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下文深入剖析了当前科技金融发展的情况,并且研究了在科技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企业本身及相关政府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和中介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应对政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建议,希望能够使科技企业更加的发展壮大。
一、拓展融资渠道
相关机构应当加强对于科技金融的投资力度,首先逐步健全融资的机制,尽量扩大融资的途径和渠道,即在传统的融资方式的基础上再增加新型的融资方式,以获取更多融资。比如现在新兴的众筹,就是一种先进的融资方式。与此同时,要对中小型的科技企业加大帮扶的力度,使其更好的发展,还要同时保全银行及企业两方面的获利。在对待风险较高的项目时,要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估,然后再决定给予一定的金融资助。
二、加强企业自身管理
在外界帮助下,企业本身也要进行整改,重点在财务管理与产业结构方向上做出适应性调整,建立信用机制,提升自身可信度,使得金融机构信任企业并给予融资,获得更好的融资服务。另外,企业应做到运营规范,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三、建立良好的中介体系
为保障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良好关系,达到互惠互利的目标,相关政府机构应建立并完善中介体系,以一个安全公平的公共服务平台来为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作为一个媒介使两方都能够获得真实且有效的信息和有保障的服务于支持。在这方面,政府机构可以通过投入资金创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网上信息交流与科技创新服务的平台,来统一收集管理信息,以此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真正解决信息不对等的问题,逐步达到信息公平公正沟通的目标,以推动科技企业更好发展。
四、完善相关政策
要完善相应的政策,国家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再依据国内基本国情来制定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战略,以此寻求最为合适的方针政策。此外,将重心放在促进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以及中介体系三方的有机结合,再达成帮扶资金的合理分配,使得资源能得到合理分配。建议在科技金融参与各方形成的委员会的基础之上,对相关机构以及人员进行比较合理的协调,共同对国家科技金融发展的方向战略做进一步的规划以及政策指引。让科技金融的发展努力的和实体经济相适应,对金融业发展转型以及风险防控做更好的推动,最终对发展目标以及基本原则进行确定,既要支持科技创新又能有效的进行监管,并且积极适应国家相关政策,抓住“弯道超车”的机遇,使它成为提升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根本和基础。
五、促进资本市场多样化
相关机构可以通过支持与指导建立起创业投资基金,并对其进行较为专业的管理,使得财政资金能够发挥出其最大效益,以此吸引民间资本以及海外风险投资。创立投资基金能够支持并且引导中小型的科技企业实现技术创新。
六、加强信息安全立法和保护
关于网络以及信息安全的法律规定与监管规范要进行不断的深化。可以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对开展科技金融业务相关的公司等重要的社会力量更好的进行支持以及引导,更好的参与以及制定各地区信息安全保护的相关标准规范,针对各种各样的具体实际问题,一定要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使法律制度可以在真正的意义上落实,在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开展科技金融业务的企业一定要做好用户数据的保护以及安全事件的管理。
七、推进金融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如果金融机构的监管方面比较到位、风险控制的比较好,在这种前提下可以利用多种方式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开展合作关系。同时要鼓励那些同类型的一些中小金融机构本着自愿的原则通过相关部门或者行业协会进行协调,在监管部门的指导基础上和金融科技公司之间进行合作,比如:一些农村信用社以及中小保险公司等。共同的构建以及开发比较统一的信息与技术系统平台,可以保障开发成本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降低,更好的对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水平起到推动的作用,最终实现风控能力的提升,更好的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八、结束语
对于科技金融发展中的新形势新政策,政府、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和中介体系都应该努力适应并积极寻求调整方法,以便能够与新形势新政策做到无缝衔接,把握机遇,使科技金融政策能更好的服务于科技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涂航."科技金融政策发展及对策研究——以东湖高新区为例."[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4:40-45.
王燕燕.科技金融政策发展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2020,(3):79.
分享:
自2015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后,我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从2016年的1975.31亿元上升到2022年的8612.92亿元,增长了336.03%,位列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前三。制造业作为第一碳排放大户,碳排放在总体碳排放量中占比始终处于60%以上。
2024-12-16为了支持这一绿色经济转型,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绿色金融工具,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和绿色保险,以鼓励各经济主体积极参与这场绿色革命。在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更是强调了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4-11-05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投融资活动变得更加频繁。国有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要注重管控风险,应对市场的挑战和变化。作为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的关键环节,风险管理对国有企业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024-09-10随着商贸流通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方不断深化金融支持,相继出台金融政策,不断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服务加快向商贸流通领域倾斜,服务领域不断延伸,金融产品和服务日益创新,金融业和商贸流通业融合日趋紧密,有力推动了商贸流通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变革。
2024-09-09债务违约对企业而言是极具破坏力的事件,会对企业运营产生致命打击,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债务违约还会引起风险的扩散和传染,严重时会形成系统性风险。因此,时刻关注企业债务状况,控制和降低债务违约风险,对于企业生存发展和金融市场稳定都十分必要。
2024-09-02绿色金融是指在金融活动中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纳入考量范围,推动相关项目和行业向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的金融业务。在当前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产业和环保项目的支持。
2024-08-28金融学专业作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金融市场需求的重要学科之一,为培养金融行业人才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技术的发展,研究性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关注和应用。研究性教学法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和问题解决的过程,通过实践和研究项目的开展,使其在真实的情境中深入学习和应用金融学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2024-07-31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态,正逐渐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数字金融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为基础,实现了金融服务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数字金融的发展也对企业融资与风险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持。
2024-07-31品牌是针对产品、服务和文化的评价与认同,品牌价值已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和衡量企业市场软实力的核心指标。2022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强调将“品牌卓著”列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
2024-07-04在当今全球平台经济浪潮的蓬勃发展和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背景下,阿里巴巴、腾讯、滴滴等大型企业都在其社交媒介、电子商务、移动端出行、生活信息服务等各领域中构建了多种多样的新型互联网平台。新兴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发展,更需要企业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
2024-06-19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新金融
期刊人气:1565
主管单位: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金融
国际刊号:1006-1770
国内刊号:31-1560/F
创刊时间:199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3.141
影响因子:0.792
影响因子:0.818
影响因子:0.401
影响因子:0.24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