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针灸治疗方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针灸治疗的效果也得到了大众的一致认可,都相信传统针灸治疗的疗效,所以针灸疗法也被广泛应用到了临床。因为针灸疗法适应症范围很广,因此在康复医学当中的应用有很好的反应。下文针对如何加强传统针灸疗法在康复医学当中的应用做了具体分析研究。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在康复医学当中应用针灸疗法的优势和意义。
就结合目前情形来看,传统针灸疗法用于现代康复治疗的优势是很大的、发挥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很多疾病如果单一依靠针灸、或者是单一依靠康复治疗,是无法保证整体康复效果的。所以当两者联合在一起时,效果会加倍。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中风患者即使在治疗后也会留有很多并发后遗症,而这些后遗症的治疗方法也比较多,但是都没有什么显著的恢复效果,这也是导致中风患者病残率、死亡率很高的一个原因。针对于此,如果将针灸治疗方法融合到康复治疗当中,借助针灸治疗方法的优势,是有利于提升患者恢复效果和治疗质量的。
针灸治疗作为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一个中医瑰宝,是以整个身体经络作为基础、结合以皮肤每个穴位实施的一种治疗方法。现如今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生活质量越加重视,传统针灸医学的目的便是致病、救人,现代康复医学则是对人的身体、精神健康做康复治疗,两者结合,能充分、全面提高人的健康水平。
要怎样加强传统针灸疗法在康复医学当中的应用呢?
目前来看,在中医治疗当中,针灸治疗是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方式,而且临床很多疑难杂症,也都是可以用针灸来治愈。特别是在康复医学当中的应用,针灸治疗更是可以依靠其作用占据主导地位。
站在健康保健学的角度上来看,针灸治疗可以说是一门养生、保健的学问,这也是与康复医学内容组成相符的。而且针灸治疗主要就是靠简、便、验、廉等治疗优势达到经络疏通,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各部分的平衡,充分借助针灸疗法刺激皮肤穴位,提高机体免疫力,并不断激发人体的正气,用以低于外界病毒入侵,使有疾病的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无疾病的患者加强机体抵抗力。
特别是对那些瘫痪、久病缠身的患者来说,是可以充分借助针灸来刺激机体经络、不断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使疾病有良好恢复的。
所以如此来看,在康复医学当中,针灸治疗方法的应用优势良多,涉及的康复医学病种也很广泛,全面融合现代康复医学中的物理手段和传统针灸治疗方法,实现两者的强强互补,以此形成一种新型的康复医学,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由于人们都对自身身体健康提高了关注度、康复医学也由此愈渐兴起,针灸治疗受到了广泛关注,将针灸治疗方法和康复医学互为结合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猛,同时康复医学模式的转变也给针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平台。
但是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国现如今针灸科室病种比较单一,主要都是集中给瘫痪、面部神经疾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而这些应用的局限性也使得针灸原本的治疗优势无法彻底发挥。因此,还是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创新改革的,而借助于康复医学平台来更好的发挥针灸治疗优势,是一个必然途径。
将针灸疗法融合到康复医学当中,针灸发挥其改善机体功能的功效、康复医学发挥其促进康复的功效,两者共同作用,对解除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针灸疗法与康复医学二者的互为结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针灸治疗发展,对中风偏瘫等症的治疗更会起到明显效果,可以说两者相辅相成,势必会在推动针灸治疗发展的同时、提升康复治疗成功率。
因此,加强传统针灸疗法在康复医学当中的应用力度,借此互补,是能够共同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的。
分享:
肩袖是基于肩胛骨包围的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等组成的功能性结构,能帮助机体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协助肩部完成肱骨外展与各方向的旋转,有利于保持关节软骨的健康,预防骨关节炎。肩袖损伤在临床较为常见,其发病率占肩关节疾患的17%~41%[1]。
2025-03-31上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时间较长,需给予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增加关节活动度,避免出现关节僵硬等并发症[3]。低温热塑板矫形器是一种外固定器材,具有美观、强度高、易塑形、有记忆、重量轻等优点,在颈椎病术后等多种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4]。
2025-03-31肺癌属于临床一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起初症状不明显,就诊时多数患者病情已演变到中晚期,治疗难度更高[1]。发病后患者能产生胸闷、胸痛、咳嗽、低热以及痰中带血等症状,癌细胞能转移至大脑、肝脏、胰腺、肾上腺和骨骼系统等多个部位,严重影响其生命健康[2]。
2025-03-25下肢骨折是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等下肢骨折患者主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况[1],但术后患者身体常常出现疼痛感,活动受限,且大部分患者都不想动或者不敢动,易导致身体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需要在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以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身体功能恢复。
2025-03-20全程康复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针对患者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全方位、全程化的康复服务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预后效果[3-5],因此研究全程康复管理模式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20股骨头坏死(ONFH)是我国常见的髋关节残疾性疾病,其是由于局部股骨头供血中断,引发骨内循环障碍,进而引起骨变性及软骨下骨改变,最终致使股骨头塌陷。ONFH患者的典型症状为腹股沟区域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且僵硬,或出现疼痛性跛行。由于其在较短的时间内易于发生软骨下塌陷,因而具有相当高的致残性[1]。
2025-03-19中风为临床常见疾病,偏瘫为该病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及身心健康,需积极进行治疗及干预,促进患者更好康复[1-3]。中风偏瘫患者多存在负面情绪,对患者康复不利,故而需加强对患者的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4,5]。情志相胜法属于中医心理干预方法。
2025-03-14中风后肩痛(poststrokeshoulderpain,PSSP)是中风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在21%~72%[1]。最早发生在脑卒中后的2周内,通常于发病后的2~3个月后出现。许多患者在发病后的6个月内,肩痛会自行消退;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发展为中风后持续肩痛(persistentpoststrokeshoulderpain,pPSSP)。
2025-03-07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多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阻塞血管造成组织缺氧、缺血有关,其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的临床特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方案可以快速开通心脏阻塞动脉,进而改善梗死区域的血流灌注,最终实现降低患者死亡率的临床目的[1]。
2025-03-03脑卒中病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对脑卒中患者后续功能康复有显著影响,尤其是脑卒中后疲劳。脑卒中后疲劳是一种慢性、持续性、病理性的精神能量不足和躯体乏力的主观感受,是脑卒中患者常见且痛苦的经历,发病率高达30%~76%[2-3]。目前研究[4-5]报道,脑卒中后疲劳缺乏特效的防治措施。
2025-02-20人气:18475
人气:16541
人气:15881
人气:15468
人气:1519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期刊人气:4116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针灸学会,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5-0957
国内刊号:31-1317/R
邮发代号:4-360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