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培育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建筑人才的关键方法。文章立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层面,分析了建筑材料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思路。在理论教学层面,融入建筑历史、典型工程案例、优秀传统文化、企业发展历程、生态环保需求;在建筑材料专业理论讲解过程中,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工匠精神、正确价值观念、职业认同感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实践教学层面,引入真实工作任务,采用正面、反面两种案例解析,激发大学生务实求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最后以气硬性胶凝材料课程为例,阐述了建筑材料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旨在为相关院校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科学融合提供思路。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思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注重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实现思政教育的全员化、全过程化,在协同效应最大化展现基础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自2020年以来,我国相关部门大力推动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为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指引。建筑材料专业课程属于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需要根据生产实践开展教学活动,强化本专业学生的建筑材料认知水平,掌握建筑材料选用、检测的正确方法,培育学生良好创新思维。基于此,有必要研讨建筑材料专业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方法。
1、建筑材料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
在建筑材料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合思政元素,要从感性、理性两个方向展开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过程中,要秉持感性原则,将立德思树人作为理论教学的实施宗旨,做到以人为本,将学生作为教学核心,打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驱动、以行业为引领的新型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开展过程中,合理渗入文化自信、充分融入家国情怀,运用工匠精神感染熏陶新时代大学生,在建筑材料理论教学中适时引入利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政内容,强化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及能力,引导其科技报效国家的思想观念。在实验检测教学过程中,则要秉持理性原则,着重培育大学生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精神,强化其热爱岗位及建筑行业的思想认识,在实践教学中重点培育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引导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磨炼意志,使之成长为技术及素质过硬的专业建筑人才。理性主线与感性主线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二者可以相互交叉融合,实现建筑材料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合理融入。
2、建筑材料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主要路径
基于课程思政的建筑材料专业课程教学,应分析课程特点,梳理教学内容,了解岗位需求,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在课程教学体系中合理运用课程思政理念,对建筑材料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并将其有机融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在学生知识、技能发展的同时,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素质。
2.1 课程思政融入理论教学的路径
2.1.1 借助历史传承强化学生民族自豪感
我国古代有许多建筑方面的传统工艺,无论是秦砖汉瓦,还是糯米灰浆制作工艺,蕴含着古人智慧。在建筑材料专业课程理论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适合的时间节点引入这些建筑历史,面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建筑业的发展历史,从中领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认识我国建筑业发展的璀璨成果。例如砌筑材料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秦砖汉瓦的图片,向学生展示秦砖上米格纹、太阳纹等多样化纹饰以及人物、乐舞等多类型图画,还可以为学生介绍汉瓦上内容精细、形神兼备的动物装饰以及字体多变的文字瓦当,学生通过了解这些传统建筑材料,能认识到我国建筑制品的独特魅力,感受我国古代建筑行业的繁荣兴盛,使大学生深入感受我国建筑行业的历史底蕴,进而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1.2 结合典型案例培育学生工匠精神
我国建筑业发展历程中,完成了多项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这些工程是我国建筑水平的整体体现,也是我国建筑技术发展的光辉历史。在建筑材料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入典型工程案例,使学生在了解真实工程项目时感受我国建筑业的昌盛,了解建筑技术的精深性,激起大学生的爱国之情,使之认识到科技创新在建筑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而树立起运用科技推动建筑业发展的意识。例如在混凝土材料课程讲解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穿越具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国家一级单线铁路和若铁路的建设案例,使学生感受我国基建建设技术的整体实力。在建筑钢材课程讲解过程中,还可以向学生讲述法国垄断多年的合金材料殷瓦钢被我国科研人员攻克的事迹,使学生感受研究人员不畏困难、主动创新的精神,树立主动创新、刻苦钻研意识,从而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
2.1.3 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传扬爱国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在建筑材料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中,也可以筛选一些与建筑材料相关联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感受古人的气节与精神,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逐步形成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怀。例如,在胶凝材料石灰生产一课讲解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吟诵我国明代政治家于廉《石灰吟》一诗,学生通过“粉身碎骨”了解石灰的应用特性,通过“留清白在人间”认识实现情感升华,从中感受石灰的崇高气节,使学生树立即便粉身碎骨也要坚持理想、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甘于牺牲、努力奋斗的精神,从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下逐步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2.1.4 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学生职业认同感
