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围绕教研员的专业领导力看教研、育素养是一种重要的教研思维方式和教研技术方法。学科教研员的专业领导力出现问题,都是因为自身的"六力"受到了局限,统筹这"六力",用更高层级的方式来修炼,能够使教研局面豁然开朗,甚至迎刃而解。教研员发挥学科教研的专业领导力,创新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143
0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从规范化、人性化、社会化等多个角度对校长职业实施管理,其中职业规范化是管理的重中之重,涵盖岗位职责、职业发展等内容,对校长职业发展起到举旗定向的基础性作用。但当前教育实践中管理校长面临着岗位不规范、职业不规范等实际困难,必须从规范化的职业设计入手,找准管理抓手,提高管理质效,优化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校长的现实路径。
74
教师是教育之本,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科的育人价值,关乎"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就高中教学管理而言,如何构建教师教学能力助推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与现实任务。由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出发,充分考虑教师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依照教学展开的一般逻辑并结合具体教学管理实践,将课程建设、备课、教学实施督导与教学反思交流四个方面作为关键环节。
173
一流的学校需要一流的教师,学校发展离不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前身为始建于1884年的“养正书院”,为长春市第一所官办学校,至今已有137年的历史。学校秉承“濡养正心”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策略,积极构建人文书香校园,创办人民满意学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濡养师生。
78
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核心主体是高品质教师,目标指向是高品质学生。高品质教师应该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躬耕课堂、课程、课题;三课齐驱,在五育并举、三课齐驱的行动中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进而发展学校、成就学生。高品质学生应该展现出品行优善、学业优良、身心优美、情趣优雅、劳动优秀和生活素养强、学习能力强。
454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限于知识,更包含品格及能力的培养,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关系起到了微妙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而这一切,均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有效的沟通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472
“小世界”是成都市锦西幼儿园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理念打造的园级户外混龄创造性游戏区域。以成都市锦西幼儿园为例,对其户外混龄创造性游戏进行探索、思考与分析,旨在充分挖掘游戏中教师支持幼儿自然生长的策略,进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以期为开展同类型游戏活动的幼儿园提供些许参考。
231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也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基本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有效地促进着学生的身心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又有力地支撑着教师的教育信念。直到笛卡尔(Descartes)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名言开启认识论的转向后,自我主体才得以确立。
99
有效的师范生就业制度是推进师范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研究在构建政策文本三维(政策工具、管理环节、演变阶段)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采用政策内容分析法,对我国师范教育创立以来的师范生就业政策进行单维和二维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师范生就业政策工具的使用与历史现实契合度较高,但师范生就业管理各环节政策供给不均衡,政策工具与留才环节间的匹配度不高。
133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教师教育,领导教师教育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发轫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奠基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优化阶段,过渡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振兴阶段,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推动实现了一系列历史性转变,即教师教育目标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教师教育体系由封闭独立向开放贯通转变、教师教育标准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
1036
:近年来,教师伦理研究逐渐成为中西方教育学者共同关注的新焦点。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背景下,中西方教师伦理研究遵循着不同的历史流变,构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路径,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研究特点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中西方教师伦理研究具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这种优势与不足具有互补性和契合性,成为中西方教师伦理研究融合的内在逻辑,并以此形成中西方教师伦理研究的融合发展趋势。
18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国内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热点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农村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缺少内在动力和外在刺激的相互作用,部分农村体育教师出现了思想懈怠而进入了"舒适区",缺少专业素质能力学习和培养的机会而造成的体育教学理念落后等现实挑战。
141
在党建带团建、团建促班建的背景下,应用型院校实行了“班团一体化”机制。在实现团支委与班委融合后,如何科学设置班团干部,并保证学生干部能够在胜任职务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发展,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面向学生干部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培养机会,使其有能力出色地完成班级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干部的能力得到锻炼,觉悟得到提升,最终带领班集体得到全面发展。
149
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解决单纯依赖思政课育人的局限性,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实现"三全"育人。本文通过对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现状分析,阐述了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提出应从培育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新理念、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入手,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529
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如何,直接影响乡村学生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及乡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央4号文件)中提到要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乡村和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是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137
影响因子:0.11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00
影响因子:0.145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