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以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学习、注意力、执行功能障碍)、阴性症状(社交退缩、思维贫乏、情感平淡)、阳性症状(言行紊乱、妄想、幻觉)为主要表现。神经发育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与神经发育障碍有关。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育早期出现的某些神经病理变化,会导致个体心理整合功能异常,进而促使患者于青春期后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16
0
我国对SCZ病人述情障碍的研究多从应对方式、自尊状态等角度进行[6]。疾病不确定感是指当个体遭遇与疾病相关的问题时,由于缺乏足够的能力做出判定,无法主观地评估自身的疾病状况,从而产生对疾病发展进程和结果的不确定感。
37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感知、思维、情感等障碍为主要特征表现的常见重性精神疾病,药物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但在病情发展中,患者还会出现社交孤僻、对生活失去兴趣等阴性症状,这些症状无法通过科学用药消除,需要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来改善患者的精神活动,促使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24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中常见疾病类型,临床被定义为一种慢性的精神障碍,包括患者个人感觉、知觉以及行为的异常,是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社交的疾病之一[1]。精神分裂症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群体,但疾病常发作于青壮年时期,患者以自身感觉、思维逻辑及情感体验障碍为主要表现[2]。
22
慢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系列症状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疾病,引发其发病的因素多种多样。以致,该病的病因至今仍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这种疾病的发病和发展与精神、社会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1]。用药能治疗慢性精神分裂,但是长时间使用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
21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不确定、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效果不同、病程迁延的严重精神疾病,是导致精神残疾的主要疾病。该病总体疾病负担较重,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有研究报道,全球精神分裂症时点患病率为3.4‰,年患病率为5.5‰。亚洲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为2.5‰,远低于非亚洲人的8.8‰。
14
精神分裂症会导致病人出现思维混乱、幻觉、行为异常、自杀等症状,如不尽早予以有效干预,将会导致其病情加重,危害病人健康。该疾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及社交,部分病人甚至会出现社会功能严重衰退现象,需依赖他人照护。照顾者是该类病人的行为监护者,不仅需要承担病人的照护责任,还需忍受外界的歧视,身心压力较大。
89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病因未完全阐明、反复发作的严重精神疾病,在全世界人群中普遍存在,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障碍。根据2013—2015年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精神卫生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终身患病率为0.7%。精神分裂症的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3],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49
有研究显示,我国90%以上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主要照顾者为家属[4]。家庭照顾者是残疾病人康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残疾病人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5]。有研究显示,照顾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残疾病人康复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障[6]。
86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维度研究对于揭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复杂性和发展个性化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症状维度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症状以及情绪和行为问题,它们在不同患者之间以及同一患者的不同治疗阶段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10]。
40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且容易复发的严重精神障碍,目前,临床多采用西医药物治疗。奥氮平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之一,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其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发挥作用,疗效较好。然而,该药物也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如体质量增加、代谢紊乱等,进而可能降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导致病情反复,迁延不愈。
32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出现情感、行为和感知异常,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职业功能及社会功能。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相比精神分裂症其他症状早7~9年出现,并随着疾病的发展日益恶化。目前,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及部分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较好,但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有限。
34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程迁延的慢性精神疾病,临床以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和认知损害等为主要症状,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病比例逐年增加,占20%左右。在老年人易发生的各种伤害原因中,排在第1位的是跌倒,占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性死亡原因的首位,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由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平衡功能较正常人差,且更易跌倒。
28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一种精神疾病。氯氮平是该疾病治疗中常用药物[1],其具有较轻的椎体反应、起效快、抗精神病作用较强等特点,但单药效果欠佳。氨磺必利能够选择性结合大脑多巴胺D2与D3受体亚型,逐渐成为抗精神病的首选药物[2- 4]。
35
精神分裂症为精神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情感、感知觉及行为异常,而病人在长期精神状态异常情况下可造成脑部功能紊乱,出现自残、攻击他人等危险行为,给病人及其身边的人群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精神分裂症具有病程长、迁延难愈特点,临床多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以控制病人病情。
20
影响因子:1.370
影响因子:0.936
影响因子:0.358
影响因子:0.203
影响因子:1.423
影响因子:1.112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