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为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多管道安全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458例患者,229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多管道安全护理,另229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同时护理舒适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多管道安全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可以降低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舒适度。
心脏外科手术是现代医学的一大突破,为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通过心脏外科手术,医师可以挽救生命,延长生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但同时心脏外科手术也是一项复杂高风险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后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细致地护理。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CSICU)是一种专门为心脏手术患者提供全面监护和照料的特殊病房。在CSICU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专业知识,确保患者的心脏和全身机能在手术后得到最佳的恢复。但是CSICU患者病情严重,需要多种管道维持生命,且患者容易出现意识不清等问题,影响管道使用安全[2]。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多管道安全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458例患者,男性241例,女性217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2.41±4.74)岁。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22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带有一种导管以上留置且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无相关导管留置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多管道安全护理[3]。①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护士应详细阅读医嘱,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各项治疗措施的正确实施。②妥善固定管道:对于每个管道,护士都应确保其妥善固定,避免因振动、摩擦等原因导致管道滑脱或扭曲。同时,定期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③保持导管通畅:护士应定期检查血管内导管、引流管等是否通畅,确保血液、尿液等引流液的正常引流。对于堵塞的导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④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护士应密切观察导管周围皮肤的色泽、温度和湿度,及时发现皮疹、红肿等异常情况,防止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⑤严格无菌操作:在插管、拔管等操作过程中,护士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确保患者的安全。同时,定期更换无菌物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1.2.2 观察组
在常规多管道安全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
第一,强化细节管理理念,优化管道管理流程[4]。①建立清晰的管道标识系统:对每根管道进行明确的标识,并在管道附近设置相应的标识牌,确保医护人员能迅速识别不同的管道。②定期检查管道连接情况:定期检查各种管道的连接情况,包括导管是否松脱、外露等问题。对于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③使用专业护理工具:使用适合的工具对管道进行清洁和护理,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确保使用的工具干净、消毒,并与每个患者单独使用。④定期更换管道和导管:根据临床指南和医疗操作规范,及时更换需要更换的管道和导管,避免因长时间使用而产生潜在风险。⑤强化交接班和沟通:在交接班时,详细记录和传达与管道相关的信息,包括管道类型、位置、使用情况等。确保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管道的具体情况,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⑥提供培训和教育:为医护人员提供定期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多管道护理的知识和技能。确保医护人员了解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避免潜在的错误和风险。⑦实施全程监测和记录:使用合适的监测设备对患者的各种管道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记录相关数据。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干预和处理。
第二,应用从头到脚评估法(CTABC)[5]。①头部:检查患者的头部是否有伤口、头皮导管、引流管等,保持头部清洁,避免感染。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观察瞳孔反应,确保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正常。②颈部:检查患者的颈部是否有气管插管、颈内静脉导管等,确保导管固定牢固,无扭曲、滑脱等现象。观察颈部皮肤的色泽、温度和湿度,及时发现异常。③胸部:检查患者的胸部是否有胸腔引流管、肺动脉导管等,确保导管通畅,无堵塞、扭曲等现象。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评估肺部功能。④腹部:检查患者的腹部是否有腹内引流管、胃管等,确保导管固定牢固,无扭曲、滑脱等现象。观察腹部皮肤的色泽、温度和湿度,及时发现异常。⑤手臂和手部:检查患者的手臂和手部是否有血管内导管、输液管等,确保导管固定牢固,无扭曲、滑脱等现象。评估患者手部功能,观察是否有水肿、疼痛等异常。⑥腿部和脚部:检查患者的腿部和脚部是否有血管内导管、引流管等,确保导管固定牢固,无扭曲、滑脱等现象。观察腿部和脚部皮肤的色泽、温度和湿度,及时发现异常。
第三,宣传教育[6]。①制作宣传资料:制作易于理解和吸引人的宣传资料,包括海报、宣传册、手册等,介绍多管道安全护理的重要性和相关注意事项。②组织培训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和医护人员组织培训讲座,向患者、家属和其他医护人员介绍多管道安全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③进行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医护人员分享其在多管道护理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知识。通过共同探讨和交流,可以提高对多管道安全护理的认识和理解。④设立宣教角落: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设置宣教角落,展示与多管道安全护理相关的信息和宣传资料。该角落可以提供一个方便的学习环境,患者和家属可以在等候或休息期间自主学习相关知识。⑤患者教育和咨询:在患者入院时,提供专业的患者教育和咨询服务,为其详细解释多管道护理的重要性和操作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和家属了解自己的管道情况,并知晓正确的护理方法。
