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血清cMyBP-C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

  2024-07-15    1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90例非AMI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cMyBP-C、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分析AMI患者血清cMyBP-C水平与CK-MB、Myo、hscTnT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单独及cMyBP-C与hscTnT联合检测对AMI早期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MI患者血清cMyBP-C水平与CK-MB、Myo、hscTn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单独及cMyBP-C与hscTnT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0.76、0.81、0.95、0.98,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单独检测的AUC均低于cMyBP-C与hscTnT联合检测的AUC(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cMyBP-C水平与CK-MB、Myo水平均呈正相关(r=0.381、0.409,P<0.05),与hscTnT水平无相关性(r=0.062,P>0.05)。结论 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 4项指标均可作为AMI发生早期的诊断指标,cMyBP-C与hscTnT联合检测诊断AMI的价值优于上述4项指标单独检测。cMyBP-C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早期AMI的重要指标之一。

  • 关键词:
  • 心肌梗死
  •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 早期诊断
  • 肌红蛋白
  • 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
  • 加入收藏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1],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AMI对指导临床治疗和改善AMI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医生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和心脏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来诊断AMI[2]。反映心肌损伤程度和范围的血清学指标主要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等, 但CK-MB窗口期较窄,不利于诊断近期发生的心肌再梗死;Myo是心肌损伤后水平最早升高的标志物,对AMI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其特异性较差;hscTnT具有较高的心肌特异性,是目前诊断AMI的首选标志物,但其水平在胸痛发生后3~8 h才开始升高,若单独检测hscTnT,可能对早期的AMI无法做出诊断,且hscTnT半衰期较长,不利于诊断近期发生的心肌再梗死[3,4,5]。因此,寻找更优的诊断指标,可在AMI发生早期即可快速准确诊断,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作为一种新的心脏标志物,引起了临床的广泛关注[6]。cMyBP-C是一种位于心肌粗肌丝上的结构和功能蛋白,参与调节心肌收缩和舒张[7]。心肌损伤后,cMyBP-C被蛋白酶降解,并迅速释放到血液中,形成具有特异性的片段[8]。有研究表明,cMyBP-C水平在AMI发病后1~3 h即可升高,4~8 h达到峰值,24~36 h恢复正常[9]。cMyBP-C水平升高程度与心肌坏死的程度和范围呈正相关,且与心电图变化、心肌再灌注情况一致[10]。因此,cMyBP-C具有出现早、特异性强、水平高、半衰期短等优点,可作为AMI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本文分析了cMyBP-C与其他心脏标志物在AMI早期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了cMyBP-C在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AMI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AMI的诊断符合文献[11]中相关标准;(2)既往经冠脉造影检查至少发现1支血管的狭窄程度超过75%,且本次入院经心电图检查确诊。排除标准:(1)伴恶性肿瘤患者;(2)伴有严重的心功能衰竭(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3)伴有严重肝肾功能疾病患者;(4)伴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有妊娠期、围生期或妇科肿瘤病史患者。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90例非AMI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47例,女43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为(63.21±10.93)岁。对照组男44例,女46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为(56.21±11.97)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HN-LL-SWST-202111)。

1.2 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肘正中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置于-80 ℃环境中保存待用。使用Cobase 411仪器(罗氏诊断公司)检测血清hs-cTnT水平;使用Cobas 8000仪器(罗氏诊断公司)检测血清CK-MB、Myo水平;使用cMyBP-C检测试剂盒(纳米金笼胶体金法,南京博天科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血清cMyBP-C水平并读取灰度值,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两组血清cMyBP-C、CK-MB、Myo和hscTnT水平,分析AMI患者血清cMyBP-C水平与CK-MB、Myo、hscTnT水平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单独及cMyBP-C与hscTnT联合检测对AMI早期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MI患者血清cMyBP-C水平与CK-MB、Myo、hscTnT水平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单独及cMyBP-C与hscTnT联合检测对AMI早期的诊断价值

以对照组作为阴性样本,以观察组作为阳性样本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单独及cMyBP-C与hscTnT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0.76、0.81、0.95、0.98,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单独检测的AUC均低于cMyBP-C与hscTnT联合检测的AUC(P<0.05)。见表2。

2.3 AMI患者血清cMyBP-C水平与CK-MB、Myo、hscTnT水平的相关性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血清cMyBP-C水平与CK-MB、Myo水平均呈正相关(r=0.381、0.409,P<0.05),与hscTnT水平无相关性(r=0.062,P>0.05)。

表1 两组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水平比较[M(P25,P75)]

表2 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单独及cMyBP-C与hscTnT联合检测对AMI早期的诊断价值


