需全面了解发生危险因素。本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通分析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男43例,女37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3.27±6.62)岁;病程3-15个月,平均病程(9.58±2.11)个月;体质量指数19.1-28.6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18±1.41)kg/m2;身高150-183cm,平均身高(169.21±4.05)cm;原发肿瘤位置:49结肠,31直肠。

纳入标准:符合结直肠癌[6]诊断;经CT、MRI检查及病理活检等确诊;均行腹腔镜根治术;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出血性疾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存有急慢性感染等。

1.2 方法

(1)动力性肠梗阻调查:对8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1个月的随访调查,统计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率;动力性肠梗阻诊断标准:①无电解质紊乱情况下有呕吐、腹胀症状,需放置胃管缓解;②腹部X线见肠管广泛扩张、积气或液气平;③查体见腹部膨隆,听诊肠鸣音极弱或未闻及肠鸣音。(2)一般资料: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男、女)、年龄(≥60岁、<60岁)、体重指数(≥24kg/m2、<24kg/m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肿瘤位置(结肠、直肠)、TNM分期(I/II期、III期)、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术前是否有肠梗阻(有、无)、腹部手术史(有、无)、术前是否合并贫血(有、无)、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术前是否有低蛋白血症(有、无)、肿瘤直径(≥5cm、<5cm)、手术时间(≥200min、<min)、吸烟酗酒史(有、无)。调查前向患者解释研究目的、作用;现场发放问卷,监督并指导填写,现场收回后检查错误,及时改正。问卷发放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为100%。

1.3 观察指标

(1)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现状:统计8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情况。(2)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单因素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自变量赋值情况、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2.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多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现状

8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有18例发生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率为22.50%。 

表1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单因素分析  

2.2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两组TNM分期、术前是否有肠梗阻、腹部手术史、术前是否合并贫血、是否淋巴结转移、术前是否有低蛋白血症比较(P<0.05)。见表1。

2.3 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为III期,术前有肠梗阻、有腹部手术史、术前合并贫血、有淋巴结转移、术前有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见表2~表3。  

表2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3、讨论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癌症进展逐渐引起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严重危害患者健康[7,8]。结直肠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临床多采取腹腔镜根治术治疗,但术后动力性肠梗阻较多见,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异常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肠穿孔、肠管坏死,危及生命安全,不利于结直肠癌预后[9,10,11]。

本研究中,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率22.50%;单因素分析,两组TNM分期、术前是否有肠梗阻、腹部手术史、术前是否合并贫血、是否淋巴结转移、术前是否有低蛋白血症比较(P<0.05);Logistic回归分析TNM分期为III期,术前有肠梗阻、有腹部手术史、术前合并贫血、有淋巴结转移、术前有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分析原因为:(1)TNM分期为III期:III期患者提示病情更加严重,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强,对于周围组织浸润程度深,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范围与难度,因此易释放更多炎症介质,导致肠壁水肿、腹腔或肠道粘,诱发动力性肠梗阻[12,13]。(2)术前有肠梗阻:该类患者肠腔内压力较高,易使导致毛细血管、淋巴管淤积,造成炎症反应,使肠壁肌功能下降,诱发动力性肠梗阻[14,15]。(3)有腹部手术史:腹部手术史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肠道损伤,再次手术会加重肠道损伤程度,致使手术区域出现不同程度腹膜粘连,大大增加腹腔镜治疗手术难度;同时手术会导致炎症反应加重,肠壁肌功能紊乱,使肠蠕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引起动力性肠梗阻[16,17]。(4)术前合并贫血:贫血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功能障碍,影响肠壁血液循环,导致肠壁肌功能失衡、肠蠕动消失,从而造成动力性肠梗阻的发生。(5)有淋巴结转移:针对淋巴转移患者,腹腔镜根治术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淋巴结清扫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会增大手术范围,加重腹腔器官、淋巴干、淋巴管损伤程度,引起淋巴回流障碍,使手术区渗液量增加,对腹膜造成强烈刺激,从而导致肠道或腹腔粘连,影响肠蠕动,增加动力性肠梗阻风险[18,19]。(6)术前有低蛋白血症: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腹部炎症程度更深,术后容易出现肠壁水肿等情况,因此更易发生动力性肠梗阻[20]。

临床需结合以上影响因素制定预防措施:(1)术前明确临床分期,联合新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缩小病灶组织与手术范围,减轻手术创伤,预防动力性肠梗阻。(2)综合评估患者病情,重点了解有无腹部手术史,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治疗方案;选经验丰富医生负责腹腔镜手术,降低手术对腹膜损伤程度;针对合并肠梗阻患者,采取促胃肠动力药、胃肠减压等方法,缓解肠梗程度。(3)积极评估患者贫血状况,纠正贫血,尽可能的预防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同时评估淋巴结转移请情况,选择合适诊疗方案,减轻手术对机体损伤。

本次研究样本较少,未能明确更多影响因素,还需增加样本量,明确更多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该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针对性意见。

综上所述,TNM分期为III期,术前有肠梗阻、有腹部手术史、术前合并贫血、有淋巴结转移、术前有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加以重视,通过开展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动力性肠梗阻。


参考文献:

[3]柳冉冉,于航娜,董蓓,等.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21,36(1):112-115.

[4]马磊,曹军,王欣,等.腹腔镜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2,25(2):143-147.

[5]卜宁,赵敏,赵莎,等.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1,37(7):677-68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J].中华外科杂志,2018,56(4):241-258.

[9]马磊,曹军,王欣,等.腹腔镜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2,25(2):143-147.

[10]边士昌,王维生,王殿枫,等.加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40(8):1035-1039.

[11]吴铁,杨寅熙,董晟,等.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及对胃肠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33(12):76-78.

[12]师帅,胥博愈,马文星,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2,29(12):1591-1596.

[13]刘洋,孟祥彩,张莘,等.腹腔镜根治术对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与胃肠激素相关指标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20,48(12):1477-1478.

[14]乔永海,盖俊杰,姚芳,等.结肠癌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21,48(11):755-759.

[15]何秀萍,甘连州.急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9):2134-2140.

[16]孙华翠,赵得银,刘思义.急性阑尾炎患者并发肠梗阻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3,29(1):84-88.

[17]柴雅晖,张雅兰,刘帆,等.延迟性术后肠梗阻的围手术期影响因素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9(3):52-56,62.


文章来源:张梦娇.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情况及高危因素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24,31(03):80-81+8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腹腔镜外科杂志

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

期刊人气:107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

出版地方:山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6612

国内刊号:37-1361/R

邮发代号:24-171

创刊时间:199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