校企合作是新时代专业技术教学的重要保障,可以在学校、企业双方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为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了解工作岗位、正确认识建筑行业及建筑企业提供帮助。为此,在建筑材料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学校应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借助企业力量,引导学生逐步关注与了解建筑行业发展,通过深入讲解企业发展历程,逐步提高大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聘请建筑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走入建筑材料专业课程理论教学课堂,面向学生讲解企业自主研发新型建筑材料过程,分析新材料在弥补现有材料缺陷不足方面的作用,在真实性的生产案例讲述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本专业的重要性,使之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念,在认可企业、认同行业的基础上,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建筑材料专业知识的思想。
2.1.5 遵循现实需求培育学生持续发展观念
建筑行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一定矛盾,为实现二者平衡发展,有必要在建筑材料专业课程讲解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可以通过课程思政融合的方式,在建筑材料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由建筑材料专业课程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建筑材料生产利用时所引发的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图片及视频图像,还可以聘请建筑材料研究应用方面的专业人士到学校举办座谈会,面向学生讲解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融合绿色环保理念的方法,讲述传统建筑材料创新发展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开发与应用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打造绿水青山、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观念,为建筑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平衡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2 课程思政融入实践教学的路径
2.2.1 在真实任务实施中强化职业素养
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入吸收理解理论知识的过程,建筑材料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时,需要借助真实的工作任务,深化实践教学,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例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课教学时,可以组织开展配合比设计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混凝土配置过程,在配比设计中,学生需要不断试配与调整水泥、粗细集料以及水分的添加比例,在混凝土配制完成后开展和易性检测、强度检测等工作。由于实验涉及大量繁琐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计算,此实验开展中往往不具备良好的环境,这样的实验,可以磨练学生意志,引导学生协同配合完成工作任务,使学生认识严谨计算、科学统计的重要性,形成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从而实现大学生职业素养逐步提升目标。
2.2.2 借助正反两种案例提升质量安全意识
质量安全意识是建筑行业人员必备素质,而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卓越的意识是建筑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在建筑材料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建筑材料传承发展案例、新型材料研发案例的讲解,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建筑材料发展创新的价值、作用,通过我国重要工程中应用新材料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价值所在,从而培育工匠精神,形成强烈的质量安全意识。同时,还可以引入反面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忽视质量安全的危害,如在水泥安定性一课讲解时,教师可以选取以往由于水泥体积安定性不适合引发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应用不安定水泥会导致建筑拆除重建、增大建筑成本,甚至带来生命财产安全威胁的后果,使学生在正面、反面两种案例分析中,树立良好的质量安全意识,认识到实验室复检对于保证水泥质量的重要性。
3、建筑材料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3.1 课程思政融合设计
胶凝材料是建筑材料专业课程的重要内容,课中融入思政元素时,需要明确本课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取蕴含的思政元素,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全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建筑材料专业课程,气硬性胶凝材料内容共计4个学时,本教学模块开展前,需要分析各模块中有关课程思政目标的内容,对各模块中的思政元素、职业精神进行挖掘与提炼。对建筑材料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所对应的课程思政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并与各节课的专业知识内容逐一对应,再选取与加工适合的思政案例,将之制成微课,用于课堂导入过程。在课堂讲解完成后,及时采取课后评价,注意要将课程思政内容纳入评价范畴,从多个维度展开综合性评价,客观、准确了解气硬性胶凝材料课程的课程思政具体成效。
3.2 课程思政融合过程
在气硬性胶凝材料课中的建筑石膏内容教学时,可通过前导环节面向学生讲解石灰的技术性质及应用方法,在此环节利用《石灰吟》引入思政元素,培育学生坚韧不拔、努力奋斗职业精神。然后在课堂上逐一讲解建筑石膏的种类、生产方式,阐述石膏凝固与硬化时的化学反应以及性质变化,还要分别介绍建筑石膏的技术指标、技术性质、储藏与运输方法。在此过程中,需要采取下述方式融合思政元素。
3.2.1 课前预习
教学前,教师制定课前预习任务,利用超星学习平台将任务发送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互联网自行收集课程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对建筑石膏生产所需材料、生产过程、石膏种类等形成初步的认知,通过自主预习过程,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
3.2.2 课堂讲解
正式授课时,教师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上展示建筑石膏的图片或视频,也可以将石膏实物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多种展示形式下,了解石膏成分、生产工艺,了解石膏生产技术特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调研分析等形式,结合工程案例分析建筑石膏的环保性能,还可以介绍石膏的应用场景,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并树立科技赋能建筑发展的精神思想。
3.2.3 实验检测
课堂讲解结束后,立即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实践加深师生间、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为思政教育提供良性载体。可以组织高强石膏试件制作实验,教师先向学生介绍试验步骤,讲述由于试验步骤不严谨造成石膏制作失败引发建筑安全事故的不良案例,引导学生树立严谨、认真工作的职业态度。然后学生亲身试验分析不同的温湿度、石灰细度以及添加不同量水分时得到石膏制件的差异性,使学生认识到石膏制作中态度严谨的重要性,逐步强化学生的归纳推理、协作配合以及抗压能力。
3.2.4 课后评价
在完成高强石膏试件制作试验后,及时展开课后评价,采取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学生能够在点评他人、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了解自身不足及与他人的差异,反思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主动强化薄弱环节,培养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交叉融合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结语
