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康复效果影响

  2024-07-26    1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0例ASD患儿按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45例,给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干预10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ABC、ATEC及CA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儿CD-RISC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ASD患儿病情及孤独症行为症状的严重程度和ASD主要症状,提高患儿心理弹性水平。

  • 关键词:
  • ASD
  •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
  • 孤独症谱系障碍
  • 康复效果
  • 患儿
  • 加入收藏

相关报告[1-2]显示,中国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发病率为0.7%~1.0%,且有逐渐升高趋势,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ASD患儿日常交往能力下降,对患儿社交能力及心智发展均有明显影响[3],故而应尽早对ASD患儿进行系统性的科学康复训练,以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其社交能力和心智发育水平。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父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父母对疾病的认知、父母的心态及对治疗康复行为的配合程度等均会影响康复效果[4]。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是将个体放置于团体中接受认知行为的干预模式,在团体中通过沟通交流分享心得、相互鼓励支持等不仅增加了患儿(或其父母)对疾病的认知,还有助于减轻患儿的孤独感和无助感,进而有助于提高康复训练效果[5-6]。研究主要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ASD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SD患儿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7]诊断为ASD;②年龄4~9岁;③患儿父亲或母亲陪护,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④入组前未接受相关训练;⑤可配合完成康复训练及研究;⑥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听力异常或同时伴有其他精神障碍性疾病;②脑部有严重器质性病变;③患儿或其父母任意一方有躯体残障或肌肉萎缩;④患儿或其父母任意一方有癫痫史;⑤患儿家族有精神障碍疾病遗传史等。符合入组标准的患儿共90例,将其按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研究已获新乡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编号2021-187)。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对患儿和父母均进行心理疏导,但患儿和父母心理疏导的内容却各有侧重点,对患儿主要是采用柔声细语对其进行鼓励,每次20 min左右,每周1~2次;而对患儿父母则需要专业的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疏导,包括但不限于语言安慰、鼓励,向其讲解治疗康复成功的案例等,每次2~2.5 h,每周1次。此外,还包括对患儿进行人际关系干预和行为分解训练等,每次30~60 min,每周2次。连续干预10周。

1.2.2研究组干预方法

研究组患儿给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具体如下:(1)建立父母团队,扩展父母认知。由经过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的心理治疗师对患儿及父母进行集中干预训练,干预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ASD疾病相关知识、ASD治疗及康复方案、ASD常见问题处理、情绪管理等,每次2 h,每周1次。连续干预10周。(2)心理治疗师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及父母需求,为患儿及父母制定个体化的康复干预方案,在该方案中应突出对患儿父母结构化认知行为的干预。见表1。

表1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

1.2.3 观察指标

由患儿父母根据患儿情况进行观察指标的评估。(1)干预前后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评估两组患儿孤独症行为症状严重程度。该量表包括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及生活自理5个因子,5个因子分分别为30分、34分、38分、31分及25分,总分158分,孤独症行为症状严重程度与评分呈正相关。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6[8]。(2)干预前后采用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评估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该量表包括语言/沟通、感觉/认知等4个维度,总分179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72[9]。(3)干预前后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估两组患儿孤独症病情严重程度。该量表总分60分,分值越高,孤独症病情越严重。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35[10]。(4)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估两组患儿心理弹性。该量表共3个维度,总分100分,心理弹性水平与评分呈正比。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2[11]。

1.2.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n(%)](±s)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儿ABC、ATEC、CARS、CD-RISC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ABC、ATEC、CARS、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ABC、ATEC及CA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儿CD-RISC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儿ABC、ATEC、CARS、CD-RISC评分比较(±s)


3、讨论


ASD核心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严重影响患儿日常生活及生长发育[12]。截止目前,对于ASD的治疗,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坚持不懈的康复训练。然而,目前关于ASD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一直存有争议,因其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患儿父母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到困惑、焦虑[13]。

