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发生结核病患者128例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均在医护人员辅助下完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验,以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前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与诊断效能。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结果如下,阳性、阴性检出率分别是62.50%与37.50%。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大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0.05)。结论:结核病临床诊断中应用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诊断效能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结核病是因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并造成感染,诱发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慢性传染性疾病。现今尚未研究出结核病根治方案,结核病依然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传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经空气传播,侵入人体后会对全身器官造成侵犯。有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新增100万肺结核患者[1]。有研究指出,现今我国的结核病治疗方案具有重大突破,我国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已经达到90%[2]。若能尽早确诊结核病,尽早实施规范科学治疗,无疑可有效降低结核病的治疗难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早期治疗结核病的前提是早期准确诊断结核病。现今用于诊断结核病的方法较多,不同方法具有不同诊断效能。此次研究以128例疑似结核病患者为对象,探讨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1年10月~2023年6月,选取鹤壁市第三人民医院疑似发生结核病患者128例进行临床研究。男88例,女40例;年龄均值(42.36±5.46)岁。纳入标准:患者症状表现疑似肺结核;患者具有实验室检查指征;患者提供详细个人资料;患者配合完成3项检查。排除标准:患者对结核蛋白过敏;患者参与研究前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存在免疫缺陷;患者存在急性传染病。
1.2 方法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运用孟都氏法,准备75%酒精,消毒患者的左侧前臂内侧1/3部位皮肤,准备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采集0.1ml进行皮内注射,令局部出现皮丘。注射48~72h后,观察患者的局部硬结,测量、记录硬结直径,平均硬结直径通过(纵径+横径)/2得出。结果判断标准如下:阴性(-),得出平均硬结直径小于5mm;弱阳性(+),得出平均硬结直径是5~9mm;阳性(++),得出平均硬结直径是10~19mm;强阳性(+++),得出平均硬结直径大于19mm,或是合并水疱、双圈以及坏死表现。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提前告知患者禁食禁饮,采集5ml空腹静脉血样,置入无菌肝素抗凝管,于2h内送检,应用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检测,严格遵循试剂盒说明书完成相应检测工作。在试剂盒未使用时,储藏在2~8℃环境中,有效期是12个月。需应用试剂盒时,取出病在室温环境下持续放置0.5h,应用前轻轻摇晃试剂盒让其均匀,使用后立刻密闭病将其置入2~8℃环境中保存。未用完的干燥剂等放在自封袋密封,于2~8℃环境中保存,保存时间不能超过3周,复溶后校准品必须在当天使用完毕。结果评估标准如下:测试管、对照管差值>14pg/ml,差值同时≥对照组1/4,则是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比较分析相关指标。
2、结果
2.1 不同方法的诊断结果统计(见表1)
表1 不同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
2.2 不同方法的诊断效能统计(见表2)
表2 不同方法的诊断效能比较
3、讨论
结核病属于全球常见传染病,也是影响公民正常生存的主要传染性疾病[3]。有研究指出,我国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公民多达5.5亿人,肺结核占多数,是结核分枝杆菌高感染国家[4]。我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500万,存在传染性的公民超过四分之一。结核病传播不仅会对患者本人的身心状态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加重患者的身心痛苦,增加患者亲朋好友、社会群众的结核病发生风险。为有效预防结核病,我国免费提供卡介苗为出生24h以内的新生儿接种,这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方式[5,6,7,8]。受人口流动性增强,结核分枝杆菌多重耐药菌增多、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发生率升高等问题影响,我国结核病防控形势越发严峻,更突出快速、有效诊断结核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核病多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诊断方法包括传统细菌学、近些年兴起的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不同方法的诊断效果不一样。鉴于结核病防控形势不佳,选择敏感性与特异性更强,准确性更高的结核病诊断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8,9,10]。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从19世纪开始应用至今,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断中发挥显著作用。该法具有简单好操作、容易掌握、费用低廉、对仪器设备的要求偏低等多种优势。伴随着该法的广泛应用,该法的缺陷日益凸显[11,12,13]。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无法区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诱发的应答、接种卡介苗出现的免疫应答,所以会有假阳性现象发生。若受检者存在免疫抑制现象,应用该法诊断,敏感性不足,所以误诊率、漏诊率比较高。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金标准诊断方法,但受取材、培养环境等限制,多数结核病患者的培养结果并非阳性,尤其是肺结核患者[12,13,14]。有研究指出,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理想诊断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特异度,有利于临床尽早识别结核病患者[15]。此次研究显示,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的阳性、阴性检出率无差异,但五项诊断效能存在鲜明差异,均是后者大于前者。原因分析如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容易被卡介苗、结核分枝杆菌等干扰,但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可排除上述干扰因素,所以诊断准确性比较高。但此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缺陷,以疑似发生结核病患者为对象,并未区分肺内结核病与肺外结核病,并未进一步分析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在鉴别不同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临床还需增加样本量,扩大范围继续研究[16]。
综上可知,结核病运用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诊断,具有极高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多池,梁爱群,吴烨莹,等.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干扰素释放酶联免疫法及核酸分子检测技术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23,8(4):60-63.
