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

  2021-08-23    12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日~12月20日收治的128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护理效果和舒适度[采用Kolac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结果:实验组QOL中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GCQ评分中生理舒适、心理舒适、服务态度、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可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和舒适度。

  • 关键词:
  • 人性化护理模式
  • 冠心病
  • 心内科
  • 心律失常
  • 加入收藏

由于冠心病患者年龄普遍较大,各项生理指标均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易发生心律失常,加重病情[1,2]。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可减轻其心理、生理负担。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针对个体患者的护理理念,可有效避开传统护理模式中因护理人员个人问题而造成的疏忽和差漏,保证检查环节的质量[3]。本研究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并探讨该护理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日~12月20日收治的128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等影像学技术确诊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者;②患者意识清楚,具有独立交流能力,可独立或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完成相关量表;③非急性冠心病发作期。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②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患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男33例、女31例,年龄63~78(73.1±5.9)岁,<44岁20例,44~59岁28例,≥60岁16例;体质量指数(BMI):≤28 27例,>28 37例;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20例,初中及以上44例;既往住院次数:≤3次50例,>3次14例;病程:<5年18例,5~10年32例,>10年14例。实验组男32例、女32例,年龄62~80(73.2±6.2)岁,<44岁17例,44~59岁30例,≥60岁17例;BMI:≤28 25例,>28 39例;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21例,初中及以上43例;既往住院次数:≤3次54例,>3次10例;病程:<5年16例,5~10年31例,>10年17例。两组性别、年龄、BMI、受教育程度、既往住院次数、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成立人性化护理模式研究小组,由1名高年资主管护师担任小组组长,2名护师担任小组护理措施实施成员,2名主治医生负责患者病情评估,1名住院医生负责进行数据及反馈信息记录与统计分析。具体措施如下。①依从性护理。由1名负责护理措施实施的主管护师定期对患者进行药物使用方法、病房安全注意事项、禁忌证等健康教育,及时总结患者的治疗行为,纠正其配合不佳的行为。②健康管理。患者入院后指导患者关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全程健康管理”小程序,并指导患者加入健康管理计划,由患者自行浏览小程序内推送的健康知识科普。由1名护师负责指导并监督患者日常运动,心功能Ⅱ级及以上患者嘱其每天进行10~30 min的低体力活动,如散步等;心功能Ⅲ级患者嘱其每天根据自身情况围绕床旁进行步行运动或进行床上锻炼。监督患者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量<6 g,每日限制摄入液体量≤1500 ml。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的治疗诉求,认真记录其反馈的疾病变化信息,有针对性地对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适时采取共情的沟通方式,认真聆听患者及家属所描述的核心问题及对疾病的恐惧点,适时给予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意愿。具体表现为:为患者定期开展心理疏导谈话,若效果欠佳或超出护士能力范围,则主动帮助患者联系心理科会诊并提供专业心理疏导。④疼痛护理。患者心绞痛发作时,指导其放松全身肌肉,立即休息并做深呼吸,以缓解疼痛;疼痛严重者,遵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以减轻痛感,严密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⑤心电监护护理。由于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有突发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故护理人员对其生命体征实时监测,密切观察病情进展,防止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具体注意事项包括:严格检查心电监护连接部位是否正确;机器运行及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心电监护仪与护士站心电监测屏幕显示是否一致等。⑥随访护理。引导患者加入病友微信群,患者在自我护理中遇到问题,可线上提问,以改正自己的行为,控制病情发展[4,5,6]。

1.3观察指标

①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7]对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价项目包括患者的活动能力、精神状态、自理能力、认知能力和睡眠质量。②护理效果:对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评价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8]。其中优为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患者室早次数减少>90%,心率恢复正常;良为室早次数减少50%~90%;差级为室早减少次数<50%。有效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③舒适度:采用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对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4个维度,共28项。该量表采用1~4 Likert评分法,1表示非常不同意,4表示非常同意。反项题1表示非常同意,4表示非常不同意。分数越高说明舒适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QOL评分比较

表1两组QOL评分比较(分,x¯¯±s)

2.2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表2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2.3两组GCQ评分比较

表3两组GCQ评分比较(分,x¯¯±s)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护理模式的要求逐渐增高,传统的护理方法已逐渐被淘汰,而人性化护理模式作为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临床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制订适合患者的饮食、运动方案,提供针对性心理疏导等[9];根据护理相关操作规范针对疾病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变化及时疏导[10]。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如在查房或巡视时主动询问患者的一般状态与必要需求,给予患者被关注、被重视感;充分考虑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行动不便等困扰,主动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翻身、活动等指导,必要时亲自辅助患者下床活动,使家属正确掌握护理技能等,可有效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QOL中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究其原因,人性化护理模式可通过关注、分析患者的特征性监测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护理管理人员应加强科室环境建设,在病房区域设置健康教育栏目,宣传疾病的注意事项等。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GCQ中生理舒适、心理舒适、服务态度、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人性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2,13]。本研究认为,护理人员在进行人性化护理时应以换位思考的模式考虑患者的护理需求,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为护理工作的出发点,不仅关注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疾病变化、心理状态等,还要尊重患者的合理需求,为其提供高质量护理。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年龄较高,护理人员应充分考虑其年龄、认知程度限制情况、心理特点、治疗预期等,对其做好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耐心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治疗过程中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营造温馨的护理环境。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4]王亚萍,王丹琼,徐芳芳,等.精细化护理在机械通气撤机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3):517-520.

[5]戴凌雁,梁明惠,王俊,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陪护患儿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S1):494-495.

[6]张艳,杜灿灿,王荣华,等.基于人性照护理论的关怀实践进展及展望[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2):150-153.

[7]叶文娟,丁选胜.常用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9,17(8):486-490.

[8]薛凤兰,黎金带,杨艇.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18);2370-2371.

[9]谢慧蓉,吴远聪,刘秀梅,等.五常法管理模式联台人性化护理措施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6)1021-1024.

[10]张冰倩,陈雪帷,齐榕,等.人性化护理对鼻咽癌晚期放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2):2192-2193.

[11]刘亚楠,李红.危重症患者家属需求评估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2,27(3):92-95.

[12]宋生琴,张文凤,刘玲玲.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9):132-133.

[13]潘捷,王君花,郑丽君.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12):1525-1527.


文章来源:宋金歌,刘云,马冬冬.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5):76-7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心血管病学进展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

期刊人气:131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3934

国内刊号:51-1187/R

邮发代号:62-165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