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桃原产于我国,有着结果早、收益快等优点。随着栽培管理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桃树栽培方法弊端很多,高密度栽培已经成为大多数优质高效果园和观光采摘园的重要模式。桃树栽植密度总的趋势是逐渐由稀植向密植发展,这样既提高了果品的产量和品质,又方便田间管理。在现代化果园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栽培技术的创新,桃树密植型栽培技术的使用,实现了桃果的增产、提质、增效。
1、桃树密植高效栽培的优势
1.1早结果,早丰产
密植栽培的桃树,树冠小,光照充足,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快速转化,早花早果,提高早期经济效益。此外,矮化密植园进入丰产期较早,一般在第三年进入,比疏植园早三年左右。
三年生平均产量360kg/667m2,四年生能达到2210kg/667m2,效益成倍增长。
1.2桃果品质好,优质优价
密植园树体没有遮阴的内膛果,无徒长枝结果,果实大小均匀,光照好、色泽好、含糖量高、密植的桃园,通过每年修剪更新,果枝发育更健壮,果实品质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5%~2%,商业化率高。
1.3树体矮小,管理方便
密植果园采用矮化砧或缓凝剂控制树势,树体一般较短较矮,树体行距增大,适合机械化作业,可为桃园作业提供便利,减少果园管理在50%以上的劳动时间。如修剪、喷药、除草、施肥、翻耕、浇水和采摘等田间管理十分方便,大大减轻劳动强度。
1.4便于品种更新换代
密植园早果早丰,很快就可收回投资成本,一旦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可立即淘汰、重建和更换。
高密度栽培更适合保护区和温室栽培,不仅可以推进提前进入市场,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缩短新品种培育年限,恢复优质低产品种的再利用,为发展集约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创造新的有利条件。
尤其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应当对桃树密植型栽培技术进行合理改进和优化,使其更加适应当前桃树栽培的实际需求。
2、建园技术
桃树合理密植,应根据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特点的不同,确定合理的定植密度。露地栽培,推荐采用1.5m×3.5m~5m为主,瘠薄地稍密,水肥好的地块稍稀;设施栽培,推荐采用1m~1.2m×1.5m的密度。
2.1秋季栽植
在土壤封冻以前栽植为好,这样春天苗木先发根系后发芽,成活率高,发芽后长势旺,利于第一年培育出壮苗。
2.2春季建园
宜选择土层较深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不得重茬,上茬未施含氯肥料。
2.3定植
先按设计密度拉线确定定植点,在定植点上挖深60cm,宽60cm的定植穴,将穴内及四周泥土碎细,挖出的生土与熟土分别堆放在定植穴的两旁;定植前将苗木根部在水中浸泡24h,剪掉病虫根和劈裂根,再用生根粉溶液浸泡根部3min~5min;定植时,将苗木根系在坑内分布均匀,理直、理顺,分层压入细土,定植深度与苗木长在圃地里的印痕持平。然后及时浇水,必须浇足浇透,每株浇水10kg~20kg左右,以后视天气情况,5d~7d浇一次,连浇2次~3次即可,这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关键。
3、整形修剪技术
桃树完成定植后的第1年就应该对其进行整形修剪,此过程中主要包括了定干、夏剪和冬剪等环节。
3.1树形
密植栽培桃树通常采用“Y”型、“塔”型,合理修剪,增强树势,干高40cm~60cm,两大枝,全树配置在相对位置,在距地0.6m发育1、2侧枝,从第一侧枝40cm~60cm栽培,方向与第一侧枝相反。两主枝夹角45°,侧枝开角50°,侧枝与主枝夹角约60°。
3.2结果枝组配置
每个主枝上留有3个侧枝,主枝和侧枝上分别布置枝组和果枝。通过控枝、剪枝、拔枝等操作,降低树高,简化树形,树体一般不超过2.5m,使树体、大枝都始终能充分、合理占据和利用应有的空间,使叶片能够拦截最大的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3.3枝梢处理
新梢平均长度30cm~40cm,无秋梢或秋梢很短,枝条粗壮,节间短,芽饱满,优质中短果枝占80%左右,为人们开展林木管理和地下田间作业创造了条件。
4、肥水管理技术
4.1施肥管理
4.1.1施肥量。
