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朱文增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用药特点与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朱文增教授门诊且诊断为MG的初诊患者病历资料,纳入初诊处方并建立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与功效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发掘用药规律与经验。结果 共纳入中药处方212首,涉及药物126味,各药物累计使用5 320次,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分别是黄芪(212次)、马钱子(212次)、紫河车(212次)、党参(211次)、甘草(211次);性味上以温性药(2 645次)、甘味药(3 492次)使用最多;归经频次前4位分别为肝经(2 927次)、肺经(2 581次)、脾经(2 534次)、肾经(1 624次);药物功效频次前5位分别是补虚药(2 215次)、解表药(1 036次)、活血药(438次)、平肝息风药(418)、清热药(114次);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黄芪、马钱子、党参、升麻、柴胡等为核心药物,其中黄芪-马钱子-紫河车为处方必备药组;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9类。结论 本研究显示朱文增以肺脾肾阳气亏虚为MG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以益气温阳为基本组方原则,重视活血通络、固表祛风、燥湿祛痰药物的配合应用。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的获得性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中国MG发病率为0.68/10万,女性发病率略高,住院死亡率为14.69‰,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与呼吸衰竭[2]。MG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自身抗体攻击神经-肌肉接头,导致神经兴奋传导障碍。与MG发病相关的抗体主要包括乙酰胆碱受体抗体、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抗体等[3]。MG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受累骨骼肌的波动性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减轻。MG的治疗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胸腺切除、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及生物制剂等[4]。
中医药治疗MG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能缓解MG患者的症状,减轻西药不良反应,帮助减停西药,是西医治疗很好的补充[5]。亦有部分眼肌型患者单纯使用中医药疗法,疗效可观[6]。朱文增教授长期从事针药结合防治神经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尤擅长辨治MG。朱文增治疗MG,提倡辨病与辨证结合,重视益气温阳之法,前期一项纳入356例MG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证实,单纯中药或中西药联合治疗MG,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西药用量,防止病情进展与复发[7]。本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朱文增教授治疗MG的用药特点与组方规律,为研究本病的同道提供临床参考与思路[8]。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2017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朱文增教授门诊且诊断为MG的初诊患者。
1.2纳入标准
版)》[4]中MG的诊断标准;初诊病历记录完整,包括主诉与现病史、西医诊断、中医辨病辨证、治则治法、中药处方及剂量。
1.3排除标准
不符合MG诊断标准;病历资料不完整。
1.4数据标准化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9]及“十三五”规划《中药学》[10]教材,对各处方中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同种药物因地域、炮制方法、别称而区别,均记录为同种药物,如仙灵脾记为淫羊藿、黑顺片记为附子、夜交藤记为首乌藤、川牛膝与怀牛膝均记为牛膝、清半夏与法半夏均记为半夏。其中性味功效相差较大者,记为不同药物,如生地黄和熟地黄。同时参考《中药学》教材,记录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类别,其中四气五味去除其修饰词,如“微寒”“微苦”统一为“寒”“苦”。
1.5数据库建立与统计分析
将纳入的处方录入Excel表格,录入内容包括处方序号及具体药物组成。数据由一人独立录入,并由另外两位研究者分别核查,以保证数据准确性。通过Excel数据库对药物使用频次、功效、性味归经等进行统计。运用IBMSPSSModeler18.0软件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Cytoscape3.9.1软件绘制关联规则网络图。运用IBMSPSSStatistics26.0软件对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提取核心药物组合。
2、结果
2.1药物频次统计
