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融入过程性评价的工科专业类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2024-10-1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工科专业类课程设计的教育属性体现了人才全方位培育的宗旨,是对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开展实践与创新的综合训练,其课堂实施特色提倡科学研究的创新精神,其面向实践应用体现了服务社会行业需求牵引。本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在综合运用案例教学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研讨式教学法基础上,通过融入过程性评价的开放式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工科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效果。

  • 关键词:
  • 大学教育
  • 开放式课堂教学
  • 课程改革
  • 课程设计
  • 过程性评价
  • 加入收藏

专业类课程设计是专业理论学习后的实践性教学。通过专业类课程设计,学生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际运用的转变。既是一次检验理论学习成果,也是一次有效评估学生具体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验。由于传统的专业类课程设计教学方式中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徐锦泱等采用基于OBE理念与双PBL模式,通过强化课程项目实施的过程化管理,提升了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吴青聪等采用科创项目和竞赛为牵引的项目式混合教学方法,构建“课程+项目+竞赛”三位一体的“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颜健华等采用思政建设与劳动教育结合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陈青等面向产业设定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以企业检验标准评价学生学习成果,使学生学习内容更符合产业实际需求,使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得到了真实的实践锻炼[4]。宋琼探索了实践课程与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了课程设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5]。佘玲军依据“1+X”证书制度,开展了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改革[6]。薛江等采用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的闭环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7]。综上所述,围绕专业类课程设计,国内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尝试与改革,虽然教学改革方式存在差异,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过程性考核与评价是课程设计类改革的主流。因此,本文以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为例,通过探索过程性考核,来激发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积极性。结合持续改进工作,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现阶段专业类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现阶段的专业类课程设计实施中,教师通过上课观察,对学生成果分析,与企业进行关于人才培养的对话交流,和学生分期展开座谈等方式,发现存在诸多问题。课程设计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需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前后搭建,专业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持续学习探讨,综合素养需要不断修正补足。通过专业类课程设计的教学实施,总结问题、剖析原因、试探改良,帮助育人目标的全方位实现。

1.1 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足

现阶段在工科专业类课程设计的安排上,教师通常根据培养方案,围绕理论课所讲授范畴,制定设计任务,让学生展开设计实践。教师会选择中等难度的课题,以期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然而观察发现,此模式下学生是被动接受任务,积极性不高。此外,加上同学期多门课程交叉进行的课业压力、理论课程与课程设计时间缺乏同步、教师发布的课题方向过于局限,任务量考核过重等原因,让学生丧失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积极性降低,知识训练照搬应付,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1.2 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缺乏把控和课题交流

课程设计的课堂相较于理论课课堂,教师并不系统讲授知识,只是从旁协助,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根据选题展开设计,时间多由学生把控,存在课程管理与辅导难度偏大的问题。有的学生因自控力不足,不能合理安排课程时间,造成课题进展缓慢,后续出现为完成任务应付考核的问题;有的学生专业知识不系统,影响实践运用,却碍于面子陷入为难情绪;有的学生选题过于冷门,参考资料有限,缺乏交流,造成教学缺乏闭环管理的问题。

1.3 课程设计选题守旧,创新不足,缺乏过程性考核

课程设计不仅要求学生按照培养方案,系统运用知识形成作品,还需要学生通过课程设计的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过程展开创新。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根据任务要求选择的课题都是熟悉的,仅有少部分学生敢于挑战偏难课题,勇于创新。选择熟悉的课题,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作用有限。通过分析,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中规中矩课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计的评分,以最终成品分数占据绝大多数。课设任务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非常具体。创新层面的加成,在学生心中不好估计与量分,选择适中的课题可以最妥帖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成任务要求;二是课程设计的课时有限,任务量却是巨大的,除了系统实践从头到尾必不可少的时间,能挤出来创新的时间非常少。如果追求有挑战度的课题,时间紧张,就会让最终成果的好坏很难估量,进而造成了课程设计创新不足的情况,从中发现终结性评价的不足,过程性评价需要补充的重要性。此外过程性评价还能及时帮助学生把握选题方向、挑选设计方案、反馈过程问题、存续复盘优化时间,优化课程设计成果。


2、以“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为例融入过程性评价的教学实践


2.1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课程地位及作用

本文以土木工程类专业开设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分析。“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课程是土木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在“房屋建筑学”理论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课程设计,是贯穿整个专业学习过程的重要课程[7-9]。主要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原理和设计原理,有较强的识图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能力,具备一般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基本知识。运用所学建筑知识与专业课结合,以保证本专业毕业生能完成在其专业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2.2 往期“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课程实施安排

在以往“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课程实施安排中,学生按照教师任务书要求,自选课题后便开始埋头苦干。在课程设计的推进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同学彼此之间,就关键问题的解决缺乏有序且有效的沟通交流。课程设计成果在结课时统一提交,由教师根据评价标准给出课设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最后的课程设计分数,学生通过教务系统查找。在这样的课程实施安排下,在学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里,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所降低。整个设计过程推进缓慢,关键节点把握度差,学生缺乏及时指导和系统复盘的机会,也会出现许多其他问题。

