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2012—2021年南通市梅毒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分析

  2024-05-20    9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了解2012—2021年南通市梅毒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科学合理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21年南通市梅毒病例的传染病报告卡,下载人口学数据,用占比对分类变量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12—2021年南通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7 76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7.73/10万,报告发病率从27.38/10万上升至51.16/10万,梅毒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1 063.293,P<0.001)。年平均发病率男性为41.19/10万,女性为34.59/10万。25~<3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46.58/10万~77.89/10万(年均62.98/10万)。各期梅毒中,隐性梅毒18 954例,占68.28%,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5.83/10万,呈明显上升趋势(χ2=2 293.568,P<0.001)。崇川区年均报告梅毒发病率最高(53.90/10万),海安市最低(29.85/10万)。梅毒报告病例的职业分布以农民最高,为15 111例(占54.43%),其次为家务及待业6 537例(占23.55%)和离退人员2 414例(占8.70%)。结论 2012—2021年南通市梅毒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需要进一步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加强梅毒精准防治工作。

  • 关键词:
  • 发病率
  • 发病趋势
  • 性病
  • 梅毒
  • 流行特征
  • 加入收藏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1],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程呈慢性发展,可导致神经、心血管等多系统性病变,不仅引发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还可增加HIV的感染风险[2]。梅毒由于传染性强、复发率高而成为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3]。虽然梅毒的传播范围广泛,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也十分严重,是我国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之一,但部分患者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容易出现误诊、漏诊。近年全球各地积极开展了梅毒防治工作并制定了相关措施。2004年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我国梅毒报告发病率迅速上升,近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在甲乙类法定传染病中列第一位[4]。为了解南通市梅毒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定合理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2012—2021年南通市梅毒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南通市各县区、各类医疗机构登记上报的梅毒传染病报告卡,从南通市统计局官方网站上下载计算梅毒发病率的人口数据。

1.2诊断标准

2012—2017年梅毒病例的诊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梅毒诊断标准》(WS 273—2007)执行,2018—2021年梅毒病例的诊断按照《梅毒诊断》(WS 273—2018)执行。

1.3统计分析

用Excel 2016和SPSS 20.6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包括梅毒病例数、发病率和增长率等。发病趋势分析采用趋势性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0.05(双侧)。


2、结 果


2.1疫情情况

2012—2021年南通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7 76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7.73/10万。2012—2021年南通市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7.38/10万上升至51.16/10万,年均增长率为8.52%。梅毒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1 063.293,P<0.001)。见表1。

2.2各期梅毒发病情况

2012—2021年南通市I期梅毒3 550例,占12.79%(3 550/27 760),年均发病率为4.84/10万(3 550/73 393 252)。Ⅱ期梅毒4 799例,占17.29%(4 799/27 760),年均发病率为6.54/10万(4 799/73 393 252)。Ⅲ期梅毒266例,占0.96%(266/27 760),年均发病率为0.36/10万(266/73 393 252)。胎传梅毒191例,占0.69%(191/27 760),年均发病率为0.26/10万(191/73 393 252)。隐性梅毒18 954例,占68.28%(18 954/27 760),年均发病率为25.83/10万(18 954/73 393 252)。南通市隐性梅毒发病率最高,I期梅毒、II期梅毒发病率次之,隐性梅毒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χ2=2 293.568,P<0.001)。见图1。

表1 2012—2021年南通市梅毒发病情况

图1 2012—2021年南通市各期梅毒发病情况  

2.3地区分布

2012—2021年南通市各县区均有梅毒病例报告,年均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是崇川区、开发区、启东市,最低的为海安市。不同县区梅毒报告发病率均呈增长趋势(χ2=72.475、156.478、21.463、25.427、16.155、422.704、473.226、184.295、34.123,均P<0.001),年均增长幅度居前三位的是如皋市、如东县、通州区。见表2。

2.4性别分布

2012—2021年南通市不同性别人群的梅毒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χ2男=823.265、χ2女=372.493,均P<0.001)。男性梅毒的发病率由2012年的26.54/10万上升至2021年的57.15/10万,女性梅毒的发病率由2012年的28.12/10万上升至2021年的45.34/10万。男性梅毒的年均发病率为41.19/10万,女性为34.59/10万。见图2。

表2 2012—2021年南通市各县(市、区)梅毒病例的发病率(/10万)