符合《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纳入初诊处方212首,涉及药物126味,所有药物累计使用5320次,单张处方最少使用药物20味,最多31味。对126味中药进行频次统计,使用频次≥60的药物记为高频药物,共30味,见表1。
表1朱文增治疗重症肌无力高频药物表(频次≥60)
2.2药物性味归经统计
对126味中药的四气、五味和归经进行频次统计,同一药物归属多条经络,各经络均记录1次。处方中选用的药物以温性药为主,其次为寒性药与平性药,见表2;五味以甘味药物使用频次最多,辛味与苦味药物次之,见表3;归经上,12条经脉均有涉及,以肝、肺、脾、肾四经药物为主,见表4。
2.3药物功效类别统计
126味中药依据功效可分为16类,见表5,其中使用频次最多的为补虚药,使用频次较多有解表药、活血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
表2朱文增治疗重症肌无力药物四气频次统计表
表3朱文增治疗重症肌无力药物五味频次统计表
表4朱文增治疗重症肌无力药物归经频次统计表
表5朱文增治疗重症肌无力药物功效频次统计表
2.4关联规则分析
运用IBMSPSSModeler18.0软件的Apriori算法,设定置信度>90%、支持度>80%,最大前项数5,对使用频次≥170的15味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阶、四阶药物关联见表6、表7。运用Cytoscape3.9.1软件绘制药物关联网络图,计算中药在网络中的拓扑学特征,根据各个药物的degree值大小提取20味核心药物并构建网络图,见图1。结果显示朱文增教授临床处方的核心药物为黄芪、升麻、柴胡、甘草、马钱子、紫河车、党参等。
表6朱文增治疗重症肌无力药物三阶关联规则表
表7朱文增治疗重症肌无力药物四阶关联规则表
图1朱文增治疗重症肌无力核心药物网络图
2.5系统聚类分析
对使用频次≥38的前35味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得到药物聚类分析树状图,见图2,根据中医理论与临床实际,大致可归为9类药物组合,见表8。
表8朱文增治疗重症肌无力药物聚类组合表
3、讨论
本研究通过整理朱文增治疗MG的中药处方,运用数据挖掘相关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较全面地展示了朱文增治疗MG的用药规律。以下将结合朱文增教授对MG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认识,对处方数据挖掘内容进行分析。
药物使用频次统计显示,所有处方中均使用了黄芪、马钱子、紫河车,此结果也与药物三阶关联规则结果相符,可见此3味药为朱文增治疗MG的最核心药物。黄芪甘温,入肺脾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张锡纯称其为“补药之长”,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肢体痿废[11]。朱文增将生黄芪作为补虚起痿的基础药,将肺脾气虚视为MG的核心病机之一。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提高免疫力、促进代谢与正性肌力作用[12]。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芪治疗MG具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与黄芪治疗MG的相关活性成分包括异鼠李素、山柰酚、毛蕊异黄酮、异黄烷酮、槲皮素等[13]。马钱子苦温,入肝脾,张锡纯谓其“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远胜于他药”[11]。为治疗麻木瘫痪之常用药。眼周经络瘀阻可致眼肌麻痹,出现视物成双、眼球活动障碍;肢体经络瘀阻、经气输布障碍,可出现肢体无力。临床应用马钱子,体现朱文增重视脉络瘀阻这一病理环节在MG发病中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马钱子有类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作用,其中含有的番木鳖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改善肌肉无力症状[14],现常用于治疗MG、运动神经元病等多种神经肌肉疾病。况时祥认为马钱子在与黄芪、淫羊藿、党参等合用时,亦有益气扶正之效[15]。紫河车甘咸温,入肺肝肾经,为血肉有情之品,擅长温肾补精、益气养血。方中必用此药,说明肾阳虚亦为MG的核心病机。药理研究表明紫河车含有多种激素、免疫因子、细胞因子及微量元素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使紫河车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激素样作用等功效[16]。MG作为自身免疫病,调节机体免疫是治疗的重点[17],朱文增应用紫河车治疗MG,除针对MG肾阳虚之中医病机外,亦参考其药理作用。
图2朱文增治疗重症肌无力药物聚类分析树状图
使用频次前15的药物中,黄芪、党参、甘草、柴胡、当归、升麻、白术、陈皮为补中益气汤的药物组成,说明补中益气汤为朱文增治疗MG的基础方剂,以健脾益气升提为主要功效[18]。脾主升提清阳之气以养头面官窍,脾虚则目窍失养,可见眼睑下垂。脾主四肢肌肉,脾胃阳气虚弱、肌肉失其濡养,可致肢体无力;足太阴脾经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19],脾虚则咽喉、舌窍不利,可见言语不利、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咽喉肌、舌肌受累表现。补中益气汤治疗MG临床疗效显著[20]。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补中益气汤对MG的治疗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可能通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 productsandreceptorforadvancedglycationend products,AGE-RAGE)信号通路、白介素(interleukin,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MG的作用[21]。