2.3 现期“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融入过程性评价的实践

首先,教师在任务发布时,需要明确设计条件、设计要求。并将学生已经接触过的“建筑制图课程设计”拿出来与此课程设计对比,强调“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考核要重视建筑设计及构造的思考,成果要突出对建筑的深度理解,便于学生知识体系前后搭建、综合提升。以某中学行政楼设计为例(学生可自选建筑项目),开展课程设计实施。设计条件:建筑面积超过3000m2,建筑层数五层及以上。结构类型:框架结构。设计要求:合理确定平面柱网尺寸、布置房间、明确功用、确定楼梯数量、位置;满足室内采光、通风要求;设计内容完整,设计具有深度和创新。选题为开放式命题,用以激活学生自主性,教师可以推荐选题,将选题分成中等、中等偏难两种层次,并说明选题难度加高,会综合考虑过程工作量,给出综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选题,安排选题讨论会,帮助学生推敲选题与自己的匹配性,确定选题难度层次。学生选题确定后,再做方案拟订,结合关键节点——首层平面图的考核评价,帮助学生确定方案的可行性或者更换方案。有放、有控、有选、有评、有调的课程实施安排,方案选择的推进才更加踏实有效。

其次,系统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安排,明确具体事项、课时分配、推进次序、关键节点、考核标准、优化标准,为课程设计有质有量地推进保驾护航。“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安排,如下表所示。

最后,课程改革实施之前,教师应让学生充分了解过程性评价考核模式。现对考核方案优化,建立过程性考核内容如下:

(1)课程考核包含两部分:平时成绩和图纸成绩。平时成绩包含课堂表现、图纸进度考察和持续改进情况。其中,课堂表现部分,从课堂学风建设、评价参与度、协助他人方面进行考核;图纸进度考查部分,按照考核节点的完成度进行打分评价;持续改进情况,按照图纸根据考评意见优化后结果来评价。图纸成绩,由学生自主设计的一套图纸来评价,分值采用分张图纸分数加和的计算方式来计算。一张图纸考评分值10分,十张图纸总分100分。区别于以往教学,每张图纸的分数不由教师单给。通过教师、同学、自评三方考核,最终取平均值定性一张图纸的考核结果。三方给出分数的同时也要签署考核意见,帮助学生统计分数、复盘反思、优化提高。考核过程鼓励学生争辩表达,争取考核加成。考核标准除了图纸的内容、设计深度外,也兼顾学生设计的难度、创新点、设计质量、设计的社会效用、设计的情感态度以及为此付出的准备工作多个方面。

(2)课程评价在依次推进的具体事项节点中进行,不用等待课程结束后采用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区别于以往教学,课程考核强调绘图次序、评图次序。60课时的安排:5课时做方案选择,40课时出图纸成果,15课时为图纸复盘优化时间、评价整合时间。每张图纸出炉后立刻评价,便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持续改进。过程考核与持续改进并行,尤其是关键节点的三方评价,改进完成后方可继续推进过程考核中下一步的具体事项。每张图纸的课时安排是过程考核中具体事项的时间与对应持续改进的时间相加。依次推进的过程考核有助于督促进度缓慢的同学加快进程,知识不系统的同学得到及时帮助,偏内向的同学走出故步自封悉心听取多方意见。

(3)课程考核建立互助小组,成立评价基础。小组的考核既开放又系统整合。每张图纸出分、学生的阶段表现都需要及时更新成绩记录。成立三人小组,设立组长,完成统计工作。学生可以通过班级群、组群、翻转校园等渠道查找自己及他人的过程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互助小组的设立,也为小群体评价建立基础,当意见不一致或者学生寻求更多评价时,小组与小组可以联谊,甚至班级联谊讨论评价,提高课设水平。

(4)课程考核融入榜样力量,提升课设质量。教师发挥主动性,在大量图纸评阅和观察指导中,从学生群体寻找优秀榜样,一种图纸成果出彩、敢于探索的榜样,一种做事认真、不断打破小我进行革新的榜样。让他们成为优选的评价主体,参与评价。为寻求评价,期望提高的学生提供参评者,此方法不仅规范评价,还有效引导学生提高设计水平、提升综合素养。最后力求能合二为一,将两种榜样融在一起,使每个人都具备,实现课改教学意义。


3、结语


课程实践结果表明,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融入过程性评价,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切实提高了工科课程设计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锦泱,沈家欣,陈明.基于OBE理念与双PBL模式的混合式课程设计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3,9(32):26-31.

[2]吴青聪,陈柏,吴洪涛.“课程+项目+竞赛”三位一体的“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机器人工程学综合课程设计课程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20):136-138+144.

[3]颜健华,宋佳馨,彭杰颖,等.基于思政建设+劳动教育“双融”导向的美食与保健课程改革及实践[J].中国食品,2023(20):36-39.

[4]陈青,朱佳桂,顾金彤,等.面向产业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3,59(06):222-224.

[5]宋琼.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3(06):279-280.

[6]佘玲军.基于“1+X”证书的“大数据技术”课程设计与改革[J].信息系统工程,2022(07):169-172.

[7]薛江,郭红梅.基于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风,2022(10):125-127.

[8]郭亚然,梁小勇,安军海.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09):56-59.

[9]马晓霞,施春燕,武秋霞.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1(23):113-115.


文章来源:赵圆圆.融入过程性评价的工科专业类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科技风,2024,(29):49-5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高等教育

期刊名称:中国高等教育

期刊人气:369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报刊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2-4417

国内刊号:11-1200/G4

邮发代号:2-268

创刊时间:196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