建筑材料专业课程是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基础性的重要课程之一,而课程思政是新时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通过思政元素融入建筑材料专业课程,可激发大学生严谨认真工作态度,培育大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形成大学生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课程思政实践中,要从感性、理性两条主线入手,将历史传承、典型案例、优秀传统文化、校企合作融入理论教学,并通过真实任务、正反案例深化实践教学,做好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实验检测、课后评价,确保建筑材料专业课程教学各环节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达到预期,培育具有良好工匠精神、正确价值观念、持续发展理念的专业化建筑人才。
参考文献:
[1]韦祝,谢小利.“产教融合+课程思政”双元视角下高职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23,(7):71-75.
[2]付希尧,谭婉琳.基于“劳动—思政—技能”融合的实训教学探究——以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为例[J].广西教育,2023,(18):161-164.
[3]曹雅娴.“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思政教学融合及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J].教师,2022,(34):12-14.
[4]宋二玮.课程思政教育与高职建筑材料与检测教学的融合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2,(26):43-45.
[5]张富钧,田丹丹,张璇,等.立德树人、育教融合——浅谈道路建筑材料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教学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21,(52):30-31.
基金资助:2023年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立项通知书“建筑材料课程思政设计及实践研究”(JGJX2023D1021);
文章来源:黄兴.建筑材料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J].现代商贸工业,2024,45(22):272-274.
分享: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思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注重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实现思政教育的全员化、全过程化,在协同效应最大化展现基础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自2020年以来,我国相关部门大力推动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为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指引。
2024-11-05森林培育学是我国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3-5],向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训练。然而,当今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已经不仅限于知识和技术层面,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成为了当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
2024-11-0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工作的重点是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面临“三农”的挑战与机遇,高等农林教育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使命。农业产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对新型人才(新农人)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农科”应运而生。
2024-11-04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2-3]。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2017年,教育部提出了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培养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将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各环节,实现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5]。
2024-11-04在贮藏保鲜学习过程中,从原料来说,与植物学、果树栽培学、花卉学、蔬菜学及育种学有着密切关系,需具备植物生理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营养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了解和掌握贮藏和加工原理;从进行贮藏加工技能来说,需具备食品机械、食品工程原理、制冷学等方面一定程度的知识[4]。
2024-11-04基础力学课程包含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不仅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这几门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扎实的力学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认知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024-11-032020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1]。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是基础理论课程、科研创新课程、临床技能课程的连接桥梁,在培养学生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意识及提高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质量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2024-11-01高校在传播学这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传播意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探究将地方红色出版文化融入传播学教学的路径,以期开辟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创新路径。
2024-10-30党的二十大的报告指出,教育应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系列部署置于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全局谋划之中。强调了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4-10-30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所授内容涵盖内科常见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所学的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展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4-10-28人气:5336
人气:5139
人气:4780
人气:4738
人气:363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人气:2171
主管单位:山西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2096-0603
国内刊号:14-1381/G4
邮发代号:22-382
创刊时间:2015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450
影响因子:1.1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8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