ASD患儿父母所面临的精神压力与经济压力都非常巨大,易出现焦虑、恐惧、担忧等不良心理状态,部分患儿父母甚至出现消极应对或者逃避行为[14]。有研究[15]指出,ASD患儿父母对疾病的认知、父母的心态及对治疗康复行为的配合程度等,均会影响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积极性及心态,进而影响康复效果;还有学者研究[16]称,父母的心态对ASD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甚至会超过干预方式本身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所以提高ASD患儿父母的疾病认知并改善其心理状况对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康复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低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家庭干预专家共识》也建议家庭参与,让父母也成为治疗的参与者,与患儿、心理医生和社会等形成综合治疗团队[17]。

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加深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而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干预方式。该干预模式强调造成人情绪困扰的并非是疾病本身,而是人对发生疾病这一事件的看法,突出了个体的认知在心理健康及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18]。而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则是让参与者(文中指的是ASD患儿父母)形成一个团队,能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通过加深对疾病的认知而改善其情绪,影响其行为,进而影响患儿的情绪和行为方式。研究显示,干预后两组患儿ABC、ATEC及CA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更明显地改善ASD患儿病情及孤独症行为症状的严重程度和ASD主要症状,这与鲍克秀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是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强调和重视患儿父母的参与,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了父母对ASD的认知,在团体提供的这样一个尊重、包容、接纳的环境中,逐渐降低人际防御,慢慢学会做可以掌控自己情绪的主人,通过控制自己情绪,进而影响其行为方式和心态,而患儿在接触到父母的正能量后潜移默化的控制自己情绪,改善自己行为,慢慢地改善ASD病情及行为等相关症状[20]。

心理弹性是指当外界环境改变时,主体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21-22]。研究显示,干预后两组患儿CD-RISC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更明显地改善ASD患儿心理弹性水平,这是因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矫正患儿父母不合理的认知和观念,避免自动化思维,同时也会让患儿父母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将良好的情绪传递给患儿,而在这种正向情绪的引导下,患儿的心理状态及行为也会随之改善,以此形成认知和行为之间的良性循环,增强患儿在逆境中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理弹性水平也随之提高。

综上,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ASD患儿病情及孤独症行为症状的严重程度和ASD主要症状,提高患儿心理弹性水平。但研究也存有一定的不足,如病例数有限,且观察时间较短,后期仍需扩大样本量,延长考察随访时间,更深入地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ASD患儿远期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2]五彩鹿儿童行为矫正中心.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8-42.

[3]严欢,代英.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感觉异常及其干预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7(19):1 513-1 516.

[4]潘施旭,王佳,武丽杰.孤独症谱系障碍家庭干预国际热点与趋势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22,43(6):880-883.

[5]陈玲,陈敏榕,季婧敏.父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及家庭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1):84-87.

[6]张慧芳,张莉,李志刚,等.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正念干预对成人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2,28(1):77-81.

[7]师乐,李素霞,邓佳慧,等.《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中谱系障碍的变化[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4):253-256.

[8]赵玮.孤独症行为量表的改良与信度、效度分析及应用[D].衡阳:南华大学,2013.

[9]方慧,任艳玲,李春燕,等.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J].四川精神卫生,2019,32(6):518-522.

[13]刘彬焱,刘春雷,龙慧.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父母心理弹性现状调查[J].全科护理,2022,20(12):1 713-1 715.

[14]吕明珠,何玉莹,张立.强化心理护理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行为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8):147-150.

[15]鲁明辉,王融,张丽敏.父母心理弹性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39(2):247-254.

[16]徐秀.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家庭干预的管理[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1):5-8.

[1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国低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家庭干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22,60(5):395-400.

[18]宋静超,周俊辉,钟巍,等.认知行为疗法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焦虑及慢性疼痛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3,29(6):85-90.

[19]鲍克秀,张才溢,王敏,等.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家庭早期干预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9):2 112-2 121.

[20]陈敏榕,薛漳,黄林娟,等.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心理状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2):271-276.

[22]曲峰蕾,罗媛容,秦秀群,等.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父母主要照顾者角色承担与心理弹性的差异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3,21(20):2 851-2 854.


基金资助: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编号LHGJ20210920);


文章来源:殷玲,张洁,元芳芳,等.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4,30(04):66-6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期刊人气:309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河南省精神病医院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187X

国内刊号:10-1340/R

邮发代号:36-259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