[2]陈同绘,汪慧,唐彬.抗酸染色、TB-IGRA与Xpert MTB/RIF联合检测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5):114-117.
[3]刘德军,刘黎,陈慧冬,等.不同结核病类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J].现代免疫学,2020,40(4):316-319,324.
[4]向双,杨杰斌,沈昌琼,等.GeneXpert MTB/RIF检测在石蜡组织结核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2,38(8):1005-1007.
[5]王华,党丽君,甄拴平.结核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结核抗体联合检测的结果分析及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19):2379-2381.
[6]吴雪琼.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对结核病诊断和患者免疫状况评价的价值[J].中国防痨杂志,2020,42(10):1020-1024.
[7]杨小玉,李青峰,王冬梅.斑点免疫胶体金渗滤法、免疫层析法联合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抗体诊断结核病的应用价值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27(04):8-9.
[8]雷战平.免疫组化法在结核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7):68-70.
[9]李霜君,张治国,余琴,等.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g G/Ig M抗体对结核病诊断的应用价值[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8,34(02):139-143+149.
[10]潘洪龙.免疫法测结核抗体与痰涂片镜检法的比较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3):173.
[11]郭静,胡素瑾.两种免疫学检验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4):2563-2564.
[12]辛宝林,于秀坤.两种结核病病原菌快速检测技术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4):73-74.
[13]杜华,韩艳秋,师迎旭.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9):3283-3285.
[14]马秀清,陈良安,李春笋,等.结核抗体检测在住院患者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02):413-415.
[15]王剑.免疫胶体金法检测MPB64抗原在结核病实验室诊断中的价值[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07):444-446.
[16]吴多池,梁爱群,吴烨莹,等.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干扰素释放酶联免疫法及核酸分子检测技术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23,8(4):60-63.
文章来源:王兰兰.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病的临床应用[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4,34(03):79-81.
分享: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不断上升,因该病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因此往往导致患者失去最佳诊疗时机[1-2]。肾小球滤过率(GFR)可用于诊断和管理CKD[3]。测量菊粉清除率是评估GFR的金标准,但该法耗时费力,价格昂贵,临床不易推广[4]。
2024-11-27随着生物信息学和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检测已成为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手段。其中,甲基化基因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甲基化是DNA分子上的一种化学修饰,通过影响基因表达调控细胞生长、分化等过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024-11-26多发伤是指人体在单一机械致伤因素作用下,同时或相继累及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1]。因多发伤来势凶、进展快、病死率高、住院周期长、并发症多,成为了医护人员救治的重点和难点。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指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肠道病变。
2024-11-21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是成人和儿童接受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其中呕吐发生率约为60%,恶心发生率为70%~90%[2-3],频繁而剧烈的呕吐会引起食欲下降,影响进食量,从而导致营养缺乏,免疫力下降,严重时造成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4-5]。
2024-11-18随着临床医学和癌症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癌症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却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即如何在抗击癌症的同时,保留或实现患者的生育愿望。根据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均为全球第一,且呈年轻化趋势,育龄期患者所占比重逐年增加[1-2]。
2024-11-18有研究表示,造口患者在夫妻亲密关系、社交活动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且较普通人群更易诱发心理疾病[3-5],因此造口患者生存期的身心健康仍是关注重点。心理社会适应是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和社会融入能力的重要指标[6],研究证实,适应水平高的患者能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更积极的心理状态[7]。
2024-10-08长期重复献血容易导致献血者缺铁[1]。缺铁是一个渐进性过程,开始于储存铁缺乏(iron depletion,ID),发展为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IDE),最后是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绝经前妇女更是献血引起缺铁的高危人群[1-2]。
2024-10-08Rh系统是目前已发现所有红细胞血型系统中多态性最丰富也是最复杂的血型系统,其临床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1]。Rh系统有56个抗原,临床关系紧密的有D、C、c、E、e 5种抗原,其中D抗原最具免疫原性和临床意义[2-3],可导致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4-5]、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等[6-7]。
2024-10-08近年来“北京方案”的广泛实施,已大大扩展了造血干细胞的供者来源,但仍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促使国内许多患者通过中华骨髓库寻找非血缘供者成功移植。据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官网数据报道,截至2024年4月30日,中华骨髓库库容3 451 786人份,患者申请查询人数123 471人次,捐献干细胞例数17 479例。
2024-10-08大量的硝酸盐在农业生产中作为肥料使用,它也做为防腐剂在食品加工中被频繁使用[1],因而硝酸盐在环境和摄入的食物中普遍存在。尿中硫氰酸盐为氰化物接触的生物标志物,人体在短时间高剂量和长时间小剂量接触氰化物后,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会受到一定损坏,氰化物最终会转化成硫氰酸根后经尿液排出[2]。
2024-09-24人气:20598
人气:17946
人气:15300
人气:14870
人气:1470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
期刊人气:2125
主管单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3-3548
国内刊号:41-1116/R
邮发代号:36-38
创刊时间:197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