有机肥的施用量应达到3m3~5m3,既能补充养分又能改良土壤。同时,应根据产量、土壤、品种、树龄、树势和有机肥施用量的差异,科学确定化肥的施用量。化肥用量可根据桃树幼龄情况确定,种植1年~3年的树木施氮量分别为8kg/667m2、12kg/667m2、15kg/667m2。磷、钾的用量可与氮的用量相同。果实成熟期每100kg果实施纯氮0.7kg,磷钾肥施用量的比例一般为N∶P2O5∶K2O=2∶1∶2。中微量元素肥秋季可配合有机肥施用,每2年~3年施一次。
4.1.2施肥时期与方法。
(1)秋季施基肥。时间是从九月下旬到十月中旬。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包括农家肥、生物有机肥、豆饼肥等,还有部分化肥(占年化肥用量的1/3)。有机肥采用沟法施肥,行间或植株间开沟,沟深、沟宽分别为40cm和50cm。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并在施用时与表土混合后再回填。(2)追加肥料。追肥次数和周期应根据品种差异和生长情况灵活控制。中早熟品种在硬核期和养分回流期施用两次。施氮量为年施氮总量的40%和60%,施磷量为年施磷总量的40%和60%,施钾量分别为年施钾总量的60%和40%率。中、晚熟品种在花蕾生理分化期、果实膨大期和养分返还期前施用3次,采用辐射沟施肥或浅刨法追施。
4.2水分管理
4.2.1灌水时期。
(1)萌芽至开花前。此阶段灌水应透水一次,透地深度80cm左右,以促进发芽开花,提高坐果率。(2)硬核阶段。这一时期需水量大,对缺水极为敏感,必须保证供水。湿润土层灌水量宜为50cm。(3)果实膨大期。这个时期的供水充足,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增加果实,提高品质。果实发育中后期要注意均匀灌溉,保持良好稳定的土壤墒情。(4)果实采收后。在此期间,根据土壤湿度适当进行灌溉,以延缓叶片脱落,促进花芽分化和树势恢复。(5)秋季灌溉。为促进根系生长,秋季施基肥,浇水一次。(6)冬季灌溉。一般在结冰前浇1次结冰水,灌水量应为灌水后渗入土壤60cm的水量。
4.2.2灌溉方法。
有沟灌、树盘浇水、喷灌、滴灌,具体方法可根据当地经济条件、水资源、水利设施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5、促花控旺技术
5.1 PBO调控技术
PBO为复方制剂,能抑制新梢生长,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促进养分向花果的流动和分配,促进花的形成,加速细胞分裂和伸长,有利于着色,也促进了新根的发展。
1年生旺树,在7月中和8月中旬各喷一次100倍液~120倍液;盛果期树,在新梢长20cm左右时,喷100倍液~150倍液,以后每15d~20d喷一次,连续喷4次~5次。
5.2多效唑应用技术
长势偏旺树体,可在新梢长到5cm~10cm时,对上部和外围旺梢叶喷多效唑100倍液,下部和内膛弱枝切勿喷施。
6、病虫害防控技术
结合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优先使用农业和生物防治措施,推广使用杀虫灯、粘虫板、生物制剂和生物天敌等绿色防治技术。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以植物源和矿物源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农药。改进农药施用技术,提高防治效果,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6.1农业防治
打扫园地,及时清除病枝、病叶、病果,清理枯枝落叶,带到园外焚烧;翻耕土壤,减少越冬病菌和害虫的数量;合理负荷,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
6.2物理防治
利用“迷向剂”即内园释放大量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干扰害虫交配,降低虫口密度;进行糖醋液、性引诱剂诱杀,黄色黏虫板捕杀,人工振落捕杀等物理方法防治;进行果实套袋切断病虫害侵害途径。
6.3生物防治
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将天敌昆虫(如瓢虫、螳螂、毛螟、螨类等)、矿物农药和生物农药(如硫磺合剂、藜芦碱、苦参碱、除虫菊、苏云金杆菌、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僵菌等)用于防治桃园病虫害。
6.4科学使用农药
选择合适时间,适时用药,在发病初期或前期用保护性预防药剂,治疗性药剂用药也不能太晚;选择安全、有效的药剂,做到对症下药;按农药使用说明书准确掌握农药适宜的使用量、使用浓度,以免产生药害;采用正确的农药使用方法,保证施药质量,充分发挥农药的防治效果,有效避免或减少杀伤有益生物以及药害和农药残留;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喷药,并注意气温变化。
参考文献:
[1]李翠秀.桃树密植型栽培技术要点[J].农家参谋,2020(20):56,170.
