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不同顶煤综放开采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

  2024-08-10    3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针对不同顶煤情况下综放开采顶板变形破坏现象,文章从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三个方面,对煤巷的围岩应力状况和变形破坏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放开采采空区侧煤巷的变形破坏,在纵向和水平方向上均表现为非对称破坏模式,不对称变形是在强行开采情况下,围岩受力条件不均匀所导致。

  • 关键词:
  • 不对称变形
  • 侧煤巷围岩
  • 煤矿
  • 综放开采
  • 采空区侧煤巷
  • 加入收藏

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快速发展,厚煤层的大规模开采已成为煤矿实现高效高产的关键手段。由于多重开采,采空区侧煤巷围岩的力学环境呈现不均匀分布的特点,并表现出特定的非对称破坏状态,对于综放开采的采空区侧煤巷,顶煤层厚度代表着顶板岩层移动状态。

我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的难点是软岩、强行开采导致的变形。巷道围岩的控制与塑性区有很大关系,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到巷道支护结构的形态、刚度和强度。张开元等人对巷道围岩塑性区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了巷道围岩应力的非均匀演化规律和塑性区分布特征。王世凯等人从应力和围岩破坏的不均匀性角度,对巷道的矿井压力进行了有效的研究,特别是针对采空区边煤巷的变形问题,也采用了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

本文以采空区侧煤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巷道围岩的变形特征、力学环境和非对称变形进行分析,对采空区边煤巷围岩不对称控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和探索。


1、工程背景


本文的研究背景是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马道头煤矿8404综放工作面,研究的煤层为5号煤层,平均厚16.35 m,可采走向长为4 137 m,倾向长220 m.煤层结构复杂,一般含1~8层夹矸,夹矸总厚度0.14~5.58 m,平均2.04 m.煤层倾角1°~12°.该工作面煤层伪顶为泥岩,厚0.47 m,水平层理发育易风化。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0.74 m.老顶为中粗砂岩、含砾粗砂岩,厚6.83 m.直接底为泥岩,厚0.47 m.老底为粉砂岩、泥岩,厚7.33 m,灰白色,粉砂质。

由于该工作面煤层厚度较大,且工作面在推进开采过程中,顶煤厚度变化也较大,工作面及两巷矿压显现较明显。巷道变形沿垂直和水平方向均呈现“双向”不对称破坏特征,主要表现为顶板沉陷和底鼓。具体变形特性如下:①沿垂直方向,煤柱侧顶板的下沉量远大于实体煤侧,煤柱侧顶板的破碎严重,从最大底鼓的分布位置来看,主要分布在煤柱侧;②沿水平方向,水平顶板的挤压运动导致钢带严重弯曲。钢梯出现弯曲,锚索脱落,形成明显的挤压断裂区。两侧沿水平方向出现大面积移动,煤柱侧肩角区域煤体异常破碎,钢丝网明显失效。


2、巷道围岩应力环境分析


2.1顶板破裂位置与顶煤层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开采条件,巷道的不对称变形特征与顶板煤层厚度有直接关系。随着前盘区回采,主顶板周期性破碎、旋转、下陷,导致采空区回采失败,形成横向的斜梁结构。这种结构很容易受到采矿的影响。由于该地区顶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主顶板裂隙对煤柱巷道的影响呈指数增大趋势。

为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钻孔观测装置对主顶板破裂位置进行监测。

2.1.1观测方案及站场布置

在煤巷的4个典型断面设置观测站,这些断面围岩变形分别是较好、较差、中等和严重,前面顶板的垮落带厚度分别为10.4 m、6.2 m、8.1 m和9.2 m,各观测点分布,如图1所示。以巷道中心线为顶板边界,将边界两侧的顶板定义为煤柱顶板和实心煤顶板,根据巷道中心线等间距钻孔,分别在煤柱侧顶面和实体侧顶面设置5个钻孔。受采矿的影响,顶板破裂或下沉时,其破裂面不会变得光滑平整。在水平剪力、垂直压力和顶板岩层各方向运动的作用下,纵向和横向裂缝演化为裂隙带、离层、径向位错和裂隙组,从而确定顶板主裂缝位置。

图1顶板钻孔布置示意

2.1.2观察结果分析

当顶煤厚度为10.4 m时,顶板主破裂线位于采空区侧,距离煤柱边缘-0.75 m;当顶煤厚度为6.2 m时,顶板主破裂位置在固体煤侧,距离煤柱边缘30.35 m;当顶煤厚度为8.1 m时,主顶板破裂线位于巷道上方,距离煤柱边缘27.68 m;当顶煤厚度为9.2 m时,主顶板破裂线位于煤柱上方,距煤柱边缘12.3 m.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前盘区的垮落带厚度增加,主顶板断裂线位置向采空区侧移动,在一定的垮落带厚度范围内,随着垮落带厚度的增加,巷道变形越来越严重。当顶煤厚度达到极限时,巷道围岩处于有利状态。

