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在高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推动高校会计专业改革。在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的会计准则方面都区别于传统的会计准则。本文着重阐述了新会计准则对高校会计教学带来的影响,并从教学内容、实践指导、教学手段、诚信教育等方面针对新会计准则下高校会计教学中在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高校会计教学水平的对策,目的在于为我国高校会计教学在新会计准则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基础参考。
在专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成为高校会计专业改革的助推剂。新会计准则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如对资产、负债、费用、收入、所有者权益、利润等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改变了传统会计准则中将历史成本及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本原则,对于公允价值的重视程度及利用范围不断扩展。相对于之前的会计准则无论是基本会计准则,还是具体的会计准则都有所变化。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会计教学的改革需求显得更为迫切。新准则的实施要求高校能够积极的转变目标的培养需求、整合课程的教学资源、完善教学的评价指标、拓展教学的实践体系,催生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新成果的实现。
1、新会计准则下对高校会计教学带来的影响
1.1 授课难度有所上升
新会计准则对未来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岗位能力、职业道德等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培养目标的传导下,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师也面临着较大的从业挑战。其不仅需要掌握能具备保险以及金融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紧紧结合新准则的要求,对内容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能够对这一新准则的修订的社会背景、经济环境等展开一定的认同性分析。并在这一进程中对新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资源进行重新的归纳和整理。因此,从一定角度上讲,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首当其冲的是给教师的授课带来的较高难度。
1.2 教学模式有待完善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也对高校传统的会计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途径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新准则的实施在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秀的实践能力的要求。随着高级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缺口的逐步加大,无缝对接式的人才培养将越来越被行业所推崇。这就要求高校会计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社会会计方面政策的变化及社会企业中对于会计方面人才的需求方向等,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教学目标。并在这一导向下,加大对会计专业学子实践平台的多元化建设,在学训一体化的构建中,完善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实现高校会计专业学子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2、新会计准则下高校会计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学内容滞后
新会计准则颁布和实施后,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致使其对高等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的匹配的迫切性开始显现。当前,教材开发进程的迟缓,所使用的课本相对于新会计准则的内容改革要求相对不足。在一定层面上导致高校学子在专业学习中的数据编制、作图、做表等训练与实际岗位工作的内容脱节,进而造成部分学生在专业的学习中显得无所是从而,极大程度上压制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未能及时地根据新准则进程知识与技能的对位调整也将在较大程度上导致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效能的整体下滑。
2.2 实践指导缺失
会计是一门具有较高实践属性的专业学科。从培养的角度上而言,只有将专业学子置身于真实的从业环境中才能使其目标学校和能力训练更具指向性。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背景下,对会计专业学子的实践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部分高校在这一过程中,未能建立完善的实践体系,从而导致高校的会计教学在数据模拟基础上沦为了“纸上谈兵”。多数院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校企合作等多个层面的探索,而就整体而言,实践教学的机会以及实践教学方式、途径仍十分有限。
2.3 教学手段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教学手段与互联网的结合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在这一进程中,囿于专业的自身特点和教师的理念认知。多数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慕课等新兴教学样式的整体参与力度相对于院校其它专业偏低。这就导致,部分教师的课堂仍沿用传统的板演+PPT的形式来构建课堂。“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手段的滞后,将直接导致高校学子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的下降,不利于新会计准则实施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展开,给提高高校会计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4 漠视诚信教育
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受到利益、金钱的诱惑,无视国家法规和自身道德底线,不规范的会计行为开始在从业过程中不断出现从企业层面上而言,其将导致企业规划发展的投资失策、资金流失等问题,致使企业利益受到损害,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上而言,其将造成国家基础统计的失真,导致后续经济指导政策的制定指向不足或行为失效。这一现象开始倒逼高校会计教学的内容改革。一段时间以来,高校的会计专业中“技能学习”而轻“道德养成”多将上述问题的产生归结为社会环境变化和监管体系失职所导致,漠视了自身在职业素养教育中的教育职责和培养效能。
3、新会计准则下提升高校会计教学水平的实践策略
3.1 课堂改革
“互联网+”时代微课、慕课等海量的课程资源可以有效满足高校会计专业学子的自主求知。同时这一课程资源也可作为丰富高校院校会计教学的重要片段。“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开放式的媒体交流模式,为新会计准则下的高校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提供了平台,在这一模式下,高校会计教育教学中,应对传统教学框架的框架进行形式和内涵层面的丰富。如:可缩减讲授时长,而让学生通过微课、慕课中来获得知识点的附加信息,并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通过这一平台来展开学习者之间的讨论,最后由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总结。
3.2 课程整合
高校会计专业的整合过程中,要将培养目标、课程类别、行为导向的多元化摆在突出位置。可按照基础学科、基本技能以及专业交叉的课程的思路构建会计的教学模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修正,并按步实施,以培养中职学校学子形成精深、广博与学科交叉的综合知识体系。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促成学生职业成长,夯实学生专业底蕴,以成长、就业、升学为主线,实现教、兴、赛、考的联动机制。以强力应对在后续专业类群的工作中,具有相应技能和技能的迁移能力。并在这一进程中对应地建立评价模块,以促成课程整合后的教学效果的显现。
3.3 知行合一
尝试构建会计一体化实训技能形成体系的,各高等院校可以秉承多样、灵活、开放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和人才培训有机地结合,加强在会计专业培养中的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互助性发展。一体化实训技能形成体系也应加强新会计准则实践中的精英化思辨,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科学地修正会计能力培养一体化实训技能形成体系发展中的问题,增加体系内涵,革新体系设置内容,以实现会计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性。高校应鼓励会计专业的学子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对行业发展展开社会调查,或进入公司实习,以便为以后就业做准备。