[2]高群,单明.桃树高效丰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1):75.
[3]蔡雪梅.桃树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J].乡村科技,2019(35):77-7.
文章来源:付淑瑞.桃树密植高效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21(14):168-169.
分享:
石榴(Punica granatum L.)属于落叶灌木类果树,果实为浆果类[1],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受到广大中国消费者的青睐[2]。但目前中国繁殖石榴苗的方式较为单一,采用的繁殖方式主要为扦插繁殖[3]和组织培养繁殖。因此,建立快速繁殖无病毒的石榴组培苗技术已成为石榴发展行业需要攻克的重要问题之一。
2023-12-05冰糖橙属于芸香科柑橘属常绿果树,是经普通甜橙芽变而来的一个品种[1],汁水多、果肉脆、香味浓郁、皮薄核少,营养丰富[2]。冰糖橙最早起源于湖南黔阳(今湖南省洪江市),该市生产的冰糖橙品种极具特色、果实品质好,在国内柑橘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湖南省主要冰糖橙产区有两个,分别是麻阳苗族自治县和永兴县[3,4]。作为主产区之一的永兴县,现有冰糖橙栽培面积4 330 hm2,素有“中国冰糖橙之乡”的美称。
2023-12-01虽然桃树属于多花、坐果率高的树种,但是由于缺乏授粉受精条件,花期或临开花前雌蕊受冻易造成落果;花期缺乏氮素供应亦能引起落果;植株因光照不足而引起同化养分缺乏,就会增加落果;出现干旱,由于中午干热,叶片的蒸腾作用盛,果实水分被争夺会造成落果;如遇大暴雨,土壤水分过多会造成果实脱落。
2022-03-16野生果树具有人工栽培果树不具备的诸多优点,如口感独特,营养成分高,纯天然,无污染等。其用途广泛,适合加工利用,综合效益显著。野生果树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类型,其对环境适应性、抗逆性更加突出,并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生物体质,为果树遗传改良带来诸多可能。
2021-09-08山东省是近年果树栽培发展最为迅速、种植面积最大、栽培种类最多且技术最先进的省份。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青岛属海滨城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有丘陵、平原、洼地等多种地形,以棕壤为主,其次为砂姜黑土和潮土,种植条件优越。
2021-09-08在林业果树的种植过程中,要想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做好林业果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林业果树的种植技术水平,最大限度的保证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林业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在种植林业果树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和技术人员需要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林业果树达到丰产、提质的目的。
2021-09-02以10个桃树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桃花雌雄蕊发育状况对自然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桃树品种中多数品种的花存在雌高型、等高型和雌低型类型,而不同类型的花对自然坐果率存在差异,其中春蜜等高型花自然坐果率最高;中油5号雌高型花自然坐果率最高;中秋王7属雌低型花类型,该类型花自然坐果率最高。
2021-08-31在走访调查赣南脐橙主产县主要技术人员、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制约当前赣南脐橙产业发展的一些新瓶颈问题:品种结构过于单一、脐橙品质有所退化、产业发展势头过旺和产业发展后继无人。针对赣南脐橙发展新瓶颈问题,分析、研究赣南柑橘产业发展新思路,提出提升脐橙品质和优化赣南柑橘品种结构等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2021-08-31桃原产于我国,有着结果早、收益快等优点。随着栽培管理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桃树栽培方法弊端很多,高密度栽培已经成为大多数优质高效果园和观光采摘园的重要模式。桃树栽植密度总的趋势是逐渐由稀植向密植发展,这样既提高了果品的产量和品质,又方便田间管理。在现代化果园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栽培技术的创新,桃树密植型栽培技术的使用,实现了桃果的增产、提质、增效。
2021-08-23沧州枣树栽培渊源流长,具有3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沧县、河间、献县、泊头、青县、盐山、南皮等县(市)都是小枣盛产之地。金丝小枣因其风味独特,成为我国红枣中的珍品,金丝小枣产业也成为沧州枣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沧州市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沧州金丝小枣枣园栽培面积仅占最适宜的土壤类型的一少部分。
2021-08-20人气:7412
人气:5956
人气:5281
人气:5053
人气:472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果树学报
期刊人气:203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9-9980
国内刊号:41-1308/S
邮发代号:36-93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925
影响因子:0.91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