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和观察组(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SH高于对照组(P<0.05),FT3、FT4、T3、T4、TRAb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显著,能改善甲状腺功能和ALP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指甲状腺激素分泌或合成过量而导致消化、神经、心血管等多个系统呈现高代谢状态,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多、突眼、多汗、手抖、心悸等。近年来老年人甲亢发病率不断增高,但是老年患者一般都为淡漠型的甲亢,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因此容易被漏诊或误诊[1]。另外由于老年人年龄较大,大多合并各种基础疾病,且免疫力都衰退,因此探寻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极其重要。临床多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该疾病,虽疗效显著,但是该药物存在的副作用也多,并且起效较慢[2]。131I治疗在核素衰减期时会释放β射线,导致甲状腺滤泡被破坏,从而使得甲状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另外在治疗期间还能个性化的调节剂量,使得治疗更具靶向性[3]。本文主要探讨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的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中,女16例,男19例,年龄(68.24±3.21)岁。对照组中,女17例,男18例,年龄(68.17±3.09)岁。纳入患者均符合疾病相关诊断标准[4];临床资料均完整;24 h甲状腺吸碘率≥50%;超过2周无碘食物食用史。已排除合并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其他甲状腺疾病;近1个月内有抗甲状腺药物服用史;重要脏器存在严重功能障碍;存在精神、认知障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应用甲巯咪唑(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1773;规格:5 mg),初始量为每次10 mg, 每天3次,待患者症状体征及甲功好转后,进入减量期,约2~4个月用药剂量依照甲状腺素的指标进行下调,之后的5~12个月用药剂量为每天5~15 mg, 进入维持量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131I治疗,空腹口服131I后,测定2、24 h本底、标准源、甲状腺放射性计数,以此计算2个摄碘率,得出结果之后将最大的24 h摄碘率作为最高摄碘率;行放射性核素甲状腺静态显像检查,获取甲状腺相关高度参数和投影面积,计算患者甲状腺质量。经公式计算出给予131I的治疗剂量,即治疗剂量(mci)=每克甲状腺组织使用131I计划量×甲状腺质量(g)/24 h最高摄碘率。依照患者年龄、24 h最高摄碘率以及病情程度等确定131I给药剂量。131I由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0983119)。在剂量确定好之后予以患者一次性空腹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00%;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相,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碱性磷酸酶(ALP)进行比较;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痊愈、显效、无效的情况分别为,观察组19例、15例、1例;对照组10例、19例、6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χ2=3.968,P<0.05)。
2.2 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TSH、FT3、FT4、T3、T4、TRAb值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SH高于对照组(t=7.264,P<0.05),FT3、FT4、T3、T4、TRAb均低于对照组(t=8.046、7.254、20.237、6.335、10.082,P均<0.05)。见表1。
表1两组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
2.3 ALP的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ALP为(143.57±25.06)U/L,对照组为(144.09±25.13)U/L,两组ALP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LP为(93.16±20.37)U/L,低于对照组的(120.73±24.15)U/L(t=5.163,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发生皮肤瘙痒、肝损伤、心律失常、白细胞减少、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的情况分别为,观察组1例、0例、0例、0例、1例;对照组3例、1例、1例、2例、3例。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8.57%(χ2=6.437,P<0.05)。
3、讨 论
老年人患甲亢的原因很多且杂,免疫力减退、生理代谢衰退、各种慢性病等均可能为发病因素。而患上甲亢会引发骨骼、心血管、肝肾等多器官代谢出现亢进以及情绪激动,因此需要探寻有效的治疗方式[5]。常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能使甲状腺过氧化酶活性被抑制,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而发挥作用,但是该种治疗方法存在疗程长、副作用多等缺点,并且停药之后还容易复发。131I治疗该疾病在释放β射线时会对甲状腺组织细胞的结构造成破坏,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进而治疗疾病[6]。相关研究[7]显示,只要把握好使用量便能有效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SH高于对照组(P<0.05),FT3、FT4、T3、T4、TRAb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甲状腺腺泡能摄取131I,还能在局部富集,而131I特异性和亲和力均较高,因此会对甲状腺局部造成破坏而促使甲状腺素生成减少,最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进行抑制[8]。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ALP低于对照组(P<0.05)。ALP能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该项指标水平越高表示骨代谢越旺盛。而通过本研究结果发现,131I能使骨吸收水平减低,使骨密度增强。由于甲亢患者甲状腺素分泌的较多,会使破骨细胞被激活,而骨吸收程度增高会导致患者骨量变少,131I在衰减时产生的射线会使甲状腺滤泡发生萎缩,从而抑制甲状腺素的分泌,最终改善骨代谢[9-10]。本文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表明了131I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显著,能改善甲状腺功能和ALP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喻晖,齐佳,颜喻.放射性核素131碘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46(3):357-361.