2.2巷道围岩不对称变形的内在原因

典型断面的钻孔观测结果表明,围岩的非对称变形破坏与顶板煤层厚度密切相关。其主要原因是不同的顶煤层厚度导致采空区充填程度不同,主顶板岩层旋转程度不同,导致巷道围岩应力环境不均匀。这种不均匀的围岩应力环境是巷道不对称变形破坏的内在原因。如图2(a)所示,当前盘区垮落带厚度较小时,顶板主破裂线位于实体煤上方。由于直接顶板岩层的破碎和膨胀作用,可以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减小主顶板岩层的破碎和挠度。随着顶煤层厚度的增大,顶板断裂线位置向采空区侧移动,如图2(b)和图2(c)所示,采空区充填程度较差,主顶岩层旋转程度较大,煤壁支撑关键块体的影响越来越小,围岩变形加剧。屈服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如图2(d)所示,主要屋顶的旋转程度增加,导致局部应力集中在岩石块铰链,创建塑性状态的岩石,导致整体的不稳定结构,此时断裂线在采空区侧,巷道围岩已恢复到初始应力状态。

图2不同顶煤层厚度下的主顶板断裂线位置


3、非对称变形机理的数值模拟分析


3.1数值模型的建立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非对称变形破坏的形成原理,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煤柱巷道周围的应力环境进行建模和分析。顶煤层的厚度分别对5 m、7 m、9 m和11 m的巷道围岩进行了数值模拟。岩石力学参数的获取过程如下:首先,对煤体和岩体进行物理力学实验。由于岩样是在实验室中进行处理,与原始地质环境完全分离,所测力学参数与实际情况不符,需要进行修正。单轴抗压强度为实验室试验结果的0.284倍;煤岩岩体的弹性模量、黏合力和抗拉强度约为室内试验结果的0.1~0.25倍,泊松比约为室内试验结果的1.2~1.4倍。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煤岩体的弹性模量、黏合力和抗拉强度为室内试验结果的0.2倍,泊松比为室内试验结果的1.2倍。在室内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得到了数值模拟所需的煤岩体参数。

考虑到开采过程中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确定模型左侧至巷道的边界为50 m,根据右侧工作面长度建立模型。模型采用Mohr-Coulomb破坏准则,展示出采空区侧煤巷的非对称应力分布特征和围岩变形特征。

3.2数值结果模拟分析

围岩不对称变形与顶煤层厚度和顶岩层的旋转水平挤压有关。为了研究水平应力的不对称分布规律,沿巷道顶板向上2 m间隔设置水平测线,巷道顶板水平应力分布规律如图3所示。

分析如下:

1)在一定的崩落厚度范围内,水平应力降低,浅屋顶部分的煤柱实体煤深、水平应力基本上呈现降低的趋势,屋顶煤柱一侧的压力总是高于实体煤一侧的压力,应力分布不均匀。随着垮落带厚度的增加,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越来越明显。在不均匀水平应力的连续作用下,容易造成煤柱侧顶板的破碎,如图3(a)所示。当超过极限崩落厚度时,如图3(d)所示,巷道顶板应力减小,顶板应力分布不明显。

2)从巷道顶板向上,水平应力发生突变,突变位置随着顶煤层厚度的变化而变化。当顶煤厚度为5 m时,水平应力突变点距顶板5~6 m;顶煤层厚度为7 m时,水平应力突变点距顶板7~8 m;顶煤层厚度为9 m时,水平应力突变点距顶板9~10 m;顶煤层厚度为11 m时,顶板水平应力突变点距顶板11~12 m.当顶煤厚度增加时,突变位置逐渐转移到屋顶位置,突变位置均在煤岩界面附近,上下接口的水平应力差异在突变位置增大,导致上下地层的运动是沿着夹层水平滑动,使得不对称顶煤层压力作用在巷道对称支护上,必然导致巷道的不对称破坏。

图3不同顶煤层厚度巷道顶板水平应力的分布规律


4、结 语


1)综放开采煤柱巷道围岩变形受到强行开采时是不对称的,围岩应力的不均匀性是造成不对称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

2)在一定的垮落带厚度范围内,随着垮落带厚度的增加,主顶断裂线位置由实体煤侧向采空区侧移动,但当达到顶煤层最大厚度时,主顶板沿煤柱边缘发生失稳,巷道围岩应力恢复到初始应力状态。

3)巷道原有支护结构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对称支护结构受到的非对称外力时,极大地降低了其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围岩的协调变形。


文章来源:吴玉泉.不同顶煤综放开采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J].煤,2024,33(08):95-9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煤矿机械

期刊名称:煤矿机械

期刊人气:194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单位:哈尔滨煤矿机械研究所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煤矿

国际刊号:1003-0794

国内刊号:23-1280/TD

邮发代号:14-38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