药物性味归经与功效规律上,甘温补益、辛温解表、辛温活血类药物使用最多。以黄芪、紫河车、鹿角胶、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等温补脾肾阳气之虚;以麻黄、细辛、桂枝、防风等温散其袭表之邪;以马钱子、川芎、当归等温通其脉络瘀阻。MG患者眼外肌麻痹时可出现复视、眼球转动欠灵活等表现,使用天麻、全蝎、蜈蚣、地龙、刺蒺藜等入肝经、息风通络的药物,可缓解眼外肌麻痹,故归肝经、平肝息风的药物使用频次较多[22]。苦寒清热药可制约大量温补药物之燥,平调寒热。朱文增教授认为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容易出现手足心热、口干、盗汗等伤阴的表现,须配伍知母、黄柏、麦冬、地骨皮、牡丹皮等寒凉药物,清热滋阴。化痰止咳平喘药常用于针对肺脾两虚、痰湿壅盛之病理因素,多配合苦温药物以燥湿化痰。以上用药特点反映朱文增重视MG肺脾肾阳气亏虚之基本病机的同时,亦关注外邪袭表、脉络瘀阻、痰湿壅盛等病理因素,治疗上除益气温阳外,常配合固表祛邪、活血通络、燥湿祛痰之法。
构建的核心药物网络中,包含了朱文增教授自拟的黄芪强力汤,药物组成为黄芪、升麻、柴胡、党参、马钱子、紫河车、当归、白术、甘草、附子、陈皮、川芎。此方亦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加用马钱子、川芎活血通络,紫河车、附子温肾益精,以健脾益肾、益气温阳为主要功效,为朱文增治疗MG的核心方,临床随证加减应用,疗效可观。若气虚严重,党参可换用人参、红参,热象明显可改用西洋参。
系统聚类图将使用频次≥38次的35味药物归入9个大类,第1类药物包括柴胡、升麻、党参,以益气升提为主要功效,针对气虚之核心病机。第2类药物中,半夏、浙贝母、桂枝、枇杷叶降肺化痰,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补肾阳。全身型MG患者,肺脾肾虚、痰阻咽喉而出现吞咽困难时常用此类药物。第3类药物包括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葛根,以养血活血、养阴生津为主要功效,前四味为四物汤易熟地为生地黄,可避免熟地黄滋腻碍胃,且生地黄擅长清热养阴,可制约方中诸温补药物之燥热。第4类药物包括天麻、蜈蚣、枸杞子、菊花、陈皮、穿山龙、全蝎,以明目通络为主要功效。菊花、枸杞子明目,天麻、蜈蚣、全蝎、穿山龙通络,眼肌型患者眼外肌麻痹出现复视、眼球活动障碍时多用此类药物。第5类药物包括白术、肉苁蓉、防风、鹿角胶、麦冬、甘草,以益气温阳固表为主要功效。白术、防风合黄芪为玉屏风散,若患者脾肺气虚,畏风、汗出、易外感症状明显,可合用此方[23]。鹿角胶与紫河车同为血肉有情之品,善于温阳,患者阳虚明显时可以选用。第6类药物包括山药、芡实、淫羊藿、巴戟天,以温补脾肾阳气为主要功效,患者脾虚阳气亏虚,大便溏稀、畏寒明显时可用此类药物。第7、8、9类药物为黄芪、紫河车和马钱子,此三味为朱文增治疗MG最常用的药物。
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朱文增治疗MG的处方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朱文增以肺脾肾三脏阳气亏虚为MG的基本病机,重视痰湿、瘀血、外邪等病理因素在MG发病中的作用,治疗上以益气温阳为基本的遣药组方原则,同时重视活血通络、固表祛风、燥湿祛痰药物的配合应用。本研究阐释了朱文增治疗MG的用药规律和经验,探索的结果与朱文增教授提出以益气温阳为治疗MG的基本原则相吻合[24]。
参考文献:
[4]常婷.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版)[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1, 28(1):1-12.
[6]沈洁,盛昭园.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 16(18):2649-2651.
[7]李少红.益气温阳法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评价[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
[8]吴林伟,王雁南,李素丽.数据挖掘技术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2, 40(4):115-118.
[9]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10]钟赣生.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8.
[1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16:320-397.
[12]马园园,王静,罗琼,等.黄芪总皂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22(7):153-157.
[13]梁玉华,李亦聪,邓太平,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芪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机制研究[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0, 36(2):242-248.
[14]吴婷婷,曹兰秀.马钱子药理毒性综述[J].亚太传统医药,2016, 12(7):72-73.
[15]况时祥,王强,刘琛.马钱子治疗重症肌无力机制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 49(5):83-84.
[16]王亚琼,祝庆华,唐明文,等.紫河车临床应用研究概况[J].亚太传统医药, 2020, 16(7):189-192.
[17]常婷,李柱一.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期待靶向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 55(4):271-279.
