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其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难以替代的重要角色。而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由于身心特征等因素使得他们对科学有效的沟通需求较大,班主任需要在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以科学合理的方式与学生进行高效沟通,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作用,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99
0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科目,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高职学生心理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了学生的方方面面,比如学生性格偏激、价值观念不正确、社会责任意识不明确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内容。
85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规定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各民族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掌握国家通用语是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1087
"职业教育是我国新时期的发展重点之一,职业教育现代化已是趋势。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引领着职业教育的未来。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与一般高等院校有培养对象、校园环境、管理机制上的差异、使得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的提升相较一般高等院校更具挑战性。
141
面对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教师必须时刻更新自我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微课作为一种顺应时代而产生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其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着"微"改变,也使教师的专业发展进入了"微"改革。因此,本文将对微课进行简单介绍,并且阐述微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发展的对策。
445
"双一流"高校建设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各大高校最紧迫的任务,本科生导师制是国内外认可的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模式,是各大高校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在"双一流"背景下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化学本科生导师制取得成效,讨论本科生导师制的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促进本科生教学质量,从而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与借鉴。
97
高校教师有效提供社会服务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基于高校社会服务双向性、丰富性、针对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分析了高校教师提供社会服务存在的缺乏有效组织制度保障,服务途径单一、效率低,服务能力不足、质量低,参与服务的积极性低,缺乏完善的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等问题。
1313
教师分类管理是通过学术职位的多轨运转,实现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能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高校整体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满足多元化的学术职业目标有着重要意义。自2006年高校开始实施岗位聘任以来,部分地方高校已经开始了教师分类管理先行先试的探索,但从总体来看,地方高校在教师管理模式上存在着评价模式以职称为主导。
150
随着在线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爆炸式增长,关于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的研究方兴未艾。基于自我表露有助于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的观点,以某一所在公共卫生事件暴发期间全面开展在线教学的普通高等学校为例,面向在线学习的本科三年级学生展开涵盖教师自我表露、师生关系满意度及学习成效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并对332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
292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发展,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科技化和创新化。教育领域不再以传统教育为主,而是引入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教育模式。其中,慕课就作为一种全新独特的教学模式受到各高校的关注和使用,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是,慕课采用的是线上教学,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与此同时,慕课的到来还给高校教师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59
教师不但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还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高校工会组织有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义务和优势,高校应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水平。本文从保障体系、技术体系、规范体系三个方面初步构建了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基本模型,基于工会组织的视角下,提出了完善教师心理健康服务的具体措施。
175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当前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教师群体的外在专业化转变为教师个体内在的各项专业化提升。学分制作为高校管理制度中的其中一项,从制度上保证教师专业健康发展,更好地进行学分制管理,对于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1
创新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也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高校的专业教育中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培养更具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调查当前高校专创融合的现状,发现还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视角下,提出高校专创融合的实施方法。
228
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与教师信息素养出发,结合当下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进行阐述说明。在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是知识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也是人类解开自然之谜的向导。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要求对教师以及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同。
172
偏听即"选择性的听",教学偏听是一种背离对话教学要求的病态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内容做出筛选,只保留和听取自己想听的内容。教学偏听实则是教师权力的过度使用及由此带来的师生权力失衡,它抑制了班级中学生的"不同"声音,弱化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消弭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176
影响因子:1.598
影响因子:0.116
影响因子:3.092
影响因子:1.353
影响因子:2.100
影响因子:0.40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