图2 2012—2021年南通市梅毒病例的性别分布 

2.5年龄分布

2012—2021年南通市梅毒病例报告各年龄组均有分布。高发年龄组为25~<30岁的性活跃人群,发病率为46.58/10万~77.89/10万,年均62.98/10万;其次为≥70岁和65~<70岁年龄组。0~<15岁、20~<25岁、25~<30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呈负增长,其余各年龄组梅毒报告发病率均为正增长,增长幅度最大的为15~<20岁年龄组(17.30%),其次是≥70岁年龄组(14.96%)。见表3。

2.6职业分布

2012—2021年南通市各职业人群梅毒报告病例数以农民为主,共报告15 111例,占54.43%(15 111/27 760);其次分别为家务及待业6 537例,占23.55%(6 537/27 760);离退人员2 414例,占8.70%(2 414/27 760);工人1 372例,占4.94%(1 372/27 760)。2012—2021年各职业人群梅毒发病的职业占比,见图3。

表3 2012—2021年南通市各年龄组梅毒病例的发病率(/10万)

图3 2012—2021年南通市梅毒病例的职业分布 


3、讨 论


近年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若干个高风险的梅毒流行区域,主要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南通市,是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区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随着人们对于性和婚姻观念的转变,以及暗娼和吸毒人群的增加,梅毒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随着国家对性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及梅毒等重大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完善,早期显性梅毒已得到较好地遏制。自1988年起,江苏省开始对梅毒疫情进行报告,并于2004年开始使用全国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系统进行网报,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对梅毒检测与病例报告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目前仍然存在少数漏报或误报问题。

2012—2021年南通市梅毒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与全国梅毒发病情况一致[5,6,7,8]。原因可能:①随着传染病监测体系的逐步完善,各医疗机构对梅毒上报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医务人员诊断报告的意识增强,发现的病例数增加;②大众对非婚性行为持宽容态度,导致了非婚性行为的增加,增加了梅毒的感染风险;③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人们对梅毒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增强患者就诊意识,促使高危性行为人群自发到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检测,从而提高梅毒螺旋体阳性检出率。病例报告以隐性梅毒为主,可能是由于在南通市,手术、住院、献血或输血前,梅毒筛查已成为一项常规检查,加大了隐性梅毒感染者的筛查力度[9],提高了隐性梅毒感染者的检出率。

南通市2012—2021年隐性梅毒病例快速增长。隐性梅毒由于无临床症状,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其传播具有隐蔽性,可能会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严重的感染风险。由于隐性梅毒占比较大、发病率较高、传染期较长、无明显临床表现、易被忽视,在流行病学方面的危害比显性梅毒大,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10,11]。医疗机构需做好梅毒的三级预防,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高危行为的综合干预,普及安全套的正确使用,增强梅毒血清学试验的筛查力度,增加梅毒检测途径,提高隐性梅毒检出率,及时发现隐性梅毒感染者,对其采取规范化治疗以避免进一步传播给他人。

2012—2021年南通市崇川区的年均梅毒发病率居全市各县区第一位。该区域是本市中心,经济较为发达,流动人口较多。有研究表明梅毒的流行与经济趋势存在关联,经济越发达地区人群患梅毒的风险越高[12,13]。崇川区梅毒的发病率高,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①崇川区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夫妻分居两地,增加了非婚性行为的风险;②崇川区医疗资源丰富,住院和术前检测筛查发现大量梅毒病例,尤其是隐性梅毒病例;③崇川区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获取健康信息的途径多,使得崇川区居民主动就医的意愿高于其他县区,梅毒检出率也可能随之升高。

男性梅毒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传统婚姻观念较女性薄弱,易发生非婚性行为、男男性行为等高危性行为有关。尽管我国在防治性病方面采取了科教宣传、积极治疗、严打黄色交易等多种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高危性行为人群的干预工作极难开展,梅毒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对于重点高危人群实施精准干预是预防梅毒至关重要的措施。

