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是一种仅对膝关节单间室进行表面置换的微创手术,已成为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UKA术后早期患者会感到明显疼痛,这会阻碍膝关节术后康复。收肌管阻滞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外周神经阻滞镇痛技术。
29
0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患者出现腰痛、背痛、腹胀、便秘等,引起严重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4]。对OVCF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是治疗OVCF患者最为经典的术式[5],术后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促进骨折愈合、避免再次骨折是OVCF术后治疗的关键[6-7]。
18
股骨颈骨折是指发生于股骨头以下,股骨颈基底部以上的骨折类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更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而青壮年骨质较为坚硬,股骨颈骨折通常由车祸或高空坠落等高能量损伤所引发,骨折端错位程度通常较严重,易引发周围血管损伤和骨不连、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1]。
28
在当前的骨科手术实践中,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尤为重要,因其常见于老年人群中,伴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手术风险。股骨颈骨折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疼痛,还可能引发一系列长期健康问题,包括活动能力下降和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手术及术后疼痛,减少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压力,成为骨科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35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也随之提高,这种疾病对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重大危害。然而,由于股骨粗隆间血液循环较为充足,这种严重骨折极少不愈合,但甚易发生髋内翻。保守治疗尽管可以有效恢复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功能,但是具有高病死率和致残率。
26
骨科收治的患者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干预,但是手术本身有一定的风险,加之骨科患者一般存在组织损伤情况,肢体活动度受限,自身的体验感、舒适程度不理想,在手术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术后康复[1]。
63
锁骨骨折是骨科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3%。据朱兴涛等的研究,锁骨中段骨折可分为四种类型,其中Ⅰ型和Ⅱ型非手术[3]治疗的预后良好;Ⅲ型和Ⅳ型属于粉碎性骨折,其治疗方式始终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96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吴门医派非手术治疗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
32
术中常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但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阻滞不完全状况,因此术中多采用丙泊酚等镇静药物维持麻醉,但可能引起呼吸抑制。相关研究发现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常规麻醉药物的镇静及镇痛作用效果显著,且能够减轻对患者呼吸影响[4]。
传统的后外侧入路因其解剖标志明确、暴露充分、技术成熟,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然而,传统后外侧入路手术过程中需切断梨状肌及其他外旋肌群,虽然能够较好地暴露髋关节,但也增加了术中对肌肉和软组织的损伤,可能导致术后脱位风险增加及康复时间延长[2]。
27
单髁置换术( UKA) 和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对老年终末期膝关节骨关节炎( KOA) 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 TKA 相比,UKA 切口更小,术后恢复更 快,可以获得更大的膝关节活动度( ROM),尽管有研究显示 UKA 的假体生存率低于 TKA,但仍是内侧 KOA 的一种选择。
13
肱骨近端NeerⅡ、Ⅲ型骨折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手术成为主流选择。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骨折复位效果满意,但存在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等缺点。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PPO)因出血少、骨折愈合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开展[1-3]。
20
膝骨关节炎(KOA)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要临床表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是治疗中、重度内侧间室伴软骨下骨磨损严重的KOA的常用方法[1-2];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终末期KOA的最终选择[3]。UKA与TKA各有优势及特点[4]。
23
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膝骨关节炎广泛、有效的方法,下肢力线和相关角度的精确测量对提高TKA的临床疗效、关节置换假体生存率有重要的意义[1-2]。研究[3-4]表明,数字化技术测量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下肢力线在TKA手术计划中有较大的优势。
21
气囊止血带被广泛应用于四肢骨折及关节置换术中,它可以帮助减少术中出血、清晰手术视野,有助于加快手术速度[1-2]。传统方法是采用大腿根部捆扎气囊止血带,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创面疼痛加重、神经肌肉损伤、软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DVT及休克等不良反应[3]。
33
研究[3]表明,THA治疗单侧DDH后,非术侧髋关节10年内骨关节炎发生率约为40%,其原因尚不明确,其中10%~20%的患者需接受THA治疗。小Wiberg的外侧中心边缘角(LCEA)已被确定是非术侧髋关节骨关节炎发展的一个高风险因素[4],因为当LCEA过小时,髋关节畸形将导致应力分布异常,从而使髋关节发生病变[5-6]。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0.997
影响因子:1.063
影响因子:0.830
影响因子:0.701
影响因子:1.57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