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究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教学指导方法

  2021-04-02    15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前,随着学习观念的改变,人们逐渐意识到单纯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周期内学习文化课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习时代”的到来使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变得很快,每个人都需要通过长期的学习活动才能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否则便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如何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呢?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入手,客观分析教师如何指导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 关键词:
  • 学习活动
  • 小学数学
  • 教学指导
  • 数学教学
  • 加入收藏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关注点一直都放在了数学知识的传播速度层面,忽视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心理倾向。然而,从现实角度来看,并不是教师教了多少知识,学生便能学会多少数学知识,而是在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运用与整合行为,否则教师教得再多、讲得再透彻,也很难真正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对于这一现实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做到解放学生的思想,尽量选择一些令学生感兴趣、能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数学活动来实施数学教学,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学习心态,确保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深度思考,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为了让学习真正发生,小学数学教师可从兴趣培养、探究、欣赏活动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具体指导策略如下。


一、以兴趣为切入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一)设计数学游戏,初步激发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游戏活动更有吸引力,且在“玩中学”思想的全面普及下,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能够切实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心态,有利于让学习真正发生。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则要根据教学实际需求来设计数学游戏活动,创新常规的教学形式,以便及时落实兴趣培养的目标,为促使学生真正实现有意义学习做准备。

例如,在《6、7的减法》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一个“30秒计算炸弹”的游戏活动,具体的游戏规则为:笔者会以6、7的减法设计数学算式,每十个学生站成一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抽取运算牌,30秒内得出正确结果则顺利通过,反之,如果无法在规定时间内算出算式答案,则需接受“狼牙棒”的敲打惩罚,且需轮换游戏成员,最终留下来的学生获胜。这个游戏设计了倒计时制度,可以直接唤起学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集中精力计算6、7的减法,可以直接锻炼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当然,为了奖励学生,笔者也会准备一些零食,以便及时奖励学生,让学生集中精力探索6、7的减法的计算方法,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如此,则可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关联生活资源,唤起求知欲望

对于学生来说,相比较他们是否可以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更使其感兴趣的便是他们是否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或者是从数学角度发现解决生活问题的可行方法,以便切实丰富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其从感性思维角度去解读数学道理,展现自己的数学理解,如此,则可有效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更易于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关联生活资源,以便及时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做准备。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在教室内专门布置了一个小摊,上面摆放了很多文具用品,告诉学生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购买,为此,笔者还制作了精美的价签,让学生对照价签付钱。这就自然而然地激发出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开始认真思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可以购买哪些物品,以及各类人民币的大小排列顺序,切实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其中,有一些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准确说出每一类人民币的面值金额,但是对于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大小比较、单位换算却依然存在盲区。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分析了本课知识,使其带着好奇心探究了本课重要内容,从而切实改善了学生的数学认知效果。


二、以探究为主要活动,让学习真正发生


(一)设计探究目标,明确探究方向

学习的真正发生在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实验证明与运用活动,应该切实关注学生本身的数学学习状态,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问题解决的过程。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则要科学设计探究目标,据此明确探究方向,调动学生的求知积极性,让学生有意识地把握住自主学习机会。

例如,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一课的教学中,由于本班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而且也通过前期学习掌握了加法的算理与意义,所以笔者就据此设计了课时目标:分析什么是进位;进位的特点是什么;归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算法。如此,则可让本班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及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真正实现有效学习。果不其然,在明确的探究目标驱动下,本班大多数学生都能集中精力去分析进位的概念,归纳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流程,自觉强调了进位这一关键要点。

(二)丰富数学实验,验证数学猜想

从现实角度来看,数学实验活动可以切实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有利于直接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丰富学生的动手操作经验去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如此,则可让学生带着数学猜想操作数学实验,使其自主验证数学猜想是否正确,无形中可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促使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数学实验教学活动,切实丰富数学探究形式,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操作能力。

例如,在《克、千克、吨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要求本班学生提前测量自己的体重,记录体重秤上所显示的数据。比较巧合的是,本班学生使用的体重秤不同,有的学生是以“千克”为单位记录自己的体重,有的学生则是以“克”为单位记录自己的体重。通过直观数据,本班学生普遍认识到“千克”这个重量单位比较“大”,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应该是“1千克=1000克”。对此,为了让学生顺利验证数学猜想,笔者就鼓励他们积极操作数学实验,利用称重天平测量一些重物,分别使用“克”单位的砝码与“千克”单位的砝码记录物体重量,由此验证千克与克之间的重量关系,从而切实改善学生的数学思维状态。

(三)组织小组合作,改善学习效果

探究活动本身就包含动态的合作交流活动,关注的是学生本身的自主思考与资源共享,是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活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由此落实数学探究,有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习落到实处。

例如,在《三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自主利用竖式方法计算三位数除一位数的正确结果,使其自主归纳计算流程,笔者就引导本班学生自主参与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使其通过组内讨论分析乘除法的内在关联,并利用前期所学到的除法知识去推导三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其中,本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三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这就可切实鼓舞学生的士气,使其产生自信心。


三、以欣赏作为后盾,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欣赏学生的智能优势,让学生重塑自信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教育活动中,学生是否产生了自主学习欲望,将直接决定着学习是否可以真正发生,而这就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育情况息息相关,而赏识活动则可真正让学生树立自信,促使学生实现全面进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欣赏学生的智能优势,肯定学生的智力水平,以便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刻苦学习逐步攻克每一个数学学习难题,使其变得自信、坚强。

例如,在《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利用长跑测试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了在路程一定的前提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同时还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验,通过小车的匀速运动进一步拓展了数学知识,使其分别分析了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路程、速度之间的关系;速度不变的前提下,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本班学生积极迁移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合理推测了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且通过实验活动证明了个人猜想。对此,笔者就及时赏识了学生,肯定了学生的智力能力,告诉学生只要认真学习,自主思考,那么一定能够及时内化数学知识。

(二)欣赏学生的学科能力,让学生幸福健康

数学学科能力是指学生利用所学技能完成问题、解决任务的关键能力,如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等,如果学生可以形成数学学科能力,那么便意味着他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知识,还形成了良好的能力,能够在现实成长过程中利用数学所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对学生的一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因为数学学习进步变得健康、幸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欣赏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以便使其因为数学学习感到幸福、快乐,从而真正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始终以最佳状态学数学。

例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与笔算》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围绕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这一关键词设计了一些口算题、笔算题,还专门设计了限时计算规则,以便让学生紧张起来,使其能够自主参与数学计算活动,检测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于是,笔者就重点表扬了本班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结合课堂习题检测结果,切实鼓舞了学生。果不其然,本班学生在接受表扬时非常兴奋,不再因为数学运算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很认真地总结了计算经验,也自发检验了各个算式结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切实展现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十分关键,可促使学生真正实现持久进步,让学生渐渐寻找到进步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让学生在课堂开端便能产生好奇心,再以动态的数学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及时欣赏学生、关心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宗梅.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性探究[J].华夏教师,2018(32):63—64.

[2]黄晓佩.谈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30):59.

[3]段安阳.深度思考: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关于小学数学思考的深度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8(22):50—53.

[4]周华.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0):211—212.


赵爱青.探究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教学指导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55-5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小学教学设计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设计

期刊人气:2219

期刊详情

主办单位: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9-2544

国内刊号:14-1240/G4

邮发代号:22-443

创刊时间:2000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