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天然药物化学》中课外实践教学的应用分析

  2020-06-28    31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天然药物,识别天然药物植物是基础,本文在实验课学时部分设计6个学时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校园内药用植物为认知对象,激发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天然药物有感性的认识以及野外识别知识。

  • 关键词:
  • 临床教学
  • 天然药物
  • 天然药物化学
  • 实践教学
  • 药用植物
  • 课外实践
  • 加入收藏

《天然药物化学》是与药学相关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理学、有机化学、波谱分析等基础知识,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天然来源药物(植物药、动物药及微生物来源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1],课程内容主要研究天然产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方法、结构鉴定、理化性质、药理活性以及药物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在我校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专科专业设置为专业必修课,为制药工程专业毕业或考研选择中药制剂方向奠定基础,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进入中药相关领域搭建桥梁。本人从12年起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对该门课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下就课外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探讨:


1、 课外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对象是天然药物,而根据我校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在基础课程设置中没有药用植物学、生药学,所以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缺失或基础较差,在授课中提到各类化学成分在植物界中主要存在哪科哪属哪些具体动植物中,学生表现较茫然,表示不认识药用植物。为了填补这两个专业学生在药用植物学、生药学的空白,让学生明白保证天然药物基原的正确,是开展天然药物研究的根本保障,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天然药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培养不断探索自然界奥秘的精神意识,因此,在实验教学环节设计课外识别天然药物显得很有必要。


2、 课外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课时少,内容多

我校《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设计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开课时间为学生学完四大基础化学之后,重视化学基础,而药学基础较薄弱。教学学时少,特别是我校确定制药工程专业培养方向为工程类之后,理论课和实验课学时均大幅削减,均由最初51学时减少为目前32学时,其中理论22学时,实验10学时,甚至作为选修课时直接把实验学时减掉。教学时间紧,内容多,教学强度大,需要教师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又要积极争取和拓宽学生实验实践的途径。

2.2野外实习条件不足

我校实行野外实践教学条件还远远不足,首先,师资力量不足。制药教研室6人,生药学教师只有1人,能带领学生进行野外教学的教师太少,每一届制药工程和药品经营与管理学生在110~120人之间,师生比太大。其次,经费不足,野外实习需要租车费用、师生的保险费用、住宿费用、餐饮费用、医药保障费用、野外实习工具费用、景区门票费用等没有学校的支持,很难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再次,实习地点选择困难。我校地处桂西南,选择国家级弄岗自然保护区需要3小时的车程,出行、住宿和饮食不方便,保护区基本上仍保持原生态的资源,不熟悉路况上山存在一定的风险,教师带队需要有充足的野外实训经验,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不敢贸然前行;选择广西药用植物园,需要2个小时的车程,同样耗费人力物力,广西药用植物园种植药用植物品种丰富,观赏价值高,学生入园后往往以玩为主,走马观花,拍照,学习上缺乏探究性。根据校情,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代替野外实践教学。


3、 利用校园药用植物资源


崇左,一个祖国边陲城市,地处桂西南地区,岭南一带,山峦叠嶂,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我校是2013年从龙州县搬迁到崇左市,开疆拓土成立新的校区,校园绿化区及未开发的园区,仍见有野生的草本植物生长。经调研,发现校园内原生态生长了57味天然药物,其中草本药材54味,灌木类3味,可见校园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可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有如走进大自然,亲临大自然,寻找大自然的“宝藏”的感觉,学生对这样的课程非常期待。以校园开展课外实践课的优点安全系数高,上课时间可灵活安排,任课老师可以胜任,不需要安排所有教研室老师带队见习。


4、 课外实践教学方法初探


4.1教师讲解,学生参与

一个教学班级分两组,每组10个实验学时,共20个实验学时,课外实践课6个学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传授知识,设计合适的教学模式很重要。课外实践授课由任课老师带队,设计好每组学生在校园行走的路线,尽量不重复。采用实物教学法,任课老师首先对典型的植物讲解,如科的特征,植物的性状特点、分布和药物价值,多方位引导学生认识药用植物。相似植物,采用对比鉴别法,传授如何区分,鉴别要点。

4.2学生使用现代化的设备自主学习

介绍学生学会利用已开发的现代化多样性手机植物辨认软件APP,如“形色”“花伴侣”“微软识花”等。教师讲解完之后,分小组,每小组2~3人,在校园内“寻宝”,对于不认识的药材,利用软件对植物进行初步的辨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多方面的技能,达到教学目的。

4.3学习分享会

指定校园的某个地点,可以是草坪、足球场等,课外实践课结束之前利用30分钟开分享会,每一位同学分享寻找药材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天然药物3~5味或者实践过程的收获感想,组长在总结本组的情况,最后任课教师做汇总总结。整个过程给学生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与总结,达到教学目的。

4.4考核方式

实践结束后,每个小组同学汇总样品,查找资料,整理总结,形成实践报告的形式,考查教学效果,即重教学过程,也要重教学成果。实践报告格式如下:

《天然药物化学》课外识别天然药物报告

1蕨科类

表1校园内蕨科本草类

图1毛蕨(拍摄于崇实楼引水渠)

图2蜈蚣蕨(拍摄于崇实楼引水渠)

图3海金沙(拍摄于崇实楼旁草坪)

经过汇总发现校园内原生态生长了57味药物植物,查找资料,对照文献,[2,3,4,5]按形态分类草本与灌木类药材,对科属进行细分,其中草本药材54味,灌木类3味,本草中菊科中药材占最多有14种,其次为大戟科、蕨类、茜草科等,灌木类的桑科、漆树科、马鞭草科也有分布,在发现的药材中其植株、果实种子或孢子载入《中国药典》的药材就有18种,例如:海金沙、苍耳子、墨旱莲、飞扬草、青葙、穿心莲等。其余大多为广西民族药及壮药代表,例如:鬼针草、一点红、飞机草、千里光、天胡荽、白花蛇舌草等。


5、 结束语


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改变以往纯实验课为主,适当增加课外实践课,不仅能有效的完成教学内容,而且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尤其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校园药用植物资源,将校园变成天然药物化学实践教学的另一个课堂,走出课堂,不一样的收获。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了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叹原来平时看是一株普通的小草,竟然是大有可为,是有药用价值的,天然药物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深深感受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学生表示今后在家乡,在野外可以利用形色等软件好好辨认药材,发现其价值。同时学生表示通过校内实践活动,改变了在校园内三点一线的生活,平时很少有机会走完全校园的角角落落,而校内天然药物识别课程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大学生活不留遗憾。校园就是一本教科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多思考,结合课程特点,利用校园的资源使之成为活生生的教材,师生都受益。


参考文献:

[1]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2004.

[3]南方常见典型野生药用植物速辨手册.北京:西南交大,2018,01,01.

[4]广西特色中草药.北京: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许丹妮.《天然药物化学》课外实践教学的探索[J].广东化工,2020,47(12):251-252.

基金: 2019年度校级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专业课程案例化、专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为例”(JGYB201929);广西一流本科建设点制药工程专业建设项目.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期刊名称: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期刊人气:258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医学会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6-3181

国内刊号:61-1507/G4

邮发代号:52-133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