[2]王梓延,李光明,杨世坚,等.放射性碘摄取测定技术对131I治疗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23,20(7):31-36.
[3]曲启明.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4):4080-4082.
[4]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0):876-882.
[5]江巍,白盟盟,王海峰,等.左甲状腺素联合碘131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体积、TR-Ab和TPOAb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7):1305-1308.
[6]杨勇,唐国强.放射性131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贵州医药,2019,43(10):1545-1547.
[7]陈薏帆,朱玉春,周伟,等.甲状腺摄碘率和99Tc m显像对Graves甲亢131I治疗疗效的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21,23(10):1528-1532,1537.
[8]杨芳,檀增桓,韦志坤,等.碘-131联合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甲亢的近远期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7):1368-1372.
[9]杨芳,檀增桓,韦志坤,等.碘131联合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伴发甲亢患者炎性因子和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20):3951-3955.
[10]李杰,尹义梅,刘世浩,等.Graves甲亢患者131I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0,27(12):2134-2137,2175.
文章来源:阳黎秀,刘韬,秦丽红.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24,48(08):1236-1238.
分享:
甲状腺结节属于甲状腺外科常见的疾病类型,是指甲状腺组织内部出现肿块,通常是由于甲状腺退行性病变、甲状腺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所致,多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群体,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故而甲状腺结节的诊治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1]。
2025-04-21甲状腺结节高发,其中15%~25%的孤立结节为单纯囊肿(囊性占比>90%)或囊性为主的结节(囊性占比>50%)[1],且多为良性。针对引发压迫症状或美容困扰的单纯囊肿(囊性占比>90%),首选一线治疗为囊液抽吸后行无水乙醇或聚桂醇化学消融[2-3]。囊液抽吸的充分性直接影响治疗效果[4-5]。
2025-04-18近年,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日益上升,与人们环境改变、饮食改变、生活压力增大等息息相关[3-4]。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良好方案,临床应用广泛[5]。手术创伤对患者心理造成较大影响,负面心理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故而需加强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心理疏导[6]。
2025-04-07甲状腺结节(TN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结节增大,可能会出现喉咙触痛、吞咽困难等症状[1]。大部分TNS为良性病变,但若不及时干预,随着疾病的进展,有可能发生恶性病变,早诊断、早干预是降低TNS恶性病变发生风险,改善TNS患者预后的关键。
2025-03-25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其良恶性鉴别对于临床治疗选择和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甲状腺结节具有癌变风险,准确评估每个结节的恶性潜力,才能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目前,超声检查是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首选方法,其优点是无创、操作简便且成本相对较低 。
2025-03-2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具有病程持久、易反复发作的特点。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及甲状腺切除术,但易引起不良反应与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2025-03-17桥本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起病十分隐匿,且病情发展较为缓慢,血清中出现针对甲状腺组织的特异性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随着病程的进展,部分患者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1],需终生用药,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2025-03-10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发病较急,多伴有发热、颈部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是临床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其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是以病毒感染为诱因的自限性疾病[1]。近年来该病的发病人数呈显著上升趋势,且病情迁延,易造成永久性甲状腺功能破坏等严重后果[2]。
2025-03-06近些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HT的发病率日渐上升[2]。本病发病隐匿,疾病后期大多数HT最终会演变成不可逆转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3-4]。
2025-03-05孕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各组织器官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骨化中心成熟及软骨骨化等均有重要意义,分泌不足或分泌过多时不仅会引起胎儿宫内发育异常、出生缺陷,也会增加各类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风险[1]。国内外的研究[2-3]认为,监测孕期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能够在相当程度上防治妊娠不良结局,提高优生率。
2025-03-03人气:18547
人气:16670
人气:15567
人气:15086
人气:1484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期刊人气:5528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3296
国内刊号:13-1389/R
邮发代号:18-115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1.392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1.360
影响因子:0.840
影响因子:1.98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