南通市梅毒病例报告有高龄化发展趋势,与山东省一致[14]。由于寿命的延长,老年男性性活跃期也随之延长。与此同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黄色交易以及专门针对老年嫖客场所的出现,使老年男性更容易接触到足浴店、洗头房等低档暗娼人员的服务,该类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低[15],造成性病艾滋病的感染风险增加[16,17],而老年女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与配偶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随着年龄增大因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合并症住院而进行常规梅毒筛查的老年人增多[18],且由于其病史较长、机体免疫功能衰退、营养状态差、机体对梅毒螺旋体的抵抗力不足,药代动力学的改变均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也会导致梅毒报告发病率升高。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有文献报道老年人群合并基础疾病会进一步诱导机体分泌某些类似梅毒螺旋体的抗原物质,可能引起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19]无法明确诊断,需要问诊医生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甄别。然而,高龄人群梅毒病例的快速增加源于多方面因素,存在年轻时感染,但暴露时间推迟至老年时期的可能性[20]。早发现、早治疗对控制梅毒疫情很有意义,但由于老年梅毒患者的心理负担较大且缺乏足够的防治知识,往往不会主动求诊,从而耽误病情,增加传播风险。因此,需要对老年人群进行性病知识的普及,以引导其正确就医。老年人的行为干预和性病知识教育需考虑其特殊需求,目前国内尚无针对老年梅毒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需要开发适合该人群的健康教育材料,以确保更多的老年人能获得正确的性病防治知识。

梅毒患者的职业分类中,农民和工人所占比例最高,可能与此类人群文化程度低、流动性强、自我保护意识差、安全套使用率低有关[21]。该人群大多为青壮年,处于性活跃期,不安全性行为是其感染梅毒螺旋体的主要途径。由于农民和工人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接收知识的能力较差,所以需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来进行梅毒知识的科普教育。宣传形式应尽可能多样化,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缩短宣传时间和简化内容。工人的劳动相对农民来说更集中,对工人开展行为干预和宣传教育比农民更容易。为更好地对农民和工人进行梅毒预防干预,通过设置科普宣传流动摊并准备一些实用小礼品,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和工人来聆听讲座,这可能会是一种高效的宣传方式。

近年南通市梅毒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隐性梅毒发病率明显增加是引起梅毒疫情上升的原因。早期隐性梅毒具有隐匿性强、传染性高的特点,是梅毒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全市要进一步完善梅毒的转诊和转介机制,以促进该疾病的有效治疗和预防;积极开展专业培训,以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在梅毒诊疗领域的专业素养;加强对梅毒筛查环节的管理,以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和报告系统,及时向行政部门反馈疫情变化;加强对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推广,以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水平。本次调查研究中的梅毒发病率是监测系统中的报告发病率,并不是梅毒在当地的自然发病率,虽能反映梅毒在当地的流行状况,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完善报告和监测体系。

利益冲突无


参考文献:

[4]陈祥生,曹宁校,王千秋,等.我国梅毒预防与控制:10年规划及成效[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2,28(9):1001-1004.

[5]宋芳,陈思佳,李翔,等.2012—2021年乌鲁木齐市梅毒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3,29(6):704-707.

[6]郭艳,张小斌,张秀劼,等.云南省2004—2021年梅毒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3,29(9):1024-1028.

[7]鲁新华,向仁强,李洁,等.绵阳市涪城区2012—2021年梅毒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2023,39(8):745-749.

[8]蔺兆星,陈平,王耀斐,等.2013—2018年陕西省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1,37(2):120-123.

[9]朱逸文,邓小燕.梅毒筛查试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评价[J].热带医学杂志,2022,22(4):525-528.

[10]齐亚辉,赵桂让,牛世文,等.漯河市2004—2018年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20,31(4):450-451.

[11]梁鸿姗,张静.2012—2018年南阳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J].江苏预防医学,2020,31(5):535-536.

[14]刘健,叶星,槐鹏程,等.2010—2019年山东省梅毒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1,37(2):65-68,95.

[15]李双凤,李忆晨,刘方标,等.老年隐性梅毒固定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1,50(9):516-520.


基金资助: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022YFC2304901);南通市科技局社会民生科技项目(MS12021099); 2021年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立项课题(MB2021075);南通市卫健委“十四五”科教强卫工程青年医学重点人才项目(通卫科教[2021]15号);南通市卫健委“十四五”科教强卫工程医学重点学科(传染病学)项目(通卫科教[2021]15号);


文章来源:杨祝全,周小毅,朱平,等.2012—2021年南通市梅毒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4,40(07):669-673+67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人气:233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7089

国内刊号:61-1197/R

邮发代号:52-17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