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8%,肌少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伴有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征,据文献报道,糖尿病为肌少症的危险因素。
33
0
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表现为肌肉质量和功能的进行性丧失。由于诊断方法和诊断临界值的差异,肌少症患病率差异很大。纳入58 404例患者的一项系统评价估计了普通人群中的总体患病率为10%~27%[1]。肌少症是老年医学的重要问题,因为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进展,并且与跌倒、住院、残疾和死亡等不良结局的风险相关[2]。
54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涉及全身并呈进行性的肌肉质量降低、肌力下降和/或功能减退的骨骼肌疾病。该疾病会增加病人跌倒、骨折、死亡等风险,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费用,给病人及社会带来经济负担。因此,有必要对肌少症病人的疾病知识水平进行准确、全面评估及干预,加强相关健康知识科普。
59
肌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一种渐进性和广泛性骨骼肌疾病,研究表明,在高脂饮食等因素的刺激下,肌间/肌内脂肪(IMAT)在骨骼肌内肌间的蓄积可引起骨骼肌功能和糖脂代谢紊乱,导致胰岛素抵抗,引起肌量减少和肌肉生理功能减退,故减少IMAT蓄积,调节糖脂代谢因子紊乱可能对肌少症预防与治疗有积极影响。
44
肌少症会引发许多不良事件,包括跌倒、功能丧失、身体虚弱,甚至死亡[2]。据报道,肌少症是全球老年人虚弱和残疾的主要原因;60~70岁人群的肌少症患病率为6%~22%,而8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50%[3]。
30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肌少症是炎症性肠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超过1/3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可能患有肌少症。肌少症多见于老年人,其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虚弱、四肢纤细无力、步态缓慢、行走困难,并可能导致骨折和其他相关伤害。
36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是终末期肾病病人应用最广泛的肾脏替代疗法[1]。但MHD病人由于长期透析使体内蛋白质和结合氨基酸大量丢失,加之久坐、久躺等使活动量大大减少,肌少症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2]。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以肌肉质量减少,肌力及肌肉功能减退为特征的进行性、全身性骨骼肌疾病[3-4]。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肌少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寻找肌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对于改善老年人的机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其通过调节血压、水盐平衡和血管收缩来维持机体的稳态。
新近研究认为肌少症可能是T2DM新的并发症,可引起衰弱、跌倒、失能等,最终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下降[2]。营养干预被认为是改善T2DM合并肌少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可调节血糖稳态、增加肌肉质量,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3]。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是改善代谢性疾病和防治肌少症的有效营养干预因子[4]。
39
肌少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疾病,特点为渐进性、广泛性肌量减少、肌肉强度下降、功能减退等,易导致活动受限、跌倒甚至死亡等不良结局[3]。脑卒中患者由于营养摄入减少、基础代谢降低、运动能力受限等因素更易患肌少症[4],其患病率为42%,高于其他合并症患病率[5-6]。
67
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obesity,SO)的中医病名尚无统一共识,常根据其肌肉瘦削、四肢痿废、肥胖等表现归属于“肥胖肉痿”或“肥胖痿证”范畴,推测本病由脾胃素虚、肝肾不足、脾气蕴热导致肌肉失养,或因湿邪困脾伤及肌肉所致[1]。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一种以肥胖、脂肪量过剩和肌少症共存为特征的老年综合征[2]。
研究[3,4]发现ESRD患者肌少症的发生率介于20%~73.5%。肌少症易导致患者躯体功能下降,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并增加护理成本[2],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指南[5]认为识别肌少症高风险特征是降低其发生率的关键,并推荐开发便于临床应用的筛查与评估工具。
21
肌肉和骨骼是承载运动系统的主要器官,其结构及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1]。与增龄有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身体功能减退的慢性综合征被定义为肌少症(Sarcopenia,SP)[2]。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异常破坏,致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疾病被称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3]。
23
肌少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退行性综合征,表现为骨骼肌量减少、肌强度下降和/或身体功能下降,导致老年人跌倒、残疾、失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甚至增加死亡等不良结局等发生风险。肌少症早期症状不明显,疾病发展隐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诊断仪器,故老年人确诊肌少症时生活活动能力已受到影响。
6
肌少症会导致肌肉质量和力量下降,影响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降低生活质量,并可能伴随慢性疾病,增加残疾或死亡的风险〔5〕。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质量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目标之一,也是推动健康老龄化的核心内容,因此,科学认识肌少症及其对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危害至关重要。
1
影响因子:1.120
影响因子:2.985
影响因子:0.290
影响因子:0.997
影响因子:0.420
影响因子:0.812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