3、讨论


cMyBP-C是由1 274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0×103的粗肌丝蛋白,位于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有助于心肌细胞的结构维持和调节肌肉收缩。其N端C0~C2之间片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03,是调节心脏生理功能主导者,只存在于心肌细胞内,具有极强的心肌特异性[11]。cMyBP-C有17个磷酸化位点,包括磷酸化过氧化酶活性增生受体γ抗体等,这些位点的磷酸化及去磷酸化对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当心肌供血急剧减少时,这些位点发生去磷酸化导致心肌中cMyBP-C裂解,cMyBP-C及其裂解产物进入血清,最终导致血清cMyBP-C水平迅速升高[12,13]。KENSLER等[14]的研究表明,cMyBP-C在非磷酸化的情况下,能有效稳定粗丝上肌球蛋白头部高度有序的空间结构,而cMyBP-C若发生磷酸化则会使肌球蛋白头部高度有序的空间结构发生紊乱,导致cMyBP-C与细肌丝相互作用。该研究还在心肌梗死模型小鼠心肌肌小节M带上发现了蛋白水解酶切割位点,在小鼠心脏组织中可以检测到cMyBP-C及其裂解片段,认为cMyBP-C是一种对蛋白水解酶灵敏度高的蛋白质,当蛋白水解酶被激活后,粗肌丝立即发生蛋白水解,cMyBP-C及其蛋白水解产物即可释放至血清中,在血清中其水平可在较短时间急剧升高,从而使血清cMyBP-C水平用于AMI的诊断成为可能。

BAKER等[15]在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至发病18 h过程中,每2小时收集1次血清,检测血清中cMyBP-C、hscTnT的水平发现,血清中cMyBP-C出现、水平达顶峰、消失的时间均早于hscTnT,推测其有早期鉴别和诊断心肌梗死的潜力。陈丽俐等[16]通过检测67例AMI患者血清中cMyBP-C、hscTnT水平发现,胸痛<4 h患者的血清cMyBP-C水平明显升高,但hscTnT水平升高不明显,该项研究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MyBP-C、hscTnT鉴别诊断发病至入院时间<4 h的AMI患者与对照组的AUC分别为0.974与0.591,cMyBP-C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9%、100.0%,表明cMyBP-C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诊断早期AMI的灵敏指标。也有研究者检测62例AMI患者及6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中cMyBP-C、hscTnT、CK-MB和Myo的水平,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AMI组患者cMyBP-C水平与hscTnT,CK-MB和Myo水平均呈正相关[17],发病时间<4 h的AMI患者入院时血清cMyBP-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KAIER等[18]发现cMyBP-C与hscTnT的诊断特性相似,但cMyBP-C在胸痛发生早期的诊断效能好于hscTnT,这可能与心肌损伤后hscTnT的释放延迟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单独及cMyBP-C与hscTnT联合检测诊断AMI的AUC分别为0.96、0.76、0.81、0.95、0.98,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单独检测的AUC均低于cMyBP-C与hscTnT联合检测的AUC(P<0.05)。提示cMyBP-C在早期诊断AMI中的优势较其他各指标更大。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cMyBP-C水平与CK-MB、Myo水平均呈正相关(r=0.381、0.409,P<0.05),与hscTnT水平无相关性(r=0.062,P>0.05)。这可能与CK-MB、Myo在AMI发生3 h内即刻升高有关,提示cMyBP-C是早期的心肌坏死标志物,hscTnT与cMyBP-C水平无较强相关性,可能与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的释放延迟有关,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19,20,21]。

AMI黄金抢救时间为患者出现急性胸痛后3 h, 检测cMyBP-C水平可以早期发现心肌损伤,以便及时诊断并进行对症治疗,避免患者病情持续恶化,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少的局限,未来还需扩大样本容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血清cMyBP-C、CK-MB、Myo、hscTnT 4项指标均可作为AMI早期的诊断指标,cMyBP-C与hscTnT联合检测诊断AMI的价值优于上述4项指标单独检测。cMyBP-C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AMI早期的重要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3]焦李楠,同晓娟,党亚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D-二聚体、CK-MB、NT-proBNP水平表达及其同预后的相关性[J].贵州医药,2023,47(11):1717-1718.

[4]朱吉燕.心力衰竭病人外周血α-HBD、MYO、LDH、NT-proBNP水平与心室重塑、心脏储备功能的相关性[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21):3997-4000.

[5]宋虹,汤楚中,何清.AMI患者PCI术前后血清H-FABP、BNP、hsCRP、hscTnT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1,30(2):147-151.

[6]冀会娟,毕彦博,孟慧芳,等.血清hs-cTnT、RLN、cMyBP-C对AMI的诊断价值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21,39(2):340-342.

[11]宋长广,邢学新,陈洪山,等.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CD].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9,7(1):26-30.

[16]陈丽俐,喻伟成,熊海水,等.血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34(3):271-273.

[17]顾遵才,李勋,王正忠,等.血清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24(9):954-958.

[19]韩留洋,张钊旺,汤继海.血清IMA、hs-CRP、PTX3与AMI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及对PCI术后短期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21(7):967-971.

[20]徐进芳,韩亚岩,陈娟,等.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基于远程心电监控指导下Ⅱ期心脏康复的效果[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3,51(10):1167-1169.

[21]马建宏,叶瑞兴,刘长钰,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低氧诱导因子-1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3,51(12):1445-1448.


基金资助: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202211003853);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点研发(2022GK2057);湖南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揭榜挂帅”项目(22JBZ037);


文章来源:李云豪,李菁,彭欢子,等.血清cMyBP-C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21(13):1851-185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心血管病学进展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

期刊人气:112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3934

国内刊号:51-1187/R

邮发代号:62-165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