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医疗科技的高速发展,生物材料领域受到广泛重视。钛及钛合金材料具有力学性能良好、弹性模量低、易加工、抗腐蚀和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人工骨、人工关节、骨钉、牙种植体等硬组织替代材料和心脏瓣膜、血管支架等血管材料[1]。有研究发现,材料植入体内后,会与骨组织结合。
160
0
骨内植入体在整形外科和牙科应用十分广泛[1,2]。低弹性模量的纯钛或钛合金是目前植入体的首选材料[3]。但钛及钛合金属于生物惰性材料,直接植入常无法获得良好快速的骨结合,制约了其更为广泛的应用。骨结合是骨内植入体植入成功的标志[4],细胞在种植体表面黏附、增殖是种植体与周围组织作用的关键环节,通过影响细胞黏附、增殖、分化等细胞反应最终影响植入体骨结合性能。
258
氧化石墨烯:是高度亲水的材料,并提供pH依赖性的负表面电荷和胶体稳定性,具有比其他碳基纳米材料更高的表面积和独特的两亲性表面特性,可以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吸附蛋白质、染料分子和水不溶性药物,在组织工程、药物释放、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运用潜力。
557
近年来在骨科植入物方面,增材制造(3D打印)制备的植入物实现了与体内骨缺损外形的良好匹配,且其具备的孔隙结构不仅减轻了应力遮挡[1],并且加速了新骨的长入[2],因而在骨移植、骨融合等骨修复手术中被广泛使用[3]。3D打印数字化和快速成型的特点,使其能根据患者的解剖学特点定制个体化植入物,达到相对精确匹配,在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97
自体骨移植被视为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因取骨量有限及增加创伤、供区疼痛、出血等并发症而受限制[1]。同种异体骨供应量丰富,但存在免疫原性及传染疾病的风险[2]。脱钙骨及含钙磷无机人工骨则过于松脆,强度及韧性低,不适用于大段骨缺损。近年来装载干细胞和骨生长因子的复合多孔骨组织工程材料成为研究热点,如丝素蛋白、复合聚乙烯醇、壳聚糖等,为难治性骨缺损提供了极富前景的治疗选择。
404
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并不少见,而其中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机体代谢状态相对较差[1,2],在骨折治疗难度及愈合效果、康复速度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因此在治疗方式选取方面应给予更多重视。另外,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式多见,而在治疗稳定性方面有一定差异,因此导致术后的骨折愈合与疗效方面存在差异,尤其对于远期骨折治疗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115
近年来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患病率逐渐上升[1,2],其主要治疗方法为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挤压钉是较早在韧带重建手术中应用的内固定材料,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并发症较多,其中韧带失效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意味着可能手术失败。除了重建隧道位置定位错误之外,挤压钉偏移骨隧道也是导致韧带松弛、失效的一大因素,但目前相关报道较少。
136
β-磷酸三钙(β-TCP)作为植骨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免疫反应在决定β-TCP体内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β-TCP作为异物被免疫系统识别,触发免疫细胞的不同行为模式,从而影响着新骨形成。了解β-TCP植入后诱导的免疫环境和成骨之间的影响,有助于诱导最佳的局部免疫环境,为最终骨整合提供成骨和破骨的最佳平衡,本文将对β-TCP在骨免疫学领域的研究作一综述。
225
炎症、创伤、癌症或先天畸形等可能导致严重的骨缺损。近年来,人工制备的生物材料逐渐成为了新型的骨组织替代物,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广泛。有许多动物模型被用来评估骨替代生物材料的再生能力[1]。在选择特定的动物作为实验模型时,必须考虑各种因素。首先,动物模型的生理及病理机制可与人类类比。
194
3D打印定制患者专用的骨移植替代物,其优势可制造多孔镂空结构,可使植入物假体与患者解剖结构形成良好的解剖位置,增加假体的机械稳定性及降低假体应力遮挡现象,但这一技术目前仍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假体物理学性能主要是由是材料、结构、工艺等决定,当下的医学材料发展迅速,主流是以不锈钢、钛合金、钴铬合金等金属为主。
95
股骨颈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58%,占髋部骨折的50%以上。对于移位不明显的股骨颈骨折通常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但由于骨折线的局部剪切力作用,骨折断端不易稳定固定,术后易发生骨折再移位、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空心加压螺钉(CC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随着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材料的不断发展,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近年来也逐步用于临床。
138
有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主要采用锁定钢板固定。单钢板固定多为偏心固定,存在应力遮挡、钢板断裂的风险;双钢板固定虽多维弯曲刚度大于单钢板,但对骨膜剥离较大。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具有塑形方便、固定牢靠、骨膜剥离较小的优势,单棒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类似于单钢板,为平行骨面一侧的偏心固定。
61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治疗各类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主要方法,通常采用传统的金属对聚乙烯假体材料植入物,但由于磨损产生大量碎屑,导致人工关节周围骨溶解和植入物松动,进而导致长期效果不佳[1]。因此,如何改善摩擦界面以减少磨损,是当前的研究重点。金属对金属、陶瓷对陶瓷等摩擦界面被认为能够减缓磨损速率并改善长期效果[2]。其中金属对金属界面假体易引发血清中钴和铬金属离子浓度升高、迟发型超敏反应以及假体周围骨与软组织的破坏,这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3]。
56
种植牙具有美观、舒适、不损伤邻牙等优点,已成为修复缺失牙的重要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并且不会对邻近牙齿造成伤害。但部分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由于缺牙区牙槽骨萎缩吸收及上颌窦腔气化等,导致缺牙区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的垂直骨量不足而无法行常规种植治疗。
93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疗效显著,但有骨水泥渗漏及弥散不佳的缺点。如何减少骨水泥渗漏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2020年1月~2021年9月,马鞍山十七冶医院骨科采用侧孔骨水泥推注器行双侧穿刺PVP治疗29例OVCF患者。
80
影响因子:1.230
影响因子:0.83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570
影响因子:1.019
影响因子:0.91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