[18]刘馨雁,樊蕾.补中益气汤对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Treg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及疗效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 2020, 15(21):3336-3339.
[19]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灵枢[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9:555-577.
[20]陈秒旬,陈舸,郑耿东,等.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6(11):1861-1870.
[21]黄琳文,翁森辉,李景濠,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肌无力分子机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 23(10):62-67.
[22]张艳玲.随尚尔寿从肝风论治重症肌无力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19):33.
[23]裘辉,张颖,章正祥,等.裘昌林诊治重症肌无力的“药症对应”临床经验总结[J].浙江中医杂志, 2021, 56(4):303-304.
[24]李少红,朱文增,邬光福,等.益气温阳法治疗重症肌无力[J].中医杂志, 2019, 60(4):345-347.
基金资助: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1309);
文章来源:彭思扬,田煜坤,常玮倩等.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朱文增治疗重症肌无力用药规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29(12):2049-2054.
分享:
冠心病是由冠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管腔闭塞及管腔狭窄类疾病,心脏血流无法正常为心肌供氧,导致心脏出现缺氧、缺血,若未及时有效处理,心肌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1]。该病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均上升。心绞痛发作主要有出汗、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可表现为皮肤湿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2025-04-11血管通路的建立是患者行HD治疗的前提,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fistula,AVF)因感染率较低且血栓事件较少成为首选。然而,只有60%的AVF在12个月时仍具有功能[3]。血管通路功能障碍不仅降低了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影响预后。血栓形成会导致瘘管早期衰竭,进一步加剧AVF失功[3],使用抗血小板药可降低其发生率。
2025-04-08冠心病发病主要因素为机体脂质代谢紊乱,血液内脂质沉积于平滑动脉内膜上,亦会有类似内膜脂质物质于白色斑块内累积,斑块逐步增加,引起其他合并症状出现。若是患者的血压指标持续性增加,会使机体的血流动力学出现变化,将血小板激活,促使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加快,将直接地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2025-04-07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呼吸科常见的感染性肺实质炎性反应,主要症状表现为气短、胸闷、咳嗽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引起重症肺炎,严重损伤肺部,使得患者出现肺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还会攻击其他器官,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对于 CAP 患者临床首选抗菌药物治疗。
2025-04-02肺癌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约85%的肺 癌 病 例 是 非 小 细 胞 肺 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在NSCLC患者中,EGFR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包括 3 种亚型:外显子 19 缺失(ex19del)、L858R 替代突变以及外显子 20 插入突变,其中 85%~90% 是外显子 19 缺失和 L858 替代突变。
2025-03-29现阶段,临床上对压疮的干预主要基于现代伤口护理的理论,创建湿性低氧环境,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速度加快,释放更多生长因子,加速血管形成,促进伤口愈合。湿润烧伤膏为中药膏剂,由黄连、黄柏、黄芩等中药组成,可清热解毒、生肌止痛,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修复,对压疮、烧伤、术后创面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
2025-03-27依洛尤单抗是一种用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通过有效阻断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型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结合,减少脂质在冠状动脉血管壁沉积,能迅速且高效地调整血脂水平,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2025-03-25进展性脑梗死的致残与致死率均较高,患者具有极差的预后,其主要诱发因素为血管结构在原位血栓或动脉栓塞情况下发生变化,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加重、脑血流障碍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分别呈阶梯式、局限性,在急性脑梗死各亚型中最为严。本研究主要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片用药的效果。
2025-03-22目前,临床针对风湿免疫疾病主要选择非甾体类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可是长时间应用这些药物,会出现风险和不良作用,比如免疫功能降低,加大感染率。近年,在风湿免疫病症治疗上选择益普赛药物,受到更多临床医生关注[3]。该药是一种主要针对特定免疫细胞医治的药物,经过对免疫系统调节,发挥医治风湿免疫病症作用。
2025-03-11重症肺炎是以感染导致一系列炎性反应、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为主要病理基础的常见急危重症,发生后失控的全身炎性反应、血液内毒素水平升高会引发器官衰竭等严重后果,最终可导致患者死亡[1]。重症肺炎患者在炎症、肺功能损害等情况影响下,呼吸道会堆积痰液致使气道发生阻塞,使感染、肺功能损伤加重,故重症肺炎的治疗上多采用抗炎、促排痰等药物[2]。
2025-02-27人气:18516
人气:15530
人气:15040
人气:14736
人气:1303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人气:3027
主管单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9043
国内刊号:12-1391/R
邮发代号:6-153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