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究中段尿细菌培养联合耐药性分析对复发性尿路感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8年12月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62例,进行中段尿培养分离,分离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分离病原菌6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69.35%;革兰阳性菌19株,占30.65%;前四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29.03%)、肺炎克雷伯菌(16.13%)、粪肠球菌(14.52%)、屎肠球菌(9.68%);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50.00%(5/10),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61.11%(11/18),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约10%,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6%,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较敏感;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约50%,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利福平、高浓度链霉素、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结论 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进行分析,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尿路感染为常见感染性疾病,据统计,40%~50%女性一生中患尿路感染≥1次[1]。中段尿培养为尿路感染重要诊断方式。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滥用,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率逐年升高,多药耐药菌株越来越多并迅速传播,故尿路感染治疗较为棘手,且不易根治,若1年内复发次数>3次,临床称为复发性尿路感染。乔庐东等[2]研究中,对不同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对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0%左右,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患者对这两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为40%左右。因此,分析尿路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62例,分析细菌培养、耐药性分析联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62例,其中男14例,女48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47.92±9.35)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39±1.05)年。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内尿路感染复发次数>3次,病程≥2年;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承诺书。排除标准:恶性肿瘤;严重肾、肝、心、肺疾病。
1.3方法
细菌培养、鉴定:对患者尿道口进行清洗消毒,取10 ml中段尿送检;接种,孵育(35℃,18~24h)。挑取纯菌落,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药敏试验、替加环素分别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3]、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标准[4]。
1.4观察指标
(1)病原菌检出情况。(2)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3)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4)主要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2、结果
2.1病原菌检出情况
分离病原菌6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69.35%(43/62);革兰阳性菌19株,占30.65%(19/62);前四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29.03%)、肺炎克雷伯菌(16.13%)、粪肠球菌(14.52%)、屎肠球菌(9.68%),见表1。
表1病原菌检出情况
2.2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率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50.00%(5/10),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61.11%(11/18)。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约10%,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6%,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较敏感,见表2。
表2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2.3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约50%,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见表3。
表3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2.4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率
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利福平、高浓度链霉素、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见表4。
3、讨论
近年来,抗菌药物滥用日益广泛,导致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对尿路感染患者菌种构成、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对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9.35%),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多,与Bardoloi等[5]研究一致。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50%,表明头孢菌素耐药较为严重。本研究中,肠杆菌科细菌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但替加环素、阿米卡星肾、肝影响较大,不宜作为常规用药;而碳青霉烯类抗菌谱广,易引起菌群失调,应谨慎使用。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为主,其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环丙沙星不适合治疗肠球菌尿路感染[6]。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提示氨基糖苷类与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的协同作用逐渐降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最为敏感,临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以防止耐药肠球菌增多。
表4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率
本研究中,非发酵菌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鲍氏不动杆菌总体耐药水平较高,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为50%左右;铜绿假单胞菌总体耐药水平较低,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最敏感。临床治疗非发酵细菌多采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效果确切,但随着其应用的广泛,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日益增加。有研究表明,美罗培南、环丙沙星联合应用可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株的生成减少[7]。有学者指出,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采用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应引起临床重视[8,9]。
综上可知,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进行分析,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方茜,王雅杰,王慧珠,等.艾滋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液细菌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12):1763-1766.
[2]乔庐东,陈山,杨勇,等.国内不同类型下尿路感染患者尿路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9):690-693.
[4]王辉,俞云松,王明贵,等.替加环素体外药敏试验操作规程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7):584-587.
[6]李丽荣,姜皓,李岩,等.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9):1572-1574.
[8]王海波,张萍华,冷国雄,等.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尿路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4):606-608.
王宇星.中段尿细菌培养联合耐药性分析对复发性尿路感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0,44(07):884-886.
抗菌药是临床常用药,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效果较好,若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则会导致多重耐药菌增多[1]。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是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的病原学送检率尤为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025-03-12多重耐药菌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已经严重威胁 公共卫生健康,预计到2050年,每年将有1000万人 因耐药菌感染死亡,并造成超过100万亿美元的经济 损失[1]。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细菌耐药性列为21 世纪三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并且提出“全健康”理念 以应对全球耐药病原体的流行。
2025-02-26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M)属革兰阴性菌,是一种兼性胞内菌。该菌是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感染后在宿主肠道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内生存和复制,可引起急性胃肠炎甚至伤寒等疾病。多年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相关疾病仍发病率较高,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2025-01-08罗尔斯顿菌属是在1995年由Yabuuchi等提出的新菌属,1996年正式公布确立,截至目前已增加至14个菌种。分类学上与亲铜菌属的细菌同为非发酵,不形成芽孢,具有极生单鞭毛或周鞭毛的革兰阴性杆菌。皮氏罗尔斯顿菌是典型的代表菌种,在生活环境中分布广泛,尤其是水环境,包括饮用供水、医疗供水和交通工具水循环系统等。
2024-12-02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微需氧型革兰阴性杆菌,它能够生存并繁殖在人类的胃黏膜和十二指肠上皮内,全球约有50%人口感染Hp[4],中国的Hp感染率较高。因此,寻找合适的Hp治疗方案尤为重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连续治疗10~14 d是目前国内外共识推荐的一线Hp根除方案[8],Hp根除率可达到85%~94%。
2024-11-18呼吸内科是医院感染致病菌检出率比较高的科室。在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尤其是滥用抗菌药物导致细菌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产生细菌耐药的情况将导致治疗失败,引发不良事件,对患者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为了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使细菌耐药的问题更好的得到控制,同时也有助于更有效合理的应用。
2024-10-29鲍曼不动杆菌(Ab)是医院内6种(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Ab、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等)主要的具有严重耐药病原体ESKAPE之一,可引起多种医院获得性感染和严重的治疗并发症,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相关肺炎。Ab还会引起社区获得性感染,死亡率高达64%。
2024-09-03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的首位致病菌,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尤其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VAP患者治疗中使用率的上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医院感染事件逐年增加。替加环素即为甘氨酰环素抗生素,其治疗MDRAB感染的效果显著。
2024-08-30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是临床重症感染治疗的一线药物。相比普通患者,危重症、肥胖、烧伤、肾功能不全等特殊患者体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和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会发生显著变化,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亚胺培南是时间依赖性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2024-08-30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强传染性的人畜共患病,养殖从业者、基层兽医工作人员和教学实训场所的师生均属于人畜共患病感染高危人群。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新鲜牛奶的需求量也是逐年增高,加速了奶牛的饲养数量。然而,目前我国奶牛的防疫措施仍存在不足,导致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染。
2024-08-16人气:16537
人气:15461
人气:14569
人气:13892
人气:1278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东南国防医药
期刊人气:1805
主管单位: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271X
国内刊号:32-1713/R
邮发代号:28-442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481
影响因子:0.402
影响因子:0.852
影响因子:0.62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