第四,适当约束肢体[7]。①使用合适的约束装置:选择适当的约束装置,如柔软的约束带或专用的安全约束套装。这些装置应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以确保患者在约束的同时,仍然能有一定的活动空间。避免使用过紧的约束装置,以免限制患者的血液循环。②遵循操作规范:在约束操作中,护士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在正式约束之前,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约束的目的和必要性,并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确保约束装置的正确使用,正确固定患者的肢体,并确保装置不会造成不适或损害。③定期检查和调整:定期检查约束装置的状态,确保其固定和舒适。检查约束装置的皮肤状况,防止因长时间使用约束导致皮肤受压和损伤。根据患者的需要,及时调整约束装置的张力和位置,保持患者的舒适度。④配合复合护理:在约束操作中,护士应与其他医护人员紧密配合,进行复合护理。例如,在约束肢体时,护士应与呼吸治疗师合作,确保患者呼吸通畅;与康复师合作,进行定期肢体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与营养师合作,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摄入。⑤考虑患者的心理需求:约束肢体可能导致患者的不适和焦虑。护士应与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在约束操作中,尽量提供其他形式的安慰和娱乐,如放音乐或提供声音、视觉刺激,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第五,强化消毒观念[8]。①提供专业培训:为医护人员提供有关消毒隔离的专业培训,包括正确的手部卫生、穿戴隔离衣物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确保其了解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②制定清晰的操作规范:制定清晰的操作规范和流程,明确每个环节所需进行的消毒和隔离措施。包括对医护人员、设备、工作区域等方面的消毒和隔离要求。③提供适当的消毒设备和用品:确保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配备适当的消毒设备和用品,例如含酒精的手消毒液、快速消毒剂、一次性手套、口罩等。提供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的工具。④强化手卫生意识: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观念,要求其在特定时刻(如进入和离开患者隔离区域、接触患者管道等)正确进行手部消毒。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醒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的重要性。⑤提供反馈和持续监督:对医护人员进行实时和定期的操作反馈,重点关注其消毒隔离操作的规范性和效果。同时进行持续监督,促使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消毒隔离习惯。
1.3 观察指标
①自制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满分为100分,超过90分为非常满意、70~90分为一般满意、低于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组内总例数×100%。②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包括管道扭曲、管道滑脱、管道连接错误、管道堵塞、非计划拔管。③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④使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患者护理期间舒适度。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越舒适。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对研究数据进行计算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率(n,%)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对比
观察组术后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期间舒适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期间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比较(d)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期间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3、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心脏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9]。心脏外科手术可以修复或替换患者的心脏组织,其不仅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重新回到正常工作和生活的轨道[9]。但是心脏外科手术通常是极其复杂和高风险的手术,在手术后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面临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风险[10]。因此,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存在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至关重要。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CSICU)中,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多管道治疗,如血管内导管、呼吸机和心脏监测导线等[10]。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护士需要实施多管道安全护理。重症监护室多管道安全护理作为一种综合性护理模式,以其全方位、个体化的护理理念,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11]。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多管道安全护理难以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因此,本文分析了在CSICU患者多管道安全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发现,细节化多管道安全护理具有以下效果。第一,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舒适度。首先,细节护理强调个性化关怀,可以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和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护理服务。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意愿和感受,合理安排护理时间和护理方式,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和关心,提高其满意度和舒适度[12]。其次,通过实施精细的疼痛管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护理舒适度。最后,细节护理可以确保管道通畅,及时观察各项指标,检查导管固定是否松动等。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不适,提高护理效果。此外,细节护理通过向患者和家属提供详细的护理教育,使其了解和参与护理过程。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尊重其意见和需求,解答疑问,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治疗和护理,提高其满意度[13]。第二,促进患者康复。首先,通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妥善固定管道,可以降低导管滑脱、扭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其次,细节管理有利于护士及时发现管道问题,可以避免液体积聚引发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减轻患者病情恶化的风险[14]。第三,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细节化的护理要求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更加谨慎,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妥善固定管道,连接管道时仔细核对,定期检查管道通畅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管道堵塞,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管道护理情况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不良事件[15,16]。
综上所述,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多管道安全护理的实施效果得到了本研究的支持。其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舒适度,促进其康复进程。同时,细节护理也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彭林玲.重症监护室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7):1-5.
[2]陈丽虹.急诊重症护理干预应用于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药,2023,36(4):956-959.
[3]董义仁,陈文丽.急诊重症护理干预在心搏骤停患者救护中的应用[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2):153-155.
