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当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案。但是,术中、术后出现的难题对手术效果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再灌注损伤、支架内血栓形成、术后无复流等是其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尤以术后无复流最为严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285
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1],以气流持续受限为主要特征,患者常表现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2],当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还没有明确[3],因此,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仅能够通过常规的对症治疗,以及通过良好的护理干预,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然而效果常达不到预期。
18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道气流受限等[1,2],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该病患者症状容易反复发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逐渐进展,导致患者呼吸系统的通气、换气功能明显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随之降低[3]。
139
结核分枝杆菌除了牙齿与头发外,可感染人体的任何器官部位。我国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数非常多,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2],肺结核是结核病最常见的一种,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结核性脑膜炎(TBM)是所有结核病中病情最重,病死率最高的肺外结核病[3],临床上肺结核患者不少继发TBM,TBM早期临床表现常无明显特异性,易漏诊。
23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COP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COPD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COPD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支出部分。慢性炎症是导致COPD进展和肺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252
2019年底开始湖北省武汉市最早发现,中国及世界各地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患者[1,2,3]。SARS-CoV-2是一种有包膜的β属冠状病毒,形态呈多形性,直径约为60~140nm,其具有人群普遍易感,传染力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传播,气溶胶在高浓度环境下亦可成为传播途径之一。
447
我国控制结核病的流行,首要任务是发现并治愈消灭传染源。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肺结核病人,空洞性复治肺结核是常见的活动性肺结核,是临床重要传染源之一[1],该病有着较高的传染性,给病人治疗和预后造成严重不良反应[2]。治愈这部分结核病人对控制结核病非常重要[3]。
217
DSA肺动脉造影以往被认为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但因其具有危险性,很难作为常规应用[7,8]。在英国也只有1/3的医院可以做此项检查,在我国则更少。64排CT扫描速度快,可在一次屏气下行全肺扫描,可清晰显示肺动脉主干至5-6级肺动脉的栓塞,同时还可观察到肺栓塞的间接征象,本文与国内报道结果一致,64排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伤的先进诊断方法。
15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或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其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此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属,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核苷酸同源性高达84%[1,2]。新型冠状病毒自2019年12月首次在武汉被发现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截止2020年3月16日,在全球已有153546名确诊患者,席卷145个国家[3]。
46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易造成脱机困难,并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严重的可危及患者生命[1]。VAP的发生与病房环境、药物应用、护理质量等有直接关系。目前在ICU护理环境中已经提出了许多有效的预防策略[2,3],但尚缺乏关于气管插管患者ICU延迟转入对VAP发生影响的相关证据。
200
重症肺部感染是临床中极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并且是极为严重的脓毒血症之一,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极高的难度。研究[1]显示,该病是由于患者痰液引流不畅而导致痰液聚集,继而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纤维支气管镜是临床中针对该病患者的新一代治疗方式,能够直接对患者肺部病变部位进行窥视,从而加强对患者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操作能力,在当前呼吸内科领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4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因肺内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一种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疾病。ARDS患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或窘迫、口唇爪甲紫绀、病情危重急迫[1]。ARDS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目前每年每10万人有7~70人患病[2],且病死率较高[3]。现代医学治疗ARDS多采用控制感染、机械辅助通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方法[4],收效一般。
13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发病率较高,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呼吸窘迫、低氧血症等情况,发病原因主要是肺挫伤、急性重症胰腺炎、肺部感染等[1]。通气治疗是缓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症状的重要方式,目的是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从而纠正低氧血症状态,降低呼吸肌的损耗,减轻肺部损伤,避免缺氧状态进一步加重,预防多脏器功能障碍。
289
IPA死亡率高,联合治疗有望成为降低其死亡率的一种手段,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从作用机制上来看,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作用靶点存在相关性,合用可能造成药效学的相对减弱;而棘白菌素类药物与以上药物联合则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伏立康唑治疗后因曲霉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减少,再使用两性霉素B时,其作用靶标数目减少,导致疗效降低,这可能是伏立康唑序贯两性霉素B疗效不佳的原因。
903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了多例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患者,部分患者病情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出现医护及密切接触者感染现象,后证实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为COVID-19。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此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57
影响因子:0.964
影响因子:0.721
影响因子:0.580
影响因子:1.860
影响因子:1.940
影响因子:1.21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