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骨折主要指骨结构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缺乏连续性,老年人是高发人群,手术是基本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具有较长的恢复时间[1]。术后恢复期,患者在手术创伤的影响下必须卧床休息,这时运动量较低,极易有血肿、疼痛等情况出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加上生活不便,极易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产生,如果没有及时干预,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2]。
21
0
髋关节置换术是指,将人工制造的假体固定在正常骨质上,取代患者病变关节,恢复其关节活动功能。在临床中常用于多种骨性疾病的治疗,如创伤性关节炎、股骨颈股骨折、持续性的关节疼痛等均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城乡居民中老年人群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19
科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危科室,骨科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率为2.4%~6.49%[1],DVT是术后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医院内病人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DVT发生影响因素较多,除自身因素外,麻醉、手术方式、特殊手术体位导致的长时间制动等术中因素也可增加DVT发生风险[2]。
53
膝外翻畸形是临床常见的膝关节冠状面畸形之一,原因多为股骨远端髁上部发育不良,其可导致膝关节载荷分布不均,外侧间室载荷增加,软骨破坏加速,易发展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远端截骨术(distal femur osteotomy,DFO)可通过改变下肢力线,调整膝关节内外侧间室载荷分布。
34
胫骨骨折是老年群体常见关节内骨折,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胫骨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0.9%,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老年群体骨强度降低及骨质量减少等原因,胫骨骨折发生率逐年升高。胫骨骨折多需要手术进行治疗,但手术过程需要麻醉,由于老年群体自身身体素质差、耐受性有限等因素,麻醉和手术对机体造成一定刺激。
16
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骨关节疾病,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治疗方法。我国髋膝关节置换病例数从2011年的22万例增加到2019年的97万例,增长了3.4倍。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是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失败的最常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54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2骨科,3麻醉科,山东 济南 250031股骨头坏死是由于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导致股骨头的解剖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引起股骨头塌陷,最终引起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1]。股骨头坏死的病因主要有创伤、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过量饮酒以及其他疾病等[2,3]。
30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指静脉血管内形成血栓,造成血管被完全或部分阻塞。在微创外科手术中,患者常因术中存在组织创伤而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以及术后长时间卧床或活动减少等,导致患者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而形成血栓,以左下肢多见,为微创外科手术常见的血管并发症之一。
20
2018年6月~2021年6月,我科对19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侧卧位骨盆固定架维持术中侧卧位的摆放,效果满意,报道如下。本组196例,男84例,女112例,年龄55~96岁。股骨颈骨折16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例,髋关节发育不良6例,均行髋关节置换术。左侧94例,右侧102例。侧卧位骨盆固定架实物外观见图1,主要用于维持患者术中侧卧位的摆放。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FHR)、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等。各种术式的手术效果、临床疗效报道不一。2015年1月~2021年12月,我科采用PFNA与FHR治疗1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本研究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报道如下。
外踝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伤后常因下胫腓后联合的牵拉致后踝撕脱性骨折。对于无移位的外、后踝骨折,通常采取外固定非手术治疗方案;而对于有移位的外、后踝骨折,因其明显破坏踝关节稳定,故应首选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入路包括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联合入路,固定方式包括钢板、拉力螺钉、张力带、克氏针等,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14
骨组织的切割、铣削及钻孔作为骨科手术的重要步骤,不仅需要保证精准切除目标骨组织,而且也要避免损伤邻近的血管、神经、肌肉等重要解剖结构。在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之前,骨组织切割操作的安全性主要依赖于主刀医师的主观感觉及手术经验,存在精确度低、可重复性差、难以标准化等问题。
17
腰椎管狭窄症(LSS)特征性临床表现是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目前,LSS非手术治疗手段虽较多,但总体效果不佳,早期手术有显著优势。开放手术治疗LSS创伤大、出血多,有椎旁肌损伤萎缩的可能,易致术后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为减少开放手术带来的问题,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等微创技术逐步被用于治疗LSS。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疾病,好发于老年人,以疼痛、肢体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临床针对该疾病通常采用手术治疗,可实现对骨折部位的有效修复[1]。但是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较易出现肿胀,究其原因为骨折后局部组织间隙容量负荷增加,可导致炎症因子堆积、肌肉痉挛,对血液循环系统、淋巴系统造成影响,从而出现肿胀的病理表现[2]。
2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其引起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关节炎的重要方法,能有效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但常导致手术部位感染,其中假体周围关节感染最为严重,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万古霉素是针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有效抗生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感染尤其敏感,可用于治疗假体周围关节感染。
影响因子:1.936
影响因子:0.830
影响因子:1.295
影响因子:3.246
影响因子:1.46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