[4]李枭雄,谷天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重症心脏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3,18(2):254-257.
[5]汪晶,刘海玲,彭晓红.精细化护理对CCU重症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2):254-256,260.
[6]张真真.急诊重症护理干预应用于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的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22,30(12):132-135.
[7]刘艳琼,郭亚芬.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8):35-39.
[8]林晓芳.心脏重症监护室(CCU)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3):203-205.
[9]张燕花.术前心脏康复联合双心护理对重症心脏瓣膜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13):78-81.
[10]陈小园.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心脏术后重症患者临床疗效和护理对策[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2):80-81.
[11]商品品.改良流程化护理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道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2021,38(5):465-467.
[12]崔菊,赵庆强.体外循环术后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器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安全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237,239.
文章来源:岳宗甲.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多管道安全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03):149-152.
分享:
目前对于老年GardenⅢ型以上的股骨颈骨折,多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或半髋关节置换术(hemiar‐throplasty,HA)治疗[2]。但由于偏瘫患者多合并髋部外展肌群肌力下降、重度骨质疏松等情况,与普通患者相比,行HA的偏瘫患者术后往往髋关节功能改善不满意,而行THA的偏瘫患者术后脱位及其他并发症风险则较高[3]。
2025-04-23肩袖损伤是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在6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达54%[1]。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是恢复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的有效方法[2]。既往研究报告称,在随访中10%~48.4%的患者会发生术后再撕裂[3],通常发生在术后1~6个月[4]。受各种因素影响,肩袖修补术后疗效不一[5-6]。
2025-04-18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小单孔胸腔镜手术切除肺叶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发广泛,且具有显著效果[1]。但术中常出现中转开胸或两孔胸腔镜手术的情况,这是由术中肺动脉出血所导致的,尤其是小单孔胸腔镜手术(切口≤3cm),由于操作切口较小,术中难以迅速置入血管钳行肺动脉阻断,可造成手术视野模糊,影响手术操作。
2025-04-16手术治疗作为腋臭临床主要治疗措施之一,不同手术方案均可在清除大汗腺后实现对症状的积极治疗、缓解,但受术后切口愈合美观度影响,现阶段患者对术后切口愈合均有较高要求,应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在确保症状治疗有效性同时,减轻术后腋下皮肤瘢痕表现[3-4]。
2025-04-09目前,在临床上,对于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清创手术和骨折部位手术复位[2]。由于这种类型的骨折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极易受到细菌和污染物的侵袭,术后并发感染成为主要并发症之一。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导致骨折断端的愈合过程变得缓慢,甚至可能导致愈合失败,从而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3-4]。
2025-04-03体外冲击波疗法具有松解粘连的作用,可治疗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中医认为,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病机为筋络闭塞、瘀血不化、气血运行不畅等,主要采用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等方式治疗,使局部疼痛感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2]。
2025-04-01腰肌劳损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腰痛,表现为肌肉功能退变、腰椎活动受限、持续或间断性的腰部酸胀痛等。据报道 ,我国每年成人腰痛发病率高达29.88%,其中腰肌劳损约占 2/3,其致病因素包括不良姿势、生理结构、遗传因素、潮湿环境等。治疗腰肌劳损常用的方法有非甾体抗炎药、针灸推拿、物理治疗、拔罐等。
2025-03-19腰椎间孔穿刺(lumbarintervertebralforamenpuncture,LIFP)是完成腰椎微创介入手术的关键操作步骤。然而,由于腰椎解剖结构复杂并与重要器官毗邻,LIFP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操作,需要精确的影像引导。X线是临床常用的引导方法,但其不能实时引导并有潜在的辐射损害风险。
2025-03-14早期的三叉神经痛治疗主要依靠药物,但由于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长期使用药物可能导致药物耐受性的产生以及部分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的存在而出现药物治疗的禁忌证[3]。因此,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临床上更倾向于采用手术治疗。
2025-03-13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罕见的乳房炎症性疾病,常见于有分娩史的育龄妇女[1]。该病的特点是特发性、慢性和复发性炎症,导致瘢痕形成和窦道分泌物。该病发病率一直在增长,但迄今为止,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一般认为该病与自身免疫、高催乳素血症、口服避孕药和微生物感染有关[2]。
2025-03-03人气:7235
人气:4658
人气:4149
人气:3746
人气:341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外科杂志
期刊人气:3530
主管单位: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分会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5-6483
国内刊号:42-1334/R
邮发代号:38-184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