3.4 诚信教育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放在会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优先地位。立德是行之根本,也是会计人员能够自律的心理底线,一个有能力的会计人员,必先应是一个忠于党和人民,有胸怀和责任的人。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是从内心牢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铭刻服务社会经济的初心,能自觉规范岗位的服务能力与范围。要把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诚信的教育有效融合在院校专业教育和从业等级提升的始终。这一教学内容的有效植入将成为会计人才后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4、总结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下的教师的教学改革是践行高等教育内涵化发展的重要指引和行动策略,对高校会计专业学子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高校会计教学的课程设置改革的成果,将成为其专业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战略指标。新准则的实施下,高校应在加强课程内部挖潜和资源扩充的同时,跟进课程改革实践,通过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实践、职业素养等层面的教学创新,推动高校会计专业改革的多元实践。与此同时,教师需在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养的同时,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职业道德层面谋求新的突破,来适应新会计准则下高校专业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这二者的叠加,将有力助推高校教育价值的最大化,为新时期的各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人才量。
参考文献:
[1]杨燕冰.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策略分析[J].知识经济,2014(21):169-169.
[2]周芬.高职会计教学中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212-212.
[3]赵雅丽.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我国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4):147-148.doi:10.3969/j.issn.1673-5641.2016.04.083.
[4]贾薇.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我国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4):218-219.
[5]柳杨.新会计准则下的高校会计教学研究[J].中国培训,2016(020).
[6]姜莹.新会计准则背景下高职会计教学的策略[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6):216-217.
[7]曹彦.试论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我国高校会计教学的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7(32):152-153.doi:10.3969/j.issn.1673-291X.2017.32.068.
[8]陈文晶.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J].时代教育,2017(1):215-216.
[9]何菊英.探析"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7(13):395-396.
霍远.新会计准则下我国高校会计教学的改革[J].科教导刊,2019,(30):138-139.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0.064.
分享:
业财融合理念是促进企业的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深度结合。传统的财务管理涉及的工作内容繁杂、繁重,大多数倾向于基础数据的处理,最终呈现出基础的财务报表供企业管理层使用,了解当前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业务发展状况。传统财务会计及管理层对业务财务存在认知的局限性,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并未充分利用财务数据进行深度的价值挖掘,从而制约了企业的整体发展。
2024-11-05本文力图从业财融合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制造业成本管理的优化策略,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指南。通过增强财务与业务间的协同效应,企业不仅能提升决策的时效性与准确性,还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寻得成本优势,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024-10-14财务治理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逐步形成层次清晰、权责分明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高校财务治理是新时代高校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推进息息相关。
2024-07-18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形式屡见不鲜,尤其在本科生教学领域,混合式课程教学已经有了多年实践经验并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和成果,主要集中在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模式更新、评价方式多样化等内容等[1,2,3]。
2024-07-18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017年2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要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培养高质量人才。
2024-03-20种业作为农业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化、科技化的背景下,种业企业的运营与管理也日益复杂化,尤其在成本核算方面。这种复杂性源于种业自身的特殊性,比如,长周期的研发、生物资产的价值衡量与折旧以及与环境、生态息息相关等(杨东霞和徐建平,2023)。
2024-01-09在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深入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陆续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要求各高校积极制订“互联网+教育”的具体计划。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并对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课程教学来说,信息化技术在各个教学环节的渗透,使得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融合线上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汲取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优化学生学习体验。
2023-12-15成本会计的深化应用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不同分析角度,使管理者能够充分掌握企业当前的运营状态,有效兼顾了管理与会计两个职能。从会计角度分析,成本会计通过对企业运营状况、管理情况、财务成本等进行控制,强化了企业财务控制效果;从管理角度分析,成本会计对企业的产品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效果,进而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撑。
2023-12-04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在接受新的挑战,而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有会计部门,该部门不仅把握企业的经济发展也帮助企业完善了内部管理。因此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在“互联网+”的经济背景下对会计开始进行优化。
2023-11-22大数据技术已经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很大的变革,也使企业管理朝着更科技和先进的方向发展。作为一种逐渐形成的管理工作形式,管理会计是传统会计工作的延伸。管理会计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指导,同时也可以有效预测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有效的规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023-11-22人气:8975
人气:7303
人气:5932
人气:4257
人气:421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注册会计师
期刊人气:249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主办单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9-6345
国内刊号:11-4552/F
创刊时间:198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9.765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47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