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当前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的技术工作之一为流行病学调查,在基层中应用缺乏专业性、系统性,本文从流行病学调查、基层应用案例与监测的关系进行全面总结阐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流行病学调查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的技术工作之一。本人从事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多年,系统总结流行病学调查在基层疫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以期达到基层防疫人员对流行病学调查重要性的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
1、流行病学调查概念
流行病学调查是通过询问、信访、问卷、现场查看、测量和检测等多种手段收集流行病学相关联资料和数据,通过综合分析达到查明原因、风险评估等目的,以提出防控策略和措施建议[1]。总的来说,流行病学调查是围绕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要素,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的全方位调查。
2、流行病学调查的基层应用案例
2.1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是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开展。当确定发生某种重大动物疫情时,要通过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查明原因、评估目前防控形势、决定采取何种措施对动物疫情进行控制。在查明原因的过程中,要对被确诊疫情养殖场(户)进行现况调查,并向前溯源和向后追溯,现况调查包括动物种类、存栏、地理位置、环境及周边易感动物养殖情况、免疫及监测情况、疫病发生和治疗情况、消毒情况、病死动物和饲料、垫草、粪污处理情况;溯源调查包括至少疫病1个潜伏期内外引动物种类、数量、引入地及引入地养殖情况、引入途经地域动物疫情情况,追溯调查包括至少疫病1个潜伏期内从疫病发生地外运易感动物情况,人员流动情况,外引动物车辆消毒情况以及车辆载运情况等。根据原因调查、溯源调查和追溯、调查数据,经过统计分析明确发病原因,确定病原污染面,对全面评估动物疫情形势,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有力依据。
2.2 病例调查
主要是疫病诊断时开展。当畜禽发生发病死亡后需要诊断治疗时,要通过询问、临床观察、解剖检查、实验室检测等进行确诊。询问内容包括就诊动物存栏数量、发病数量、死亡数量、发病时间、群体表现情况、饮食情况、粪便性状、免疫情况、用药情况、周边养殖情况及发病情况,临床观察主要是对就诊动物个体观察,主要是畜禽体表外观检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观察;解剖检查主要是对就诊动物个体进行处死、剖检,确定典型剖检症状;结合询问内容和临床、剖检症状,初步怀疑某种动物疫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根据怀疑的疾病采集相应检测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对重大动物疫病按程序上报、处置,对常见病和普通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2.3 专题调查
主要围绕某一防控事件效果开展。每年春防、秋防结束后,市县疫控中心都要组织开展免疫效果评估工作,是对防控工作效果的一种评估式调查,是一种抽样调查,主要以实验室检测为基础。这种调查要根据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种类,结合不同畜禽种类、不同疫苗消长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范围、采样场点,同时做好采样单位疫苗免疫情况、疫病发生情况等的调查。以检测结果综合评估不同强制免疫动物疫病防控效果。当某种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时,要采取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溯源式调查,对采样场点畜禽免疫情况、养殖水平、曾经发病和用药情况、免疫注射操作、疫苗来源和质量等相关联信息进行调查,以查明原因,指导采取整改措施。
2.4 疫病普查
可以采取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没有检测手段的动物疫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也可以将调查情况和检测情况相结合进行评估。
3、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的关系
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工作都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既成独立的体系,又互相支撑,都是流行病学范畴下的数据收集。只有将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工作协调有序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动物疫病防控对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
我国高度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在国家层面设立有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在省、市、县设立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在工作实施方面,从国家到县级流行病学调查机构制定年度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组织有序实施。然而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者多数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对流行病学调查尚缺乏专业认识和系统的概念,掌握的还不够,应用的还不多,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流行病学调查是一门专业性强、综合性强的学科,很多测量术语有其不同意义,抽样策略与方式有其不同的方法,作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者还需要进一步向专家学习,植根基层土壤,争取在基层工作中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的科学方法进一步夯实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沈朝建,王幼明.兽医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抽样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赵岩.流行病学调查在基层工作中的实际应用[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10):42.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对包括儿童在内的易感人群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的儿童,感染后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情危急时甚至导致死亡[1-2]。流感的高传染性和易变异性使其防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且其流行特征因地区、气候、人群特征的差异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3]。
2025-02-27流行性感冒主要发生于儿童及老年群体。目前,流行性感冒常采用奥司他韦药物治疗,该药可抑制病毒释放,减少病毒在身体内扩散,从而起到抵抗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作用[2]。但是单一用药疗效有限,不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025-01-18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主要目的是了解所在地区儿童Hp感染的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我国Hp感染属于儿童期易感型,在儿童时期是感染的高峰时期,因此分析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调查分析西乡县儿童Hp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2025-01-17急性胃肠炎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危险因素。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以上病原体导致的腹泻通常具有相类似的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无法通过临床症状诊断出确切的病毒或者细菌。由于缺少实验室病原学证据,这些病例通常被定义为不明原因腹泻。
2025-01-03碳青霉烯类耐药肠 杆菌目细菌(CRE)指对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厄他培 南、 多尼培南等任何一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 (摩根菌属、 变形杆菌属、 普罗威登菌属等需参考除 亚胺培南外的厄他培南、 美罗培南、 多尼培南的药敏 结果)或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目细菌[1] 。
2024-12-27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儿童急性传染病,由多种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引起,主要包括A和B组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及肠道病毒A71(enterovirus A71,EVA71)。随着 2016 年 EVA71 疫苗的问世,2017 —2019 年,国内与 EVA71 相关的 HFMD 病例逐渐下降,但与 CVA16 相关的 HFMD 病例呈上升趋势。
2024-12-27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坏为主要病变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等途径传播。自1990年开始对病毒性肝炎分型报告以来,乙肝的报告发病率一直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居于前列。我国乙肝防治任务依然严峻,疾病负担较重。
2024-11-04学校结核病防控一直是我国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学生由于学习负担较重、免疫系统仍在发育过程、卡介苗的保护效力有限等因素,感染结核菌以后容易发生结核病,校园内人群密集,一旦存在传染源,容易造成传播。学校结核病流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还会危及当地的社会稳定。
2024-10-31聋病是导致人类感觉功能障碍的最重要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社会交往,有超过一半的聋病与遗传有关。研究表明,非综合征型耳聋是单基因遗传病,因此针对聋病基因的研究对于聋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价值。随着聋病三级预防关口的前移,目前逐步开展的辅助生殖技术有可能实现对耳聋的病因预防。
2024-09-26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原发感染引起的以播散性(全身性)斑丘样小疱疹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其传染性极强,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易在人群聚集的集体单位暴发或流行。水痘会因为疱疹抓破等因素造成细菌感染而导致严重后果,有研究发现水痘疱疹液细菌培养,阳性率高达57.64%。
2024-09-09人气:16616
人气:15969
人气:15538
人气:15258
人气:1476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期刊人气:255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149
国内刊号:33-1340/R
邮发代号:32-29
创刊时间:197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440
影响因子:1.212
影响因子